徕声三单元圈铁耳机使用总结(音质|听感|高频|低频)
-
摘要来自:
-
摘要来自:极客科技控
-
摘要来自:2019-07-24
【什么值得买 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徕声三单元圈铁耳机,一台手机就使其性能全开》的片段:
在上耳前,问心一句个人对其能够表现出来的音质是持怀疑的态度,毕竟在四单元、五单元肆虐下,貌似三单元有些跟不上节奏的感觉(相信很多人心里都是这样想的);与此同时通过网上他人的体验对RT-3进行了一定的了解,最后总结了一下就是“RT-3的低阻让它非常容易驱动,随便一个前端就能获得高品质的听感;声音曲线均衡,没有过多地渲染调校,在面对一些风格明显的播放器(如索尼)会相辅而成”。
当然,这是别人体验出来的听感,一番研究后翻了翻快蒙灰的音频设备架子,发现几个播放器几乎电量殆尽,试听前还是搞搞卫生充下电,不然真的尴尬了!
同时也为大家报一下用于体试听RT-3的几个前端设备,分别为索尼NW-A25、铁菊花、EROS-K,这些都是便宜入门播放器,也没什么好炫耀的,但能够代表大部分的中低档了。
几个播放器先后试了一遭,之中肯定好坏都有,但我还是最喜欢索尼NW-A25与RT-3搭配,开启特有的醇音技术后,令人声尤为甜美,听起来既不会像80年代的歌曲那般字正腔圆,但也有着不俗的润泽细腻,属于久听不腻的那种;相对来说它在声场的把控就有些拿捏不住了,特别是像《A life so changed》这样的开阔旋律,虽表现出悠扬的开场和准确的鼓点,可回响度、回响深度还是有限的,层次感没出来。
《加州旅馆》我选择了铁菊花去推RT-3,毕竟就推力而言这是我手头唯一给力的一个。就表现出来的人声来看,它比与索尼NW-A25搭配缺少了那么一丝润感;整曲也能够通过不俗的解析力将每一个细节表达出来,可听了一遍又一遍后总感觉少了点什么,直到拿起手上另一条三单元耳机细一对比,才大彻大悟;RT-3在中高频上有着很好的衔接性,在人声与伴奏结合时能够明显地感受出来,哪怕面对再乱的乐器依然能还原人声的透亮,可低频量就有些跟不上了,随之而来引发了整曲低频营造的氛围存在一丝不如意。
接踵而上的是EROS-K与RT-3诠释的《披着羊皮的狼》,刀郎那嘶哑却又充满新民谣式的悲怆男声,中高频依然是呈现出来的亮点,整曲没有RT-3上不去的,由低到高响应极为迅速,人声与乐器都能一一解析到位;可也出现了与铁菊花结合时低频量不够的遗憾,使听起来很透亮,感情却不够。
从铁菊花与EROS-K的直推试听感受来看,RT-3貌似低频真的就满足不了我,于是趁着内存卡还在EROS-K上,换了一首鼓点明显、低频突出的《2002年的第一场雪》;在专门盯着低频不放下,认真地听了好几遍,可以很负责任的说“RT-3其实低频的下潜是非常迅速的,可厚度和量有限,呈现出来的是一种轻快活跃的低频鼓点”,像我这样喜欢较为厚实的低频感,可以通过播放器均衡器调校获得,也能在风格较重的索尼NW-A25上得到。
每个人对于音乐的追求都是不同的,哪怕是这次认真的来一份干货,我也得承认自己偏爱与氛围感更浓,人声更纯的听感;如果客观地去评价RT-3,那么我会为其定义为“一条非常适合年轻人快节奏、高昂透亮、高解析、易驱动的耳机”。
它的中高频表现出来的透亮感是我在三单元耳机上鲜少听到的,毕竟多单元会更多地强调细节和解析力,RT-3相对地强调了人声和乐器细节,并给予极高的三频响应速度,这在一定层度上归功于它的低阻高灵敏。
本来打算说完播放器上的表现就草草结尾的,傻坐在椅子上思考了一番,我是不是该说下RT-3和手机结合能带来什么样的听感呢?毕竟绝大多数时候,用来听歌的前端设备都是手机,鲜少拿播放器;想到立马行动,瞄了一眼两个爪机,iPhone 7没有3.5mm AUX口,只能将重任委于小米5上了;小米5是否为HiFi手机也忘记了,反正拿来直接开QQ音乐就那么试了。
出乎意料,让我一度认为需要加强的低频爆发了,在没有播放器的大推力下,RT-3与手机能够为我带来极为均衡的三频听感,不管是中高频的透亮、润泽、解析,还是低频的响应、厚度、量感都有着很带劲的听感,让我一度以为自己是不是拿错了别的耳机。
通篇来看徕声RT-3三单元圈铁耳机,低阻抗高灵敏度使得它在面对以手机为主的前端设备时能够有着极惊艳的一面,性能可以说直追千元档;而面对大推力的播放器,中高频获得了足够的提升,但低频却没有跟上节奏,听起来氛围层次感比之中高频会显得偏弱。
简单一句话来总结RT-3,不需要刻意地为它准备什么播放器,一台手机足矣让它性能全开,只需要足够优质的乐曲源,就能获得优秀的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