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音科 DN2000J 三单元圈铁 入耳式耳机外观展示(本体|线材|护垫|胶圈)
-
摘要来自:
-
摘要来自:绽放的季节
-
摘要来自:2019-06-04
【什么值得买 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DUNU 达音科 DN2000J(DN2KJ)耳塞式耳机》的片段:
快递很快,话不多说,开箱上图。
我的自动上刀片的开箱刀很不错哈,虽然不能和土豪们的瑞士军刀比,但是开那个全塑封的塑料膜也是如丝般顺滑,嘎嘎。
打开后是这个样子的:
正面木有中文,反面木有中文。
索尼小金标,信仰立马加成100%,后来学习过后才知道,那个不是索尼独有的东西,是DN2000J经日本AUDIO协会认证,拥有高分辨率音频响应Hi-Res,超高频率响应,提供清晰、宽敞并耐听的声音。高解析力及充满张力的中低频表现,中频干净层次分明,却不失饱满,低频丰富有力度,回弹及下潜表现出色,瞬态表现优异。高频有如水晶般清透,除延伸度宽广之外,声音密度也很有保证,整体极致完整表现出音乐情感和细节。
额……如果声音也分资本主义、社会主义,那这个就是共产主义的描述了吧,所以这个就当方便面上的画看看吧
。接着拆~~
我的眼睛!!那一片银光中闪耀的金光闪瞎了我的眼睛!!我的眼睛!! 戴上墨镜~~发现还是没有中国字~~~
不愧是中国好配件厂,盒子相当好看~~手感也挺好~~
然后从里面掏出了很多东西~~
都是什么鬼!!!shenmegui!!! 遂决定再掏掏看~~
又从纸盒里掏出3对C套,嗯嗯原厂C套 ,T500、Tx500、Ts500。这里简单科普下C套:T密度佳,Tx上有防冷涂的蜡(其实是防耳翔
),Ts软pia pia~~
然后~~哒哒哒哒~~~耳机本体,看样子像是阳极氧化~~线材很软,很粗,手感很好,冬天估计不会变成像森海似的铁丝线。他们说音质200小时后见,于是拿出我的小设备,扔一边煲耳机了,就是下面这个:
FiiO X5II+晶彩线+E12DIY(Muse02+49600),声音很中正的随身~~~
经过200小时漫长的等待之后,终于可以上耳朵了。(在这期间作为懒得看说明书党也认真研读了下说明书上的画,搞明白了配件的作用。)那个小耳塞什么也不加直接带耳朵上会不太舒服,所以首先来研究下配件:
这个是鲨鱼鳍,送了两对,不分大小只分左右,人和人的耳朵区别太大,我带上这个觉得很顶的慌,估计大耳廓适合这个吧,所以我换上了下图的那个小护垫(?? 是这个名字不?)
注意这个护垫是分大小的,看见上面那个M没?,还有一对儿S的~~这样戴上,金属部分就不会直接碰耳朵了,不会那么硌得慌了~~~
然后研究那配件里的四个小白胶圈。看了半天,似乎是调节低音用的,看曲线是让低频量感更多,具体的原理就是堵上下图那个小孔~~所以戴的时候务必套在最底层~~~AB过后,感觉最大的区别就在低频量感,戴上后听流行爽多了,古典的话不爽那么多量感就摘掉~~
然后是各种硅胶耳塞,选来选去就觉得两个有特色:一个是一开始耳塞上带的那个,比较软;另一个就是那个灰的里面带海绵的,从来没见过~~AB了很久似乎白的低频量感好点,灰的低频质感好点,然后灰的比白的声音整体刺激点,声场小点。也不知道听的对不对,因为真心没多大区别~~甚至或许是我YY出来的,就感觉是一捏捏,一丁丁,一点点点点点点的区别~~
然后是那个菊花套,应该是保护屁股不被划伤的,折腾党保持成色的利器,但是戴上后就不好看了,还容易掉,这个可得在意点~~
然后是那个五颜六色的小圈圈,有耳闻说是调节音色的,说明书上就两张画,还是自己研究吧~~首先观察区别:
呐~大小一样,就是宽度不一样,套上耳塞后我恍然大悟:宽度越宽,就相当于越把耳塞的硅胶头向耳朵里顶,那出来的声音越刺激,就跟双手摁着耳机听咚呲哒呲一个道理~~果断选最刺激的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