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o Z1使用总结(硬件|性能|软件|相机)
-
摘要来自:
-
摘要来自:小李和小刘
-
摘要来自:2019-04-22
【什么值得买 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VIVO Z1 智能手机 简要评测:踏向亲民路线的第一步》的片段:
Z1发布时,主要的宣传点就在于这颗高通八核660AIE处理器,同时还有4/6+64/128的内存可选,这次我抢到的这台采用了4+64的配置,套装版1398还算便宜吧。买完之后就立马无货了。
本人并没有用过太多的高端处理器,上一次发的原创还是小米5S,最近在使用的双机是6S+小米max 652版,三者相比的话,Z1的水平还是在小米max之上的,毕竟660的实力摆在那里。日常使用的话,应用打开、屏幕滑动等都非常流畅,科技进步带来的性能提升,让手机可以在售价不变的前提下带来更好的表现。
使用最新的安兔兔进行跑分,在3D游戏场景模拟阶段,能明显感觉到画面跟PPT一样的卡顿,测试完毕总分数大致在14.5W分左右,只有小米8的30W的一半,考虑到1400与2700的售价对比,还是可以接受。如果在意性价比的话,360的N6P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毕竟6G ram带来的性能提升还是很强大的。
续航力部分,Z1采用了不可更换电池的设计,容量为3260mah,采用4G、无线均全程开启,保持一半音量及亮度,微信等软件开启,同时后台使用哔哩哔哩客户端缓存视频,使用扬声器播放本地视频的方式来测试,一次充电可以续航约8小时,不是疯狂游戏的话,一天一充还是可以实现的。日常使用的话,得益于塑料机身,也没有特别热的现象发生。
鉴于手上并没有好用的QC3充电器,快充并没有进行测试,抱歉。
软件
Z1预置的是基于Android 8.1 Oreo 的 Funtouch OS 4.0,相对于硬件,软件部分是我认为vivo比较弱的一环。说的不是其功能,而是用色、图标等都有种老套的感觉,其他品牌对手都早已起用更具现代感的元素设计,vivo还在模仿iOS,看来还是与其做低价iPhone仿品的企业理念有关啊。。。
为了更好的与这次的全面屏配合,机身底部的三大金刚被拿掉了,换成了全屏手势,但好在还是可以选择切换为虚拟按键,三大金刚键可以减少手势的误操作,但是在不兼容的APP上还是有点不协调
相机
在相机优化上,蓝绿两厂还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在这次的相对低端的Z1上,表现又如何呢?
先看硬件:
前置摄像头:2×1200万像素(2400万感光单元) 单摄双单元
后置摄像头:主摄像头1300万像素+副摄像头200万像素
自动对焦:后置主摄支持自动对焦,副摄不支持自动对焦;前置不支持自动对焦
光圈:F2.2(后置主摄)/F2.4(后置副摄)/F2.0(前置)
闪光灯:LED补光灯
从硬件层面看,Z1属于阉割比较大的,前1200后1300+200的组合并不强悍,而从官方的文案上看,也并未加以特别的宣传,结合价格定位,可以看出是远远不如X21的。
再看随手拍的样张:
白天、参数默认、不开启闪光灯:
近处颜色还原还算准确,但画面整体发灰,左侧店铺门头等涂抹严重
白天光照充足时,图片质量尚可,只要不放大到1比1像素级别,画质可以接受
夜间:
室内光照充足:
总的来说,Z1的拍照水准还是千元机档次,光照充足时质量尚可,但光照不足时惨不忍睹;目前的千元机都这样,也没什么好说的,能接受就好。
录像方面,Z1目前只提供了1080P、720P、480P三挡以及视频美颜功能,稍显不足。
遇到的其他问题:
使用几天下来,明显感觉Z1无线稍弱,见下图
竞争对手
以Z1的1398售价以及对应的660+4g+64g配置来看,这款机型的主要对手有以下几款:
联想Z5:636 6+64 1299元
360 N6 pro: 660 6+64 1149元
小米8 SE: 710 4+64 1799元
诺基亚 X6:636 4+64 1499元
以及其他的1500元左右的千元机,如魅族Pro7、锤子等。
Z1价格上探,可以买到8SE;而预算减一些,又可以买到N6P、Z5、X6等。
结语
此机型优点:
采用全面屏设计,屏占比高;使用660芯片,速度满足要求;热门游戏如王者荣耀有厂商优化;机身重量及厚度控制不错;外形设计相对亮眼;与同品牌其他机型比性价比高。
缺点:
成本因素导致的简配:如机身材质不够档次、屏幕用料、接口老旧、没有HiFi芯片、陀螺仪阉割、摄像头素质不高、同价位下没有其他厂商配置高等等。
vivo、OPPO两厂的手机在创立之初,就隐隐有追随iPhone,半价截胡的影子,而前几年推出的机型,也确实存在高价低配的现象,尤其是低端线如Y系列,我就曾经差点中招,用2500元买一台跟799元档红米1配置相似的机型(貌似是find的那几年);而在连续推出数款线下爆款之后,蓝绿厂终于下定决心,迈出一步开始打造自己的品牌形象,贵的有最近的NEX,便宜的就是这款Z1。诚然,这台Z1身上还存在着不足,存在部分地方简配以降低成本的做法,但改变从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先推出Z1来试水,看看对手们的反映再来进一步优化,也未尝不是一种做法。至少,我们能看到vivo在努力摆脱厂妹机、高价低配等消费者的固有印象。
努力者,值得我们去支持!
购买意见:
近期观望,待价格合适后可入手,建议购买6GB ram机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