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 ILCE-7M3 (A7M3) 全画幅无反相机外观展示(握柄|按键|屏幕|接口|卡槽)
-
摘要来自:
-
摘要来自:sevokk
-
摘要来自:2019-07-10
【什么值得买 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数码产品选购 篇十:我的相机选购:纠结RM3还是M3?最后把索尼A7M3全画幅微单带回家》的片段:
▲先从包装盒说起吧,索尼的包装盒一如既往的渣渣质感,这方面要比尼康差远了。正面是A7M3的套机渲染图,所见即所得。
▲包装背面就是A7M3的特色卖点,由于上市时间更晚,似乎比A7rm3卖点更多,除了高像素和裁剪防抖这两点。A7M3用上了与自家旗舰A9一样的693个相位检测AF对焦系统,这点是比A7RM3要强的, 感光度范围最高可扩展至ISO 204800,,并在低感光度设置下可实现15级的宽广动态范围/宽容度,另外支持输出14 Bit的RAW原始格式。
▲防伪以首拆标记都没尼康盒子上的精致,拆箱缺少了一些仪式感。
▲橙色的圆环形卡口装饰圈十分夺目,而且标识感很强,就好比你一见到“红裤衩”就能知道它是尼康机一样。
▲当然索尼微单还有拥有自己独特的设计风格,机身上下处处都是硬朗的棱角线条,再看看佳能、尼康两家的微单,感觉就是单反的缩小体,体态特征没索尼明显。对了,A7M3机身左肩没有A9上的专业拨盘,而是一段4K信息,意味着可以直接录制4K HDR视频,当然这是A7M3最主要的一个卖点了,而且这方面比A7R3更优秀。
▲顶部这个不应该叫“军箭头”了,倒是和富士的XT系列一个模子,正上方是醒目的"SONY"logo,机身右方是“α7Ⅲ ”的型号标识,记得A7R3这地方至标了红字“R”,没有标"Ⅲ"代,不知为何。
▲相机握柄比较突出,上面不忙了凹凸的纹理,使相机在握持时具有更大的摩擦力,提升握持时的舒适感,而且握柄内侧还有隐蔽的凹槽设计,这样更贴合指端。
▲A7M3的机身右肩,集合了“拍摄模式拨盘”以及“曝光调节拨盘”, 使用发现曝光补偿仅在S、A以及P模式下才会有效。两个拨盘前方是“C1”和“C2”这两个功能按键,用户可以通过菜单自定义它们的功能。再往前是“电源拨圈和快门按钮,位置靠前,操作更顺手。
▲握柄前方也经过了人体工学设计,手指握持位置的流线造型使用户在长时间握持过程中不会觉得硌手。上方还设有一个支持自定义功能的转盘。
▲A7M3也是双转盘设计,肩部内侧也有一个自定义转盘。
▲顶端是236万像素EVF电子取景器,里面是OLED屏,覆盖率约100%、放大倍率约0.78倍,与许多人反应的一样,有时看上去确实有点闪,但能接受。电子取景器的亮度我比较满意,236万像素与大哥A7R3上的369万像素差距不小,但也在清晰的犯愁,大家购买时其实不用担心这点。对了,取景器的右侧是一个屈光度调节拨轮,近视眼眼的福音,不戴眼镜也能看清取景哦。
▲机背左侧也能辨识它是索尼3代全画幅微单,因为左侧新增了一枚“C3”按钮, 播放照片时可以用于开启锁定保护,防止照片误删,当然它也是自定义快接功能的。旁边的“MENU”菜单键是开启取相机设置菜单的,很多时候充当的是“返回键”的作用,说实话,操作起来与枚富士的相机方便。
▲视频录制快捷键挪到了取景器旁,遇见精彩时刻可以一键直达录制,也是一个更方便的改进。
▲机背右侧的功能区特写,最上方是“AF-ON”和“AEL”这两个按键,拍摄时和照片浏览时充当的作用是不同的,当然这两个按键的作用是相反的,比如前者放大,后者缩小。往下是专业对焦点摇杆,这与A7RM3以及A9完全一样,在选择对焦点和操作菜单的时候,能够直接使用摇杆进行操作。摇杆下面是Fn按钮,通过它可以快速开启参数调整界面。再往下的五位导航旋钮,既能上下左右按压,也能转转滚动。利用旋钮可以快速进行参数显示、拍延迟拍摄、ISO调整的等功能。最底下是常见的回放键和删除键,这里要提一下,为了避免误触,删除键是没有左边的回放键那么凸出的,它的键程会比较短,这是机器特意设计的。
▲接着说说A7M3上的这块翻折屏,与之前的尼康D750和索尼A6000结构相同,支持上下翻折,便于用户在不同的垂直角度进行拍照,不用费力的蹲着或趴着,使拍摄过程更加顺心。
