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罗拉 MOTO Z 手机使用总结(显示|唤醒|手电筒)
-
摘要来自:
-
摘要来自:jelly仔
-
摘要来自:2019-07-15
【什么值得买 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我的信仰之路 篇六:若你喜欢怪人 其实我很美 ——MOTOROLA 摩托罗拉 MOTO Z 手机半年使用小记》的片段:
主动显示,拿起手机或挥手即可显示时间或未读信息,三年前的MOTO X就有的黑科技,现在各家品牌都陆续推出类似的功能,综合体验还是MOTO的略胜一筹。
非触摸唤醒,可自定义唤醒语,语音唤醒语音助手,类似于Siri,日常使用率不高,毕竟对着手机说话还是有点奇怪。
摇晃手机开启相机/手电筒,这功能真是有毒,一旦习惯了就依赖上了,我好几次想拍照时拿起Galaxy S7傻乎乎地摇啊摇。
这一次MOTO Z国行版本采用了全新定制的ONE UI,区别于海外版的Pure Edition版本。相比之前的阉割版“原生Android”,ONE UI针对国内APP环境进行了优化,严格控制后台自启动,多任务管理界面加入了一键清理功能,日常使用基本不会出现无缘无故机身发热&内存不足的现象。
应用图标嘛,入乡随俗,有点俗。但部分UI还能看到原生的影子。最重要的是,这次的系统没什么BUG和负优化,操作起来丝滑顺畅。回想起之前的MOTO X STYLE的国行系统,简直是坨翔... 以下的对比图 - 左国行右欧版。
相比联想手机子品牌ZUK(已死)的ZUI,ONE UI在深度定制方面做得比较克制,估计是为了照顾追求原生的摩粉(我!)的感受,基本的交互不作过分的干涉,我一开始看到没了原生风格的moto手机也是难以接受的,但用了半年也慢慢接受了。
去年9月发布时是Android 6.0系统,年初已经推送Android 7.0了,相比此前的X系列也是诚意十足~但有粉丝用上7.0后表示续航下降,流畅性也有所降低,所以我暂未更新。另外,手上的S7更新到7.0以后,部分银行APP的HCE云闪付也用不了了。虽然选择不升级,但MOTO Z仍然时不时弹框提示升级,每次都要点击 “不,以后再说”,好烦啊。
配置方面,国行版本是采用LPDDR4 4GB内存,64GB内置存储,UFS2.0,CPU是高通同期旗舰骁龙820,然而为了控制发热,主频降至1.9GHz。也是可以理解,毕竟薄,电池容量又不大,飙太猛就是作死……为了极致不得不妥协一点性能,管他呢,用着流畅不卡就好。在乎跑分的差距的话,还是买小米吧。
日常使用的话,MOTO Z的发热不算严重,但播放视频和玩游戏时则会有比较明显的发热感,尤其是炎热的夏天在户外。戴上摩范后盖则可以一定程度地缓解手持MOTO Z时感觉到的热量,只不过有点自欺欺人…
5.5英寸的Super AMOLED屏幕,2K QHD分辨率,达到了主流旗舰水平。屏占比不算高,但比Plus版iPhone要高一点。尽管是SA屏,但不再像前两代X系列那样使用边角料屏幕,即使在户外也能看清楚屏幕,这也得益于随着市场对SA屏幕需求越来越大,三星的工艺愈发成熟。屏幕色彩很友好,可以在显示设置里面根据喜好选择'标准'或'鲜艳'显色模式,我已经习惯了Galaxy S7的高对比艳丽风格的屏幕,使用'标准'模式反而没那么习惯了。
前置指纹方案,不可按压。息屏状态下手指放上去即可解锁点亮屏幕,识别的速度还蛮快的。无论是识别速度还是解锁方式,这一套流程下来,比Galaxy S7的效率要高多了。只是有时候指纹识别通过后,还需要输入一遍解锁密码方可解锁,说是以进一步确保安全,可是这样多此一举的逻辑是不是说明MOTO Z的指纹模块还不够安全呢…
亮屏时,任意手指放上指纹模块上即可息屏,日常使用可以充当电源键,还是很方便的。
除了解锁以外,还支持微信、支付宝、美团等APP指纹支付,另外支付宝还能设置一键点亮屏幕即进入支付界面。
MOTO Z的后置摄像头为1300万像素、光圈F1.8,支持OIS激光对焦和光学防抖(X Style已经有了)。采用IMX214模组,很遗憾这货有点旧了,同样采用该模组的手机基本都停产了,如小米4、荣耀6......优化再好也没法媲美新品,但在DxOMark下的得分居然可以有84,持平肾6s Plus。在我手上日常拍照出来的样张不错的,色彩饱和度偏淡,放大有较明显的涂抹感。
MOTO Z还提供了手动专业模式,对ISO、EV、曝光时间等进行自定义调节,可玩性更强,然而我很少用Z来拍照,大概是因为Galaxy S7拍照效果更好吧...
