小米 米家 扫地机器人使用体验(模式|效率|能力|远程控制|耗材)

【什么值得买 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米家扫地机器人使用心得》的片段:

APP连接


知道小米产品一贯的尿性,我通电第一时间打开米家app,查看连接米家机器人的方法,机器人本身的按键旁边也写着方法,首先是重置WiFi。

按照说明方法重置WiFi后手机上立刻有了米家的通知。

按照米家的一贯方法先连上WiFi

连接成功

首先打开米家机器人的界面,如果不打开机器人界面就是一片蓝色。点击清扫后,机器人会将初始打开机器的地方认为是充电底座的附近开始扫描周边。手机上可以即时的看到机器人小黄点的行动轨迹,同时也可以看到机器人实时的扫描地形图,看着手机上的地图一点一点的出来,感觉很厉害的样子


APP里可以设置机器人扫地的三个模式有 安静、标准、强力三个模式,然而事实证明,即使是安静模式也是比较吵的,怎么形容呢,个人觉得手机APP的分贝不准,这么说吧,如果用安静模式在客厅扫地,电视声音会严重受到影响。如果强力模式,屋里就不能待了。

 


清扫模式

米家机器人是先探路,再分块,然后清扫完毕再进行下一块。大概是先基于房间大小划分一个区域,这个区域基本上每次大小都差不多,然后围着这个区域周围转一圈,结合雷达和碰撞确定可以清扫的范围。然后这一圈完毕转完后就开始有规律的在这个区域内往复式清扫,而且如果划分的区域内没有大物体遮挡,机器人会非常准确的不重复清扫,但如果区域内有物体遮挡,机器人会绕路,然后可能重复清扫绕路区域,有图有真相。

机器人的初次探路非常重要,结合我使用这段时间的经验,如果机器人在初次探路时碰到无法推动的椅子,那么在清扫的时候即使你挪开这个椅子,他也会避开后清扫。

米家机器人在规划区域的时候也十分有趣,他不会因为你是一间屋子就规划到一块,他是按照他自己的兴趣划分的,比如我,它有时候会把餐厅和客厅的一小块规划到一起,也会把两间屋子的各半间规划到一起,然后两个房间来回跑……我看着他都替他累。


清扫效率

我家是111㎡的购房面积,实际使用估计90㎡左右,清扫面积是55㎡左右。一般来说清扫时间都是一个小时左右。虽然时间很长,但你并不用管他。开机后把洗手间关门,让他默默哦不,是响响的扫地就可以了。扫完整个屋电量从满电到60左右,而且很奇怪,每次扫的时间会差一些,最多差了10多分钟。

清扫能力

家里没有宠物,就是灰尘多,对我来说能把看得见的灰尘打扫完就对得起我的银子了。现实用起来也可以,床底下不仅没有了絮状物,也基本上没有灰尘了。但家里有稍微大一些的垃圾还是要提前收拾一下,刚买的时候去扫床底突然机器人就跟汽车烧机油似的声音,然后他还说话让我去看看咋回事,我赶紧反过来一看,好家伙,主刷被一个破气球缠住了,我赶紧清理了,不过也是弄得手上挺脏。所以提前把稍微大一些的东西还有电线什么的收拾一下,能省不少事。不然他缠住了还得你清理。

越野能力

家里的地垫无压力,玻璃门轨道无压力。我说的这些都不太高,没有超过1公分。不过听着他从玻璃门轨道上咔嚓咔嚓着实心疼,但其实没事。

远程控制

刚刚说机器人工作起来声音大,其实完全可以在家中没人的时候远程控制他扫地,感觉很方便,也不打扰在家时休息。而且APP里有定时清扫,应用场景也是比较丰富的。

清理

APP里有详细的你什么时候需要清理啊什么的,你可以按照上面说的做会更好,都是一出手的活。不过清理尘盒和主刷还是比较脏的,因为尘盒里都是干的灰尘,清理的时候可能会到处飞,感觉很不好,但没有办法,总不能这也不干。清理主刷的时候也是很脏,有时候会有头发缠绕到上面,不过我很少用刀子,有时候用手薅一下就可以。总体来说还是比较容易清理的。如果有计划的清扫的话,普通家庭三四次清理一次也未尝不可。

耗材 

前面说的就是我没有做好功课,把能买的配件都买了一套,其实主刷罩不用买。边刷可以买一个。还有就是滤网,这里要说一下,我也是参考了值友的做法,把卫生纸的最薄的一层垫到尘盒与滤网之间,每次清理的时候就换一个卫生纸就可以,基本上没有成本,而且基本上不影响使用效果。但最近更新了两次都会提示你滤网有堵塞什么的给放语音,不理他就是了。这个就不上图了,看着太脏,也没啥难度。

查看该摘要的原文,请点击《米家扫地机器人使用心...》

相关摘要

相关好价推荐

查看全部推荐

相关好文推荐

查看全部推荐

商品百科

当前为触屏版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