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景 RX 480 显卡使用总结(散热|供电|噪音|功能)
-
摘要来自:
-
摘要来自:黑山老妖LYN
-
摘要来自:2019-03-16
【什么值得买 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中端甜点卡位战——XFX 讯景 RX480 黑狼进化版 显卡 入手开箱及详测》的片段:
这个显卡采用的是XFX的第四代酷魂散热器,留意过XFX R9-380系列显卡的用户对这个散热器都不陌生了。散热器上的两个9cm风扇都采用了“PCB接触式”的易清理设计,捏住风扇左上和右下的两个卡扣就能把风扇完全拆下来,风扇依靠四个“高级铍铜电池接触式弹片”(我化学知识不够深,也不知道这个铍铜究竟是什么东东)与散热器上的触点进行连接,四个触点的定义与以前四色电线的定义完全一样,两条用于供电的正负极,一条用于PWM测速,一条用于PWM调速,使得拆风扇时不再受到电线的牵绊。为了避免用户把风扇上有PCB触点的一方装反,卡扣上还采用防呆设计,方向不对的话是安装不进去的。这个设计在原理上并不复杂也不高深,但是却很实用,既不影响背面螺丝的易碎贴,又可以彻底把风扇拆下来清洁。所以说,很多发明其实只是需要一点灵感而已。风扇采用EBR轴承,也就是“Enter bearing”(植入式轴承),是一种采用类似液压轴承的油封改进技术所制造的轴承,噪音较低。
拆散热器本体和背板就要小心谨慎了,首先按照国际惯例需要拿吹风筒用热风把螺丝上的两个保修贴纸吹下来,这样才能不影响保修。拿下散热器后可以看到在GPU核心周围的显存上还覆盖了金属散热片,更有利于显存的散热。XFX RX480进化版的PCB比公版要大气一些,GPU核心左侧是6相GPU核心供电,采用了XFX自家的TureX电感,所以电感上有X字样,右侧是1相显存供电和1相I/O供电,比公版的6+1相稍强一些,应付TDP只有150W的RX480是足够了。
从GPU核心上可以看到编号是215-0876184,显存采用三星的GDDR5 K4G-HC25颗粒,默认频率8000MHz,单颗容量1GB,共8颗组成8GB显存。这个显存颗粒在GTX 1070上已经证实非常好超,随便上9200-9400MHz妥妥的。不过不同GPU的显存控制器不同,所以在RX 480上究竟能超多少还得后面测试一下才知道。PWM驱动与公版一样是IR3567B,属于可软件编程的PWM,能够软件加压到1.6V。
供电输入方面,RX480进化版采用了单8pin的供电输入接口,比公版的单6pin稍高一些,不会出现类似公版那样的从PCIE插槽“偷电”的情况。现在双BIOS设计几乎已经成为了XFX AMD显卡的标配,RX480进化版也不例外,双BIOS切换开关就藏在单8pin供电输入接口的旁边。不过两个BIOS没有区别,也没有频率上的差异,所以切换双BIOS对显卡性能无影响,但是双BIOS对玩家来说,无疑提高了自己修改BIOS的安全保障,万一刷黑了,切换开关重新启动就OK。
散热器本体采用了大面积纯铜吸热底座+4条6mm纯铜热管的方案,比起公版散热器来说好太多,公版那坨东西实在不敢恭维。我们还可以看到散热鳍片上有紫色散热贴连接到PCB供电电路的电感上,更有利于供电电路的散热(公版RX 480的供电散热不佳也是缺点之一)。据说这些热管采用了“复合管”工艺,也就是在热管导管的内层加入沟槽以增大热管接触面积。不过没有镀镍的话纯铜热管容易氧化变黑,到时卖二手时就会被人嫌弃说显卡看上去很旧的样子。
★萌萌的跑一下测试★
XFX RX480黑狼进化版的默认GPU核心频率为1338MHz,以公版的1266MHz高了72MHz,显存频率则一样。所以在理论上,RX480进化版的性能会比公版稍强,下面就通过实测来对比一下性能提升的幅度。
测试平台依然是我的老平台,6700K+华硕M8F。内存则是新伙伴,威刚的XPG DDR4 2800 8G×2套装。默认电压才1.2V,频率为DDR4 2800,但是时序放的比较宽,CL=17。入手原因主要是因为便宜而且颜值高,从TW入手只需在大陆这边买同系列DDR4 2400的价格。最近内存蹭蹭蹭一直涨价,早些买可能是对的。我还入手了一对芝奇的三星B die内存,过几天一起发测试报告。
3DMark的测试中新增加了专门针对DX12的TimeSpy测试部分,以及专门针对VR的VRMARK部分。不过VRMARK部分只有在连接VR头显之后才能正常运行,而且目前只是预览而没有具体的分数。所以针对VRMARK测试部分,我在后台运行Fraps并记录下平均帧数以做性能对比。
