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泽曼钳子图片介绍(说明书|握柄|钳头)

【什么值得买 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都站直了让哥好好瞧瞧嘿!(莱泽曼海啸SURGE为主,其它兼顾)》的片段:

标题图列出了目前我有的品牌工具钳。那我们从左到右一个一个数过来。

首先是上文提到的海啸。这个工具钳是莱泽曼的老产品了,但是中途有过一次更新,所以,我手头的这个,是新海啸。新老海啸两者差别稍后会说明。

作为一家在自我介绍中努力显示出自己卓尔不群的厂家,莱泽曼确实在多功能工具钳这个细分领域,进步不小。

早期产品简直不能看,傻粗苯而且品控很不好。现在新品好多了,傻粗笨几乎不见了,品控嘛,额,不知道,我感觉还是那样,不咋地。

虽然在别的地方吐槽过了,但是我还是要再次吐槽,我的多功能工具里,之前仅有的坏的,就是仅有的两件两件莱泽曼,别的不管是老的新的杂牌的名牌的,都没坏过。

开箱

好了,废话不多说了,晒单要有晒单样,我们这就来开箱。我记得皮匠(leatherman)的商标以前不是这样的,是不是新款设计的?搞不清楚了。黄色的L标,还画成了一个打开的折叠钳的样子,还是很有意思的。我记得老标就是一个复杂的折叠钳。

打开以后,东西还是称得上琳琅满目的。

一个尼龙套,一个替换用的锯条和装锯条的两位收纳袋(能放两支锯条),钳子本身,和外壳。

哦,说明书我又忘记拍了哈,我一定是故意的。

我们随手拿起替换锯条先看一眼。这个应该是钢锯,两面是两种粗糙度的锉。

接着,我们看下钳子本身。

产品介绍

这么多年过去了,莱泽曼产品上的美式粗大笨已经几乎不见了,不管是刀背上的钻石型切割边,还是棱角分明的冲压商标,以及握柄的拉丝表面,都让人觉得,这个产品的观感还是不错的。

钳子表面的光影效果让人很满意,各部件的线条也确实经过设计,不是想到哪走到那。表面工艺也是多样的。

首先打开看的是钳头。多功能工具钳嘛,钳头是它最独特的地方。

看着非常舒服的钳头,铸造件的钳子,内部没有自动弹开弹簧(好想念我的WINGMAN),剪切口可以替换,转轴附近有铸造的leatherman商标。钳头表面两种工艺,一个就是原始的铸造面,中央部分被打磨抛光出了光面,让整个钳头的层次感非常好。钳子尖头的齿,是对尖咬合的,侧面看能透光。

这个可换钳口的钳头,是老海啸所没有的,旧海啸的钳口是和钳身一体的,铸造成型的。新钳口可以替换所以可以保持锋利,缺点嘛,有朋友用的时候把钳口固定螺丝崩断过。

钳子头除了前面能用,后面也能用,什么意思呢,请大家看钳子轴和两个腿轴组成的三角区域正中,有个小小的三角图案,外面还有个圈圈。这是告诉你,这里也可以剪电线,剪更粗的那种。然后,在这个三角更往下一点,两个钳腿轴之间,有个压冷压端子的位置。

莱泽曼后来的设计思路,集中在工具外开上,这个工具钳,除了顶部的钳子,一共有四个工具,都设计在可以外开的位置,也就是说,不打开钳子,直接掏出海啸,就能立刻取出对应的工具。我们依次来看一下。首先是刀。到一共有两把,一把是普通直刃刀,一把是波浪刃的锯齿刀。锯齿刀切割软性材质有奇效,比如粗缆绳。

两把刀在收纳以后,处在一个对称的位置,如果你从转轴一段看过去,两把刀分别沿着刀的左上这条棱和右下这条棱收放,取出的方法都是用快开孔顶出刀。为了方便用户一下子就能取出所需要的刀刃,在刀背靠近快开孔的地方,齿刃刀特意加了锯齿作为识别。这个效果非常好,不用看,光靠摸就能知道这是三条额齿刃刀。

