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perX最强旗舰 Cloud Orbit S 游戏耳机外观细节(呼吸灯|耳罩|头带|金属框架)

【什么值得买 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游戏耳机再进化--HyperX最强旗舰 Cloud Orbit S 游戏耳机初体验》的片段:

HyperX Cloud Orbit S 延续了 HyperX游戏耳机的红白相间包装风格,尽管是HyperX游戏耳机迄今为止的“最贵旗舰”,但是包装上似乎没有显得特别尊贵。

包装还是一贯的“看不出正反面”风格,无论哪一面都是密密麻麻的图和字,几乎没有留白,就是要在最有限的空间中传递最多的信息。这倒是体现了金士顿这家美国公司的纯正血统,真是非常典型的美式风格,粗犷豪迈,但缺乏设计感。我理解这种包装比较适合在摆放在卖场货架上,对于国内以电商为主的销售,我觉得包装可以设计的更美观些。

包装的部分文字传达了很重要的产品技术细节:

来自AUDEZE的平板振膜发声单元

Audeze 是来自美国的 Hi-Fi 耳机品牌,主攻平面振膜耳机,耳机发烧友应该都有听过这家的大名。

当然没听过也没关系,只要知道他家的耳机没有便宜货就行了,来张截图意思一下。

来自WAVES NX的3D音效和头部追踪技术

Waves是音频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及消费电子产品的世界领先开发商。曾获格莱美技术奖,顶级专业人士依靠Waves创建行业领先的内容。超过25年的专业音频、波形方面的成就,提供智能技术,确保在消费电子设备上获得卓越的音频体验。

而Waves Nx则是其专门为耳机打造的一项3D音频技术。Waves NX通过结合房间模拟,人体听觉建模,精确的运动跟踪,打造终极的音频体验。Waves NX将这些技术结合在一起,使听众沉浸在一个虚拟却真实的音频环境。同时它不会影响任何立体声或环绕声声源。

HyperX Cloud Orbit S 有了上述两家公司的技术加持,再回想活动中产品人员提到的:“完全碾压现有游戏耳机,将游戏耳机带到一个新高度”,感觉还真是有可能的。

迫不及待打开包装。内部还是很简单,第一层是泡棉内嵌耳机主体。再下一层是一个配件盒和纸制品。

配件盒内包含了:3米长 USB - USB TYPE C 连接线;1.5米长 TYPE C - TYPE C连接线;1.2米长3.5mm音频线;降噪麦克风;防划布袋。

所有线材全配齐,还是对的起这款耳机的高端定位的。

耳机参数

通过参数表可以看到几个确实很厉害的数据。

1、100mm的平面振膜单元。平面振膜单元相比起常见的动圈式耳机扬声器单元在声学性能上有着一定的优势,由于没有了锥形扬声器所带来的前室效应(Anterior chamber effect)所以能带来更为平坦的频率响应,并且振膜的活塞式振动范围更宽,可以有效地在带宽频带当中降低失真。这也是Audeze的看家本事。

2、频率响应10Hz-50000Hz,覆盖范围之广在游戏耳机中我确实第一次见。

3、总谐波失真<0.1%。要知道HyperX 自己引以为豪的双音腔设计也才能将总谐波失真降到1%以下,这已经在游戏耳机中处于非常领先的地位了。而HyperX Cloud Orbit S更是将这个数据优化了1个数量级,直接干到<0.1%,确实让人吃惊。

外观展示

HyperX Cloud Orbit S整体为黑色,有银色logo和连接件点缀。

耳罩部分可以完全放平便于携带。

头梁顶部依然是大大的HyperX Logo。

头梁内衬记忆海绵。另外在头梁一侧音质了两家技术提供商:Audeze 和 Waves NX。

所有的按键、接口、旋钮都在左耳机底部,真是让人看了要犯密集恐惧症。从左至右分别是:3D音效按钮、MIC接口、数据/充电接口、3.5mm音频接口、麦克风音量、耳机音量。

而且那两个有点low的物理调节旋钮感觉真的配不上这个耳机如此高端的定位。并且两个旋钮(耳机音量、mic音量)离得非常近,很容易误操作。所以这部分的设计就是没有设计。。。只是接口、按钮、旋钮的高密度叠加,真应该向Sony、微软的耳机好好学学。


发音单元

耳罩为可替换设计,取下耳罩后就看到了游戏耳机极少见到的100mm的平面振膜单元。

平面振膜耳机是将平面音圈嵌入振膜中,使驱动力平均分布。由于没有了锥形扬声器所带来的前室效应(Anterior chamber effect)所以能带来更为平坦的频率响应,并且振膜的活塞式振动范围更宽,可以有效地在带宽频带当中降低失真。平面振膜具有动圈和静电的部分优点,在低频方面比静电更好,在高频的表现也优于动圈式。但是它也有自身的局限,与其它耳机单元相比,平面振膜单元难以小型化。

查看该摘要的原文,请点击《游戏耳机再进化--H...》

相关摘要

相关好价推荐

查看全部推荐

相关好文推荐

查看全部推荐
当前为触屏版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