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Balance FuelCell系列MFLCLBL缓震跑鞋脚感体验(透气性|重量|缓震|回弹)

【什么值得买 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千万别被“*级”二字给蒙蔽了——New Balance FuelCell系列MFLCLBL缓震跑鞋》的片段:

网眼鞋面其实是双层的,可谓维持了透气性和支撑性的平衡。现在很多一体化设计的跑鞋鞋面都很容易变形塌陷,这是我最不满意的一点。可以注意到跑鞋侧面是类似PU的材质,使得侧面的结构还是比较稳定的,同时起到一定的防水效果。

侧面有很多菱形凸起,有点像“铆钉”,是外形中不多的亮点,据说这一结构可以分散鞋面支撑力。

鞋舌采用传统设计,我个人是不喜欢那种一体式鞋舌,对于像我这种脚背较高的用户非常不友好。

鞋带是有弹性的,所以跑步时系得稍紧一些也没关系。我所拥有的其他运动鞋都没有同样设计。

鞋跟处两侧都有硕大的银色NB标志,以前的休闲跑鞋应该是只有“N”没有“B”吧。

我个人的脚长应该是285mm,脚背较高脚也较宽,穿着习惯也是较为宽松,所以一般购置运动鞋为45-46码,美国码US11-US12。个人感觉NB的鞋码较为准确,包裹性和舒适性可以兼顾。

这款跑鞋的一大噱头就是FuelCell中底,这块由TPU发泡与氮气注入组合的中底材料是New Balance在2017年推出的新技术。应该就是内侧标注FUEL CELL的材料,按压明显感觉到弹性,外侧还有一层REVlite悦轻中底。

与多数单纯TPU发泡中底的制作过程不同,FuelCell的设计流程要考虑到液氮的特性。在TPU发泡之前将液氮注入其中,等到发泡完成之后,液氮挥发成了氮气,由于TPU的密封性,氮气在TPU材料内形成了无数肉眼不可见的气泡,由此一块兼具高效缓冲与出色回弹的FuelCell便诞生了。这就是和同为TPU发泡的BOOST、EVERUN、IGNITE种种材料的区别。

从鞋底和下图可以明显看到跑鞋的足弓位置是凹陷进去的,和脚的形状充分贴合,保障完美的包裹感。

跑鞋采用的是Ortholite鞋垫,但是是偏薄的那种,略有弹性。

下面就可以上脚了,走动时鞋面基本上可以保持稳定,前部侧面会略微有一些形变。

像我这样的大脚可以轻松驾驭,没有之前穿着阿迪耐克部分型号跑鞋那种总有某处会有压迫的脚感。

同时,收紧鞋带之后包裹性极佳,足弓位置也没有那种空荡的感觉。

之前没有尝试过所谓速度系跑鞋,因此上脚感觉明显很轻盈。据说这款跑鞋在速度跑鞋中还是重量较重的,看来不同跑者的需求确实差异很大。

尝试在跑步机上按照日常的运动计划跑了5公里。

刚上跑步机觉得很难受,虽然这款跑鞋底并不高,但是穿着愣是有这种踩高跷的感觉。因为鞋实在是太硬了!

而且跑步机上要应对快速转动的皮带,本身就不稳,当时就有要退货的冲动。

基本上过半才开始适应这种脚感,不过前脚掌还是偏硬,后面尝试着更多地后脚掌着地,略微能感觉到REVlite中底的缓冲。

速度上的提升确实很明显,因为跑鞋鞋底的前脚掌要比后脚掌高出不少,所以身体会下意识地前倾,更方便脚掌发力,加之FuelCell的中底回弹,难道这就是所谓的“液氮加速”?之前一般跑下来运动手表计步大概7000多步,这回下地轻松上8000了,不过膝盖反应比较明显。

傍晚又到小区的跑道试了试,蓝绿荧光配色在略显昏暗的环境中很显眼。塑胶跑道下的脚感要好一些,优势依旧很明显,容易跑出速度,但是确实对脚的控制能力有一些要求,因为脚底的接触面积较小。双层网面结构透气性也一般,还是挺闷热的。另外,防滑性能不佳,湿滑跑道上尤其明显。

公路上就不用试了,完全是对膝盖的折磨。

跑鞋设计其实还真是挺复杂的,跑鞋重量,缓震,回弹,支撑等因素都要全局考虑,而这些指标往往又是互相矛盾的。像NB的这款FuelCell跑鞋,就优缺点都很明显,更适合对于跑步配速要求较高控制能力也较高的跑者。像我这种初级跑者其实并不适合,当时完全是被所谓“顶级”,“旗舰”这样的字眼蒙蔽了,以后确实下单前要多做功课,避免此类冲动性消费。


查看该摘要的原文,请点击《千万别被“*级”二字...》

相关摘要

相关好价推荐

查看全部推荐

相关好文推荐

查看全部推荐
当前为触屏版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