从上面的测试中可以看出,XFX RX 480黑狼进化版比高频版的GTX 970在理论性能上大约领先25%左右,比公版RX 480在理论性能上大约领先5%左右。而在实际的游戏测试中,除了在《古墓丽影》1080P和《孤岛危机3》1080P的测试中小幅度落后于GTX 970之外,其他游戏以及4K分辨率下均完胜GTX 970,最高的领先幅度达到了40%以上,而在VR游戏测试部分,领先GTX 970居然都超过了60%。可见RX 480对比上一代的显卡确实在4K以及VR方面做了更多的优化。在功率方面,RX 480进化版比高频GTX 970要低18W左右。这是近几年来,AMD显卡第一次在同一个显卡的性能和功耗上同时超越NVIDIA。我目前还没有GTX 1060显卡,等我有卡了会实测一下把和RX 480的对比数据分享给大家。另外就是据说在使用Vulkan图形API时,AMD显卡的表现会更好,但是目前Vulkan并无普及,所以我没做相关的测试。
在温度方面,我采用了HWiNFO64软件来监测显卡VRM供电的温度。对比公版RX 480,虽然进化版RX 480的风扇有点抽风抽风的感觉,但是在GPU核心满载最高温度上,还是比公版低了近10℃,VRM供电部分的温度,则足足低了20℃。如果风扇策略再改进一下,我觉得温度控制还可以更理想。另外一点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虽然RX 480进化版的风扇停转了,但是GPU-Z中监测到的实时风扇转速还是19-20%,而不是0%。
在超频方面,也许大家很奇怪,这次居然没有超频测试部分的内容。是的,没错,因为RX 480确实不好超频,GPU核心频率到1.4GHz时就已经到顶了。反而是显存频率可以稳稳的超频到8800MHz。因为超频幅度不高,所以这次我不做超频方面的测试了。
★首席生活家观点★
一、XFX RX480进化版的优缺点
1、优点:6+1+1相供电、单8pin供电输入,稍强于公版RX 480;第四代酷魂散热器明显优于公版散热器,不仅对GPU核心的散热性能更好,兼顾供电VRM电路散热也更到位,在室温34℃的情况下,满载的GPU核心温度控制在82℃以内,比公版低了近10℃,供电VRM温度控制在73℃以内,也比公版低了20℃。而且散热器风扇易于清洗,以及双BIOS设计,有利于玩家折腾显卡BIOS。说实话,我本来对RX 480是没抱多大希望的,真的想不到这次居然可以在性能接近GTX 980的情况下,把功率控制得这么好。XFX RX480黑狼进化版居然可以在风扇停转的情况下跑过3DMARK11的第一二个场景,等到第三个场景风扇才启动。
2、缺点:不知道是厂家故意设置还是驱动BUG,风扇居然是到78℃才开始启动。启动后最高转速可以达到3800RPM左右,此时会有一些噪音,不过随着GPU核心温度的降低,风扇很快又停转。一开始使用的时候会一惊一乍的,知道规律后倒也没什么。不过我还是觉得可以降低风扇的启动温度,把发热扼杀在襁褓之中。早一点启动风扇,然后转速降低一些其实更合理。第二个缺点就是不好超频。虽然RX 480的频率达到1266MHz已经是默认频率最高的AMD显卡,但是对比帕斯卡动不动就2GHz的频率来说差距还是太大了,而且RX 480的核心频率在差不多1.4GHz时基本就到顶了,很难再往上提升频率。那些说随便风冷上1.5GHz的,要么是中彩票,要么就是枪。
二、选购建议:本来AMD的如意算盘是这么打的,RX 480的性能明显强于GTX 970,已经达到了GTX 980的级别,价格、功耗又比GTX 970还低,准备让NVIDIA挨一闷棍,谁知道RX 480还没站稳脚跟,GTX 1060就上市了,而且据说在价格一样或者稍高一点点的情况下性能要比RX 480略强(我目前还没有卡,等我有卡了会实测一下把数据分享给大家)。不过熟悉AMD的用户都是知道的,AMD其实不是一个硬件厂家,而是一个软件厂家,之前已经有几次依靠更新驱动让显卡性能获得很大提升甚至打翻身仗了,所以在刚刚上市的时候就对产品性能的高低下结论还为时尚早。另外就是GTX 1060不支持SLI多卡互联,而RX 480支持无桥交火,而且双卡交火的性能强于GTX 1080。所以现在我对2000元价位的显卡购买建议就是:1、绝对不要买GTX 970,除非价格降到1500元以内;2、如何在RX 480和GTX 1060之间进行取舍还是很难讲,我的建议是等,第一是等NVIDIA和AMD进一步完善驱动,第二是等产品降价,上市不久的产品价格往往都是虚高,不是刚需的话没必要追新,可以等驱动完善、价格稳定的时候再对比哪个显卡更值得入手。
最后是最新的黑山老妖版显卡天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