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尔SE530耳机使用总结(隔音|三频|解析|舒适度|操作)
-
摘要来自:
-
摘要来自:双核土豆
-
摘要来自:2019-07-18
【什么值得买 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土豆的耳机便签第三弹——舒尔SE530魔改》的片段:
之前提到过,因为换了公模,隔音效果相当不错。即便不开音乐在安静的环境中听别人说话也变得很困难,当然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在户外你甚至不用特意开大音量就能听的很清晰,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原先大音量带来的听力损伤。这一点一定要给个好评。当然,如果你本身就有戴耳塞过马路、骑车等习惯,强烈建议改掉,因为你真的会听不到外界的警示声音。
在声音上,原本的舒尔SE530解析就已经非常强了,魔改530在原先基础上又有了进一步的提升。真的是细节满天飞,原先天龙D4000需要集中精神才能听到的细节,在魔改535下毫不费力的就能听清楚,动铁的优势一览无余。不过遗憾的是,因为设备有限,我没法分辨这种解析提升是来自更换加装中低频复合单元、更换单晶铜、抑或还是换了公模?众所周知,线材的作用在HIFI领域一直是众说纷纭,两级分化现象非常严重,而我本人一直对线材更换带来的音质提升持谨慎态度(之前试用过别人家的RCA信号线,反正我是没听出什么区别),没有机会对比还是有些可惜。
在三频上,魔改530维持原先中高频的优势不变,在低频上魔改530一改原先舒尔低频残废的缺点(敲鼓像敲铁皮,声音太薄了),质感的提升非常明显,变得有血有肉、立体了起来。并且还带来了一个新特性——耳机收的住放得开,这个说的有些模糊,以JAY的《龙拳》举例吧,歌词中有一句“等待英雄,(慢着)我就是那条龙”,“等待英雄”与“慢着”对应,前一句嘈杂,后一句安静,在魔改530下,从上一刻的嘈杂过渡到下一刻安静会感觉耳塞反应特别快,干净利落,一点都不拖泥带水,原因我不是很明白,这可能也得益于解析力提升吧。
最后一点,就是这种透明耳塞确实很抓人眼球,大幅提升B格,出门转一圈能挣足面子。
缺点:
魔改530增加了中低频复合单元后,对前端的要求变得有些苛刻,在前端为A25的情况下,受限于推力,低频量会偏多且散,编曲复杂时部分频段会混在一起,从而导致歌曲气势出不来,给人的直观感受就是歌曲速度较慢(实际上并不是),再加上部分游戏原声音乐本身的录音质量有限,所以在部分场景下的表现就堪称灾难。当然,在换用Luxman P1U后低频凝聚许多,相较之前低频散的问题有了很大的改善,但这显然跟耳塞出街这一原始目标南辕北辙,只能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有些遗憾。
同时,上放后魔改530虽然发挥出了百分百的实力,但这样操作又会暴露另外一个问题——低频量过了。N先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人为将低频拔高了3-5个DB,目的是为了让人耳觉得满足。这样做初衷当然是好的,但是因为魔改530本身的低频下潜、质感相比顶级耳机就差一些,将低频拔高会明显放大这一缺点,给人粗糙的感觉。当然了,我说的顶级耳机指的是拜亚T90这类头戴式耳机(T90我也有,只是没入境),这么对比难免有吹毛求疵之嫌。
最后,虽然是公模,但是魔改530的舒适度我不是很喜欢,戴时间久了耳朵还是会觉得涨,这个可能是这类模具的通病?
总结时间:
这次的舒尔SE530魔改我还是非常满意的,在延续了舒尔530的良好优点的情况下,极大的改善了其低频残废的缺点。同时,解析度的提升,低频的质感提升以及超高的颜值带来了超越舒尔SE530、535,甚至是846的表现(846我并没有听过,但我觉得魔改530的实力不应该在846之下)的表现。当然了,DIY升级带来的实惠也是实打实的优势,(土豆这里总成本跟535售价基本持平)并且因为采用了MMCX插头,保留了后续换线的可能性,总而言之是一次成功的升级。
然而,这样的升级看似很美好,但前提是你之前拥有舒尔SE530/535,并且满足“听腻歪了,壳子很旧很脏了,再买同档次的不甘心,再花四五千上更高的又比较吃力的。”(N先生原话)这一条件,我才推荐这样升级。如果你只是想体验下动铁的魅力,那我更建议还是入手舒尔SE535更为稳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