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鸟音响 Track Air+ 降噪真无线蓝牙耳机使用总结(音质|佩戴|中频|声场|续航)
-
摘要来自:
-
摘要来自:dracelong
-
摘要来自:2019-07-24
【什么值得买 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上半年最吸引我的耳机,libratone track air+评测》的片段:
音质和佩戴
每次写TWL耳机的时候我都有在强调这类耳机在音质上和有线耳机的不同。目前各家媒体和用户比较倾向于说森海塞尔的momentum true wireless(简称MTW)的真无线耳机里音质最好的之一,那就拿它作为一个标杆来说说air+的音质。音源格式是wav,蓝牙传输协议是SBC,air+的调音风格是比较平衡的,有一点偏暖,大家可以想象一个温柔妻子的感觉(没有妻子的朋友想想别人的妻子)。默认风格下低音下潜没有很深,量感适中偏少一点,通过自带app打开低音增强之后下潜没有明显变化,量感有一定提升。
air+的中频是我喜欢的部分,比较温润细腻,有些贴耳的感觉。高频的延申比较自然,极高频部分衰减。声场部分在乐器测试中会感觉到横向声场空间比较自然,纵向稍有一点挤。和MTW对比的话我没有什么质的差距,air+的中频比MTW还要精致些,MTW的低频和声场更好一些,两者处于相同的基本,综合音乐素质MTW胜出不超过15%,但MTW的价格在2000出头,air+的价格是1698,大家自行判断一下。
air+采用入耳的佩戴方式,非常牢固。我的内耳廓属于中等大小,在长时间佩戴之后内耳廓稍微有一点涨,但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其实air+的腔体并不大,但为什么会涨耳,观察之后我觉得是耳机的导管偏短,用户正常佩戴时需要把腔体紧贴内耳廓。耳机自带的胶塞稍微有一点软,我喜欢偏硬一点的就自己更换了一对,佩戴有所提升。
降噪和续航
其实真正激起我购买欲的是air+有30dB的主动降噪,平时坐地铁总觉得吵,觉得应该有一个降噪耳机,之前用过sony的降噪豆,但体验非常差。air+上的降噪是目前真正可用的解决方案,在app中可以选择手动调节降噪,自动和环境音增强。在户外环境中基本可以过滤掉30%左右的噪音,对于TWL的耳机我其实已经比较满足了,降噪的代价就是会损失一点音质。环境音增强基本上是减少耳机播放音量,同时麦克风收集外部声音。
air+采用了高通QCC5121芯片,这个芯片在功耗上表现很好,耳机可以连续使用6小时左右。充电盒可以给耳机充满三次。一个小缺点是如果想看耳机或者充电盒的具体电量需要打开app,影响体验。
操作和体验
如果说这个耳机有什么我不喜欢的点那就是操作了。用户需要双击耳机logo的地方来完成指令,air+采用的是震动方案,而非触摸。好处是不容易误触,缺点是左右只有这一种操控方式。比如左耳控制暂停播放,右耳切歌,那关于降噪切换和语音助手的功能只能打开app。
libratone有一个配套的app,可以调节降噪,声音风格,更改手势控制以及查看电量,还有一个功能就是通过app给耳机升级,为什么要升级呢?因为耳机有些急需改善的地方,比如偶尔断连,比较高的延迟,没有影响到看视频但吃鸡就不要想了。目前air+只支持SBC协议,宣传中的aptx协议还在开发中(理论应该可以提升音质),和对方产品经理沟通过表示最近还会有更新,比较期待,而且相比其他耳机,air+通过固件更新的功能真的很好,可以不断进行优化,提升用户体验。
总结
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于产品的要求,一个产品的优点决定了你会不会关注它,一个产品的缺点决定了你会不会最终拥有它。我喜欢air+的造型,声音和降噪,同时接受了产品的那些不足,比如偶尔的断连,操控等,但我觉得这些问题在后期的更新中是可以解决。总的来说在千元价位中大家的选择很有限,综合考虑air+是最适合我的产品。
耳机在京东首发,优惠200,但我又买一个五年保修,价格还在我可以接受的范围,至少现在我还比较满意耳机的整体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