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马14-24mm f/2.8 DG HSM Art 镜头使用总结(体积|画质|机身|畸变)

【什么值得买 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适马14-24mm f/2.8 DG HSM Art 镜头测试》的片段:

实际上灯泡前组对于镜头画质提升、暗角控制等各方面来说可以说立竿见影,牺牲的是装滤镜的便利度,大概是因为滤镜党本来就比较小众吧。

体积方面适马14-24跟同规格的尼康14-24相当,并没有采用传闻中的可拆卸式遮光罩设计。

▼ 适马14-24 前组的照片

▼ 灯泡前组和平面前组的区别。

▼ 官方结构图

▼ 官方规格表

▼ 官方(波动光学的)MTF

▼ 官方样张


分辨率测试


注:本次测试的方法跟之前相比存在较大变化,在往下阅读之前务必看完下面的新测试说明!!


测试说明:

之前传统的镜头测试都是通过尽量关闭机身校正,甚至较为极端的脱离机身(例如Lensrentals的MTF扫描仪、最早我们采用的统一转接)来获得“镜头本身的画质表现”。

然而随着相机系统不断的电子化,机身镜头结合提升画质的方法越来越成为主流,再纠结于镜头的“原生画质”,很多时候不得不说有些不合时宜。


所以从本次开始我们采用下面的测试方法:

1、都采用原生卡口机身(佳能5DSR、尼康D850、索尼A7R3),拍摄RAW文件。

2、输出TIFF文件的时候开启ACR所带配置文件或者RAW文件内置校正(针对畸变),打开色散校正(针对倍率色差)。如果两个配置文件都不存在,则根据标板上的参考线手动校正畸变,根据目视结果手动校正倍率色差。

3、在考虑了畸变校正和倍率色差修正对于分辨率的影响之后输出最终的分辨率测试结果,由于已经整合进了分辨率的结果当中,故不再提供倍率色差和畸变的单独测试。

4、由于暗角修正需要的不是镜头的分辨率,而是机身宽容度,故保留此项测试。


这个测试方案最终的目的是为我们的镜头数据库做准备。


本次参与对比测试的镜头为规格相近、同为灯泡前组的尼康14-24/2.8和腾龙15-30/2.8。



14/15mm焦距






全开光圈:除了中心方面腾龙15-30略强之外,适马14-24都略胜一筹。

边缘画质:适马略胜一筹,腾龙紧随其后,尼康最差。

最佳光圈:最佳光圈都基本分布于f/4~f/5.6,适马14-24仍然有最强水平。


总体结论:广角端画质方面适马14-24表现优秀,中心和边缘相比腾龙和尼康竞品具有更好的一致性,更适合风光拍摄。



18mm焦距



全开光圈:腾龙依然有中心画质优势,边缘方面尼康和适马互有胜负

边缘画质:尼康跟适马旗鼓相当,都好于腾龙

最佳光圈:最佳光圈都在f/5.6左右,此时尼康14-24表现最好


总体结论:18mm端适马14-24的素质出现了一定下滑,不像广角端那么优异,但是整体依然表现不错。



20mm焦距




全开光圈:腾龙依然有中心画质优势,边缘画质适马14-24最佳

边缘画质:适马14-24表现最好

最佳光圈:最佳光圈位于f/5.6~8.0,适马14-24表现最佳


总体结论:20mm端适马14-24大部分情况下画质都处于优势地位,但绝对的中心画质依然不是其强项。




24mm焦距


"
查看该摘要的原文,请点击《适马14-24mm ...》

相关好价推荐

查看全部推荐

相关好文推荐

查看全部推荐
当前为触屏版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