另外两个主要工具,一个就是剪刀。一个相对来说非常大的剪刀。这是我喜欢WINGMAN,这次也买了SURGE的原因,我不喜欢charge 和wave,就是因为它们只有mini小剪刀,而我的mini小剪刀,在style上的那个,没多久就断了弹簧。

这个剪刀也很漂亮,弹簧略带弧度,还抛去了棱角,优雅的支撑住剪刀的活动腿。剪刀上,放手指的地方,也加工出了波浪,防滑用的。我之前写过一篇介绍纳拓的钳子的晒单,里面对大剪刀夸了很久,所以这边,做个对比。看,海啸的剪刀不比纳拓的小多少。

剪刀还设计了指甲抠,用来打开它,但是直接抠弹簧也很方便,而且可以弹簧快开。不过确实和之前两把刀比,打开就没那么方便。

最后就是它的锯子。这个锯子非常的有意思,它是可以更换锯条的,我们之前已经看过它的替换件了,这边我拍照,也是让固定座处于打开状态,整个结构都暴露出来。

如果需要正常使用,将指向右下方的这个盖子,旋回到锯条根部就行。这个底座能接受T型接口的锯条,但是并不通用,因为大部分T锯条,厚度都小于莱泽曼的尺寸,装起来以后会晃动。解决方案之一是专门截个旧的薄锯条的底座,打磨薄以后放进去。或者用树脂胶加厚第三方锯条的底部。

外翻功能就这些,它们在你需要的时候,直接取出工具,然后翻出其中之一就能直接用,剩下的几个小工具,就需要你先翻出钳子,至少翻出其中一支腿,然后取出工具,再折回钳子腿,继续使用你翻出的工具。是不是很烦?要我说,还有更烦的呢,莱泽曼几乎所有工具钳,都有小工具连带翻出的问题,什么意思呢,就像下面图这样(当然,下图是我的摆拍造型,不过文字配图一说就懂),我想抠出其中一个小工具,旁边的小工具会跟着一起出来。这个,在维氏的钳子上,是不可能有这个问题的,在很多其它钳子上,也通过增加隔片解决了这个问题,而莱泽曼,从来不管它。

算了,吐槽也没用,改装也改装不起来。我们还是简单看一下这些小工具。

一端是大一字改锥,小一字改锥和钻孔器。这个小一字改锥在旧版本的海啸上,是一个细细的眼睛改锥,现在变成这个样子了。

我们再看另外一端,那边工具更少,只有两个。

一个是开罐器,一个是十字螺丝刀。不过这个十字螺丝刀,还蛮有意思的。头可以拆换。

一端十字,一端一字。嗯,有这个功能在,我要那边的两个一字螺丝刀干嘛啊。所以,这边可以说明一下:那边的两个一字改锥,更多的是当撬棒为主。

这种头,可以买他们家的替换头套装实现多功能。很可惜,我这次凑单,没能带回一份这个配件。等下次有机会吧。这种套件有不同组合,值友们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挑选。

打开钳子以后,握柄的两侧,雕刻出了刻度,变成了尺。不过相比于维氏钳,这个尺的使用不是很方便,因为它没有半途锁定位置(90°锁定),不太方便折叠成一个T字型让两个握柄的尺连成一个直线,所以说,这个功能,只能对付着用,但是厂家对这个功能的态度还是很严肃的:永不磨损的冲压刻度。

最后,是尼龙套。

侧面有口袋,内部有隔层,设计还是蛮不错的呢。

   

使用感受 

查看该摘要的原文,请点击《都站直了让哥好好瞧瞧...》

相关摘要

相关好价推荐

查看全部推荐

相关好文推荐

查看全部推荐
当前为触屏版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