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思伯 RM2 全铝ATX机箱使用总结(散热孔|风扇|热量|防尘网)

【什么值得买 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穷车富表Diao丝电脑 篇十五:#本站首晒# 惊喜有余却完美不足的最小ATX机箱 — JONSBO 乔思伯 RM2 全铝ATX机箱》的片段:

打开之后发现这一条散热孔就是为了这个风扇设计的,用来提供进风的通道

而附件里的那一长条防尘网也是为这里准备的

粘好之后,这一条散热孔既可以给风扇提供进风通道,又不至于太过吸灰

完全打开侧板,内部的结构就是这样,线材都是捆扎好的状态,还自带了一枚12cm风扇

这个箱子的散热设计其实还是有一定想法的,大致分为上下两部分来处理:

因为倒置的关系,下方是CPU的散热区域,电源安装位置的限制而导致只能采用下吹式散热器,为了避免因此而来的无法将产生的热量快速排出机箱,所以设置了一枚12cm的风扇形成了从左至右的风道,同时能兼顾将CPU散热器的热量吹出机箱和给电源散热这两项任务

而以机箱中部大部分人都会安装的显卡为界,上半部分的散热基本是自生自灭的状态,不过倒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因为大部分用户在这个区域只会有显卡,集显用户甚至这个区域都不会安装任何扩展卡

这个区域个人认为最好安装离心扇散热的显卡,因为这样能将显卡的热量第一时间排出机箱,防止热量堆积。不过倒不是说不能安装常见的那种双奶三奶显卡,因为机箱顶部也开了大面积的散热孔能提供进风,而且还配备了金属制的防尘网,算是比较贴心的一个设计,美中不足的是顶部并没有顺便提供2个12cm风扇位,如果有的话那就比较完美了

外面看顶部的质感还是不错的

自带的那枚12cm风扇,标称噪音只有25db,实测下来倒是一般般

风扇架可拆卸,也可以自行更换风扇

前置IO面板部分的做工,中规中矩吧,比较头疼的是这么些根线,本来这箱子为了体积就没怎么考虑走线,这些线加上装机的线纠结在一起真是能烦死人

如果就这么放置的话,内部真的会乱成一团,下图是还没装自带风扇的情况,而且我用的是SFX小电源而没有用标准ATX电源,如果换成非模组的ATX电源再装上风扇那画面简直太美 

最后我想出的解决办法是利用固定前置USB和音频口的螺丝柱来收纳USB和音频线,就像这样

这样的好处是USB和音频线可以比较服帖的沿着机箱边缘走线,而且长度刚好能比较完美的插到主板下部的对应接口

而开关和reset键的那些排线可以采用ITX小机箱常见的背线走法,藏到主板和机箱的缝隙中,加上自带的风扇线也可以像USB线那样处理,所以最后这一部分的走线还是能有不错的效果

这里也借此安利一下全模的SFX小电源,真是这种小机箱的利器,不仅可以用定制的硅胶软模组线来更好的走线,还能一定程度增加CPU散热器的空间,本来RM2的散热器限高是95mm,现在可以增加足足20mm,虽然还是上不了塔式散热,不过可以显著改善散热空间不足的问题

机箱顶部的那个支架按照说明书是可以安装2枚2.5寸硬盘的,但是看看这简陋的固定方式,我觉得还是只安装SSD比较好,如果把传统的机械硬盘装在这实在是不大放心固定和防震效果

因为还没来得及定制硅胶线,所以可以看到自带的12cm风扇会被硬又粗的原装模组线顶到,如果是非模组ATX标准电源的话,这里的线会更多,这样一来,这枚风扇的散热效果会大打折扣不说,还很可能被电源线挡住转不动,所以这里的设计我个人认为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而且底部硬盘位配备的这块防尘网,如果真的安装上硬盘的话,日后的拆卸清理会非常的麻烦,可以的话还是最好设计成UMX1 plus那样的抽拉式防尘网

最后要说的就是铝箱虽然外观看起来很大气,但是真的很容易受伤,装机和日常维护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有磕伤的话就会非常难看,比如这样的

最终的装机效果如下图,走线因为没有定制线的关系可以说惨不忍睹,而采用柔软的硅胶定制线之后可以沿着机箱边缘走线,左侧风扇的风道就不会被挡住了

菊部展示,主板挡板和电源之间的散热孔也可以尝试加装4cm风扇来加强出风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对这款机箱有了自己的认识

应该说这款箱子还是挺有特色的,如果你追求最小体积的ATX机箱,这几乎就是唯一的选择,而且全铝的材质配合拉丝的质感让这款箱子的外观朴素却又不失大气

而不足的地方则是尚需加强的细节处理,以及并不是特别良好的散热表现

如果一定要加个总结的话,那么就是标题里的那句,惊喜有余却完美不足吧


这次的分享就到这里,如果你还很关心我这套P5B老古董平台的表现,那就期待我们下次再见吧,泄泻 

"
查看该摘要的原文,请点击《穷车富表Diao丝电...》

相关摘要

相关好价推荐

查看全部推荐

相关好文推荐

查看全部推荐

商品百科

当前为触屏版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