▲这块大小为3英寸的屏幕,实际92万的像素是低于A7RM3上的144万像素,甚至还低于RM2上的那块屏幕,索尼这点真的不厚道,现在屏幕都白菜价了,还在这方面抠门。在实际使用中,这块屏幕的显示效果中规中矩,显像不够惊艳,但也谈不上拖后对,这点大家其实还是可以放心的,没有网上诟病的那么不堪。
▲还有需要提及的,三代机型都是触摸屏,不过触控只是针对选择对焦点上,并不支持触摸操作菜单以及选定。话说都什么年代了,手机触屏都发展的如此成熟了,相机上好不容易搞个触屏还不让我尽情的点按,这到底是为啥,莫非是索尼的手机部门和相机部门有世仇。
▲A7M3机身右侧,上方是三角形肩带锁扣。一旁是WIFI和NFC的图像标识。用户在使用WIFI与手机APP连接时可以直接扫码连接,NFC近场通信好处是可以直接与支持NFC功能的手机、笔记本、打印机这些进行交互。
▲A7M3配备了双卡槽,这点让人省心,而且其中一个卡槽还支持UHS-II高速SD卡,可分别单独储存JPEG与RAW,或分别存储照片和视频。需要注意的是下面那个卡槽才是支持UHS-II高速卡的,使用时别搞错了,不然会伤卡的。
▲A7M3 机身左侧,上方同样对应的是精致的三角形肩带锁扣,这里吐槽下,附送的肩带非常寒碜,与佳能尼康有很大差距,索尼你这里又抠门了。
▲接口方面,左侧配有3个防尘塞,前边这个红圈的是A7M3麦克风接口,如果是A7RM3,麦克风下面会多一个闪光灯同步终端接口。再往右边看,是连接相机外设的输出模块,包括耳机和mini HDMI接口。下方这是Type-C接口和Micro-USB接,用来连接外设和充电。
▲这里不得不吐槽,二代机的U口都在上方,三代机这两U口都挪到在下方了,其中兼容性最强的Micro-USB口也是标配充电线的接口,使用时会残忍的被防尘塞挡住,怎么用怎么别扭,把塞子拉出来点有担心连接处会断裂。
▲这还没完,你看这Micro-USB口,非常浅,原装的数据线这头只能插一半进去,没错,只能插一半。感觉不是特别牢靠,我不清楚是不是个例,但我问过几个朋友都说这是正常的。
▲抠门到家的索尼,你要么把这U口认认真真做好。
▲要么直接附送Type-C也行,两个线都插上让你们瞧瞧,Type-C插得更深,更牢靠。但考虑到Micro-USB口会连接一些外设,我还是建议加强Micro-USB口的做工。
▲电池舱特写,蓝色的电池锁扣可以防止电池打开仓盖时滑出,细节还是有用心的。
▲A7M3一个非常大的提升就是电池使用了和A9一样的NP-FZ100系列电池,2280mAh的容量相比二代机的电池提升了2.2倍。充满一次理论上可拍700多张,实际使用电视确实挺给力的,也就是说续航不会成为这款机器的短板。
▲电池正面有一个比较复杂的防伪标。
▲ 这里继续吐槽,相比RM3,A7M3套机没有附送座充,及能提供了数据线和充电头。用USB充电速度比较慢,充满大约需要285分钟。
A7M3K包装清单:
A7RM3包装清单:
▲想要方便快速,老老实实买充电器,价格大家了解一下。所以还是有点后悔没加钱上RM3,电源线送的Type-C这好解决,但RM3自带电池座充,所以两者之间的差价其实并没有3000元。
▲拆下镜头瞧瞧,里面是“底大一级压死人”的Exmor R CMOS背照式影像传感器, 与RM3上的一样的背照式,没有旗舰A9上的堆栈式影像传感器厉害,不知道下一代的7系机型是挤牙膏依旧背照式,还是大放血上堆栈式,拭目以待吧。
▲套机是低配的狗头 —— 28-70mm镜头。
▲镜头做工中规中矩,成像中心锐度不错,边缘有点虚,另外离进了是对不上焦的。由于一直没有时间出去游玩,也没能约上漂亮的小姨子,为了避免成像测试环节枯燥无味,以后再续一篇吧。反正风景啥的你们懒得看,况且这狗头是喂不饱机身的。
▲眼控不仅能够针对人,还能捕捉宠物,猫狗这些眼睛比较大的可以,乌龟昆虫这些就甭想了。
▲其实系统也没传的那么反人类,用久了就习惯了。
▲618购买送的赠品,新秀丽双肩包。
▲做工可圈可点,缝线倒也挺别致的。
▲外层是磁吸扣,很方便。
▲应该是YKK的五金拉链,质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