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罗拉 Moto X极手机开箱总结(系统|屏幕|扬声器)
-
摘要来自:
-
摘要来自:枫一样的篮子
-
摘要来自:2019-04-24
【什么值得买 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旧茶余香,要细品才具芬芳——MOTO X 手机,有点与众不同》的片段:
No.1 不太一样的外观
任何东西第一印象肯定是外观,也构成了我们会不会爱上这款产品的一个重要因素。MOTO X 正是给用户看到了万机丛中的那抹与众不同——皮革与木材等天然材质的可定制化后盖以及机身多处局部可定制化。虽然是有限的定制,但是好歹经过自己定制的MOTO X 也有了赋予它的“人生格言”。这款天然竹颜色应该比照片更深邃一些,竹节纹理都清晰可见,并且没有黑檀木存在的凹点。
摄像头和LOGO这两个圆可以看做是MOTO X 后盖的点睛之笔,让一件单调的产品一下灵动了起来,闪光灯放在镜头两侧,增加对称美感,LOGO也增添了一定的摩托文化气息。当然,审美不同,觉得 奇丑无比的也大有人在。
MOTO X 采用金属边框包边,并且边框兼具了天线角色,因此我不太理解为什么摩托还是为其设计了多达八处的断点,简直百思不得骑姐啊。弧度处理借用一句话就是金属边框的艺术之旅。但是,边框好滑、好滑、好滑,如果你习惯以边框为支点持握,请小心它溜出你的手心
。
被用户称为“拿破仑帽”的弧度设计,隐隐有些米国牛仔的风情。帽檐处还有一个降噪麦克,左边为Nano SIM 卡槽,正中耳机接口,接口外檐单独再用一圈金属点缀,异常闪亮,这样的细节也增添不少MOTO X 的科技感。
MOTO X 的音量键金属质感非常强,倒角甚至有割手感,如果顺着边框摸来识别这两个按键,接触刹那你会有摸刀刃的感觉。当然,这都是在未习惯的时候。电源键表面蚀刻了纹理,以区别音量键,我以为这个设计作用不太大,还得靠摸~。三个按键反馈力度脆中带劲儿,手感很不错。
MOTO X 正面传感器较多,自然开孔不少,在白色面板上这些孔洞尤为突兀,强迫症人士慎选。长条状的听筒加了一块金属条填充,给人粗犷的感觉,并且这条金属条跟下巴扬声器金属条相呼应且都凸出屏幕一毫米左右,这样的好处是手机扣在桌面声音不会被完全阻隔,还避免屏幕直接接触平面导致意外磨花。
MOTO X 下巴的扬声器,与听筒相呼应。但是,这两个出声孔也是整机积灰的重灾区,常备小毛刷吧。但我常常是深吸一口气,做嘟嘴状,对着此处一口猛喷,也能清扫大部分
。
反扣桌面的效果,明显被托举起来。可见小细节,起大作用。
MOTO X 外观辨识度颇高,在安卓阵营算是独树一帜,但是其缺点同样鲜明,新鲜的竹制后盖,高工艺金属边框,这两者的关系却“貌似不合,相距甚远”。我认为以摩托罗拉的多年技术沉淀,这条缝隙还可以做到更小。
MOTO X 采用三星AMOLED屏幕,优点是黑色不发光,相对省电;缺点是相同分辨率下,屏幕颗粒感相较IPS屏要明显得多。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在MOTO X 待机主动显示时间界面,颗粒感确实非常明显,不过解锁后的屏幕基本看不出颗粒,再就是这块屏偏暖,所谓的“烧屏”还未有发现。
No.2 不太一样的手感
MOTO X 除了外观为人称赞,还兼具了良好的手感。其后盖采用大量的弧线设计,上中下三个部位厚度也都不尽相同,不仅仅体现了MOTO的设计功底,也说明了MOTO在为适应手掌贴合上下足了功夫。
这是第二款使我首次握机产生手抖意识的手机,相比平整后盖的“抓”式持机,MOTO X 在最大程度的迎合使用者的手掌,尽可能靠向使用者肌肤,使其产生最原始的冲动:捏~捏~握~握
。第一款谁知道(提示:曾经的王者遗机)?