5.19mm的机身厚度注定无法将电池做大,2600mAh的电池容量对于一台骁龙820旗舰机来说是捉襟见肘的。幸好此次国行ONE UI对其优化得比较到位,中度使用可勉强从上班支撑到下班,只要工作期间不要经常玩手机。
看视频和逛淘宝这类毒瘤应用相对掉电较快,只要控制好后台运行,待机可以很省电。这对于华为/小米用户来说可能是很正常的事情,但作为一个经历了MOTO X系列尿崩时代的人来说,这次MOTO Z在续航方面虽然不是特别优秀,也算是不错了。
对续航仍然不满意的同学,可以考虑后置电池模块,只不过厚度惊人,价格昂贵,容量有限且有转换损耗,还无法单独充电。1+1<2,反正我是解毒了…
MOTO的TurboPower快速充电方案发展到了第3代,输出规格为5V==3A,充电速度是挺快的,只是无法向下兼容TurboPower15/20,而且依旧是连体设计,带来带去不方便,单买又不便宜,只能固定放在家里使用了。
MOTO Z的摄像头使用旧模组可能还有一个原因:不希望成像效果太好,威胁到了哈苏HASSELBLAD TRUE ZOOM相机模块???只要2199元,即可成为哈苏用户!哈苏模块支持25-250mm 10倍光学变焦,拥有氙气闪光灯等卡片机的标配设置,支持RAW格式输出,看起来很屌的样子,然而仍然是1/2.3的底。哈苏模块的意义主要在于提供更好更稳定的拍照质量以及光学变焦,如果希望和索尼黑卡甚至是单反微单比的话,还是别想太多了吧。
下面图片分别是哈苏拍下的1倍、10倍光学对焦以及Z自身的数码变焦效果对比。我的内心毫无波动,甚至想吃蕉。
以下图片均出自哈苏模块。
“摩影”投影模块官方售价是1999元,内置电池,50流明,480P分辨率。对于一款投影机这样的配置这样的价格是不及格的,但多花几百块为创新买单,也未尝不可。晚上睡前关灯,连上MOTO Z,投影到天花板或白色幕布上,美美的看上一部电影然后入睡。
我的颖宝怎么那么可爱!
投影模块搭配上好点的音箱,一个小影院就此诞生~MOTO还推出了一款JBL 外挂音箱“摩音”模块,只可惜一台Z无法同时连接两个模块。
上面的两款Mods模块都是朋友的,对于模块我的需求不大,相机有索尼黑卡M3,音箱更是不缺,投影如果没时间用也只能吃灰。而近期国外发起了一款跑马灯Edge Mods众筹,我倒是挺感兴趣的,最喜欢光污染了。
对比LG G5的模块方案,MOTO Z的模块支持热插拔,开放给第三方开发者/厂商参与设计,可玩性更高,且MOTO官方承诺模块可支持至第三代系列。只可惜市场占有率不大,号召力有限,目前能看到在售的模块也寥寥无几。
以上就是一个摩粉的MOTO Z半年使用心得,想到啥说啥,可能有点乱吧,没有跑分,也没有专业的测试,但我的感受都是发自内心的。
我钟情于MOTO,但我不会轻易给身边的人推荐MOTO的手机,毕竟甲之蜜糖乙之砒霜。情怀也好,固执也罢,我也清楚意识到如今的MOTO已经不是当初称霸一方的Motorola了,但我能感受到每一台芝加哥总部设计的MOTO手机,依然流淌着,经典的,狗摩血液。
MOTO Z2 Series近期发布了,国内MOTO Z2 Play先行,骁龙626 Soc,基本配置与一代类似,机身变薄了电池也随之缩水,上市售价依旧是3299元,ZUI正式上位取代了ONE UI,上手体验了一下,U-Touch与虚拟按键并存感觉很违和,触摸指纹键息屏功能也取消了。本土化适配是做足了,但这还是MOTO吗......
看看站内值友一边倒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