弧形后盖增加持握体验的同时,也有不小的弊端,当你这么仰放在桌面并想操作手机的时候,它可不会这么老实的任你戳,而是会这样:(唱)摇摆~摇摆·~左右摇摆~
No.3 不太一样的系统
MOTO X 不一样之三就是运行安卓原生系统(相对原生)现在版本是Android5.1(强烈吐槽更新龟速,感觉大摩被遗弃了),其主打的流畅性确实非同一般,而且给人一种简单的感受,没有多余花哨的交互和功能,没有繁杂功能即也表示你想要的方便功能可能也没有。原生消失的功能也植入了联想自家功能代替,自家没有的也用第三方代替,这也使得整个手机系统感觉没有主体,分散,碎片。
第二层桌面。原生只给用户基本功能,不给你想要的功能,所以除了流畅、简单,剩下的就是不够美、不够人性化。
MOTO X 的流畅还不够彻底,比如内置功能【电话】中流畅性大打折扣,在最近联系人栏滑动有明显卡顿,有时候需要适应几秒才能反应过来,我认为这应该是系统优化问题导致,因为这里内置了某个第三方的号码来电识别,来解决被用户吐槽的没有来电显示功能,这个功能我见过一次来电识别出对方机构并直接显示出来,后来再也没见过,都是事后诸葛式的显示在最近通话记录里,这简直~~了 。
这才是我要说的系统【MOTO】,基于Motorola 移动计算系统,包括带四核 CPU (MSM 8974-AC) 的 2.5GHz Qualcomm? Snapdragon? 801、Adreno 330 @ 578 MHz GPU、自然语言处理器和情境计算处理器,还有正面那些红外传感器。
这就是那个神秘无比的【MOTO】黑科技,助手:下辖驾车、开会、睡觉三个功能,根据你的相关设置,驾车可以帮你读取短信,开会关联日历帮你拒接来电并短信回复,睡觉就是在指定时间段静音。
操作:下辖挥手静音、甩动启动相机、伸手触发显示、切动两次打开手电筒,可以理解为一些快捷方式。
语音:原生语音识别替换成了中国移动研发的灵犀语音,识别准确率还算不错,语感不能跟微软Cortana相比,当语音命令唤醒语音系统后还要跳转打开灵犀再识别,一气呵成的体验感受直线下降。但是灵犀能直观的显示你的话费、流量剩余,毕竟是亲生的啊。
显示:消息进来在息屏状态下局部主动点亮显示提醒,也可以挥手点亮显示时间,这样的好处是不用完全亮屏就能看到消息时间,算是省电。
【MOTO】下辖的四个功能单看似比较简单,不过合在一起就是其神秘的所在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效率、方式有范儿。但是能做的还是太少,其中闹钟手势延时功能我还未成功过(需平放,我随意放床上的),语音写短信的最后一步“发送”总还是要动手,这些体验把黑科技生生转变成了装逼玩(底裤是不是被扒了)。
No.4 “不太一样”的拍照
MOTO X 的原生相机非常简单,不手动对焦的话你只需要点击屏幕。采用索尼IMX135镜头传感器,好在有1300W的像素,正常光线的拍照情况还算可以,整体画面色彩还原到位。
右上角100%原图显示的截图,基本能看清写的什么。
这张怎么调消防栓上都有过爆现象,还是阴天的情况,也说明MOTO X 对红色格外过敏。
傍晚7点时分,橘黄色灯光还原比较靠谱,不过炫光已经赤裸裸的出现在了画面中,这样的照片我还能接受的。
局部100%放大,可以看得到暗光下较远的数字已经模糊要靠锐化涂抹来加大清晰度。
关于夜景我就不放图了,对于我这样一个对照片要求不太高的人都觉得不能忍啊,照片给人感觉就是你拍的目标就是噪点。
样片:
得益于较高的像素,MOTO X 在充足光线下表现力中规中矩,只是在夜景的调教太过敷衍了事,完全没有MOTO老牌厂商精益求精的精神。
No.5 “不太一样”的续航
MOTO X 的续航可能是它发布以来最大的争议点,也许我说“争议点”会引来不少网友吐槽(明明很渣?),但是,我们一定要把它2300毫安时的电池容量作为评价前提,毕竟还是要少那么几百毫安时。先说我的使用情况:一天两充没跑(起床充满,下午下班前充满,到睡觉再充),待机一晚耗电10%左右,根据自带电量使用记录:屏幕、移动网络待机、WLAN待机这三者是耗电大户,所以网络不用还是关掉吧。
MOTO X 针对电池容量小,加入了快充解决方案(涡轮快充)来补充续航能力,虽然是治标不治本,但在电池技术有质的飞跃之前不失为一个最佳解决方案。涡轮快充头比一般充电器要大很多,数据线也粗不少也相对偏硬,足见MOTO针对快充的不含糊。那么它到底有多快呢?
我把MOTO X 电量耗尽自动关机后开始充电,每隔10分钟记录一次电量,生成了上图,30分钟充电接近60%,再战一次足够了。提示:快充到60%时间段的后盖发热量较大,慎用,毕竟快充中。提问:X轴时间怎么弄上去呢?
另售后:
也是运气不好,机器随机出现开启相机一片模糊并且会死机重启的问题,还好在保修期,总共前往联想维修中心3次,第一次重新刷机以期解决,不行;第二次表示更换摄像头,需要申请配件,等三天;第三次电话告知配件到了,到维修中心不到30分钟取回,修好。过程都很顺利,接待也很客气,维修效率也高。其实我以为官方修机并没什么不妥,我的MOTO X 都看不出机身开启过。(记住:保修期内修机两次没解决问题可以要求更换同规格型号的机器)
结语:
MOTO X 作为摩托罗拉回归国内的开山之作,带来了不一样的视觉冲击、个性定制化、以及出色的手感,激发了一波粉丝的高潮后,也迎来了接踵而至的吐槽,多数用户甚至吐槽摩托罗拉东家搞砸了,但是如果没有它的东家国内用户还能用上MOTO吗?换个东家会有你心所向的发展前景吗?也许我们都应该换个角度想问题。
诺基亚易主并被取代,黑莓频危激变,摩托罗拉几易主被握在国人之手,曾经的霸主无一整存,或许他们老了,但多少年轻的心还在为他们加油呐喊并买单,还请你们珍惜这些怀旧用户。
MOTO X 至今还能吸引一部分人,在此也做一些购买建议:
外观:足够与众不同,定制化还能让它独一无二(我喜欢打电话的姿势,好装bi)
系统:缺失谷歌的原生系统,流畅、简单
MOTO:可以装bi的手势和语音
如果你特别喜欢以上之一,那么你就请试着接受它不太理想的续航、差劲的夜拍和自拍、有点偏暖的屏,才能愉快的搞机哟。使用中未出现内存不足的现象,所以大可不必担心性能不够。
PS:纯属个人观点,谢谢观看。
色魔张大妈(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