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烈骏智能跑鞋使用总结(运动|智能|芯片)
-
摘要来自:
-
摘要来自:光年
-
摘要来自:2019-08-05
【什么值得买 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虽智能但不够专业 — 李宁烈骏智能跑鞋评测》的片段:
为李宁智能跑鞋配套智能芯片的是推出过小米手环的华米科技,所以这款芯片叫做华米智芯。它放在一个和小米手环风格相似的小盒子中,盒子里除了说明书之外就是这个智芯了。芯片体积很小巧,黑白双色,黑面为正面印有李宁logo,背面是配对用的二维码。上下两部分应该是粘合在一起的,无法拆卸,所以如果没电了就要整体更换(我个人怀疑它使用的是CR2032,动手能力强的同学可以拆开看看)。官方表示如果每天跑一个半马的话它也能有超过一年的续航,考虑到现在芯片和跑鞋是成套销售的,那么正常情况下芯片没电的时候跑鞋寿命也就到了,到时候就直接再买一套新的了。
2. 安装
李宁智能跑鞋的芯片安装方式和当年的Nike+传感器类似,把右脚鞋床挖个洞然后塞进去芯片放回鞋垫就行了。
从上图可以看到开槽处预先放了块泡棉块用来占位,下面还压了一根带子方便取出芯片,芯片只要将李宁logo朝上放入即可。
是不是感觉和Nike+的设计很类似?但从做工上远没有耐克做的精致。首先这个开槽其实是两层,上面是柔软的鞋床,下面是硬质框架,在我这双鞋上这两层并没有对齐,从上图最后一张可以看到放入芯片后偏的很明显,这个开槽四周也没有一个框架进行装饰和固定,连那个方便取芯片的带子都只是草草的缝在鞋床上然后甩出来,给人的印象好像这是个工程测试版,纯粹是为了完成功能而先这样对付一下,但可惜的是这真的是市售量产版。
3. APP
安装或升级到最新的小米运动APP后点击“我的设备”,选择对应的智能跑鞋型号,先晃一晃芯片唤醒一下然后扫描芯片背后的二维码进行绑定,如果此时检测到新固件会自动升级,然后将芯片放入右脚跑鞋的开槽中。再进行最后一步“静态标定”就完成了。
整个绑定流程还是比较简单的,只不过我两台安卓一台苹果其中有一台安卓扫描完二维码就死在了那里,重装app也不行,不排除是兼容性的问题。
绑定之后就可以进行日常计步了,这个界面和小米手环的略有区别,首先是步数上方出现了李宁的logo,其次是无法进行睡眠监控,就算有这个功能也没人会穿着跑鞋睡觉吧……
这里还可以看到有个bug,在消耗热量那里写的都是0千卡,不过再次更新的时候就又好了。
4. 测试
可以说智能芯片能提供的功能只有两个,一是步数统计,一是步态分析。前者在日常使用时和大家熟悉的智能手环一样用来记录步数,运动的时候除了继续累加步数之外还会引入时间这个参数算出步频。后者则只能在跑步模式下使用,用来分析前掌落地的比率。
A) 计步
由于芯片只放在了右脚,所以每晃动一次都会增加2步,从实际的日常走路测试结果来看准确率很高,毕竟是在鞋里,不会像手环一样受到手臂姿态的干扰。但利用脚部姿态判断的话在某些情况下却容易误差,比如上下楼梯,再比如抖腿。
先说这些特殊情况,在上楼梯时误差较大,50%以上都有可能,下楼梯则准确度很高,估计是上楼时触地的动作不够明显。踮脚尖抖腿的话则不会增加步数,所以“妄图”通过这种方法刷记录的同学可以放弃了~而且抖腿不是好习惯,别抖了乖~如果抬起脚左右摆动的话会增加步数,不过一般也不会有人这么晃吧……
从测试来看日常走路计步误差率不超过1%。这样低的误差率就会得到高准确度的步频值,在跑步测试中和Garmin Fenix3+HRM-RUN心率带以及Garmin 620得到的平均步频也很接近,由于算法和传输延迟的原因两者的实时步频并不一致。
上图就是某次跑步测试得到的数据对比,三种方式测出的平均步频差不多。需要说明的是小米运动APP在没有获得GPS的时候进行跑步的话可以显示实时步频,但不会用步频估算配速和距离,而且停止后这次运动也不会被记录下来。其实一个较合理的方式是每次获取GPS后用GPS来校正步长,当没有信号的时候就用步长和步频来估算配速和距离。
B) 前掌率
这个参数的出现还是比较意外的,毕竟能测这个的产品市面上很少,从某个角度说明李宁对前掌跑法是比较认可的。虽然我并没有发现有定论说只有前掌跑法才是正确的不要用后跟先着地云云,但我个人是倾向于前掌跑。
想要获得前掌率的话要在小米运动APP中开启跑步模式,等跑完之后才能看到这个比率是多少,在我实际测试时发现偶尔会有前掌率获取失败的情况,也就是值为“--”。正常情况下应该会出现下图这样的。
不知道是因为烈骏设计的就是更适合后跟着地造成的还是我本身跑步姿势就有问题,哪怕我尽量用前掌或全掌跑法测出来的前掌率几乎总是为0%,而放松随便跑则能到3%。倒是看到有跑友穿赤兔跑出来超过50%的前掌率,所以我对这个数据的准确程度持保留意见。
跑完之后还有个水印照片功能,点击之后用摄像头拍个跑步环境然后调整一下水印位置就可以分享了。
这里还有个bug,就是在苹果手机上跑步记录右侧显示的是穿烈骏还是赤兔跑的,但是在安卓上则只有“Lining”字样,如果穿烈骏在安卓上完成记录,在苹果上显示的却是“赤兔”,当然这是小问题倒也不会造成什么影响。
以上数据除了总步数之外都需要和手机连接、开启跑步模式并获取到GPS后才能得到。如果我没带手机的话出门跑一圈回来再同步的话只能看到步数更新,而步频和前掌率都不会出来。好吧,假设你平时就喜欢带着手机跑步,不管是因为喜欢听歌还是担心接不到重要电话,但是跑完之后并不能看到以时间为横轴,配速、步频甚至触地类型为纵轴的详细分析图表,只有一个平均值放在你眼前。
其实计步和步频功能除了古老的foot pod之外,现在很多运动手表、智能手环甚至心率带都可以进行比较准确的测量,并不是只有塞到鞋里才行。而前掌率这个参数确实市面上很少有设备能够测量出来,但仅仅依靠这一个参数来吸引用户我觉得还不够诱惑。这个时候就要分析一下这款智能跑鞋面向的用户群,在我看来如果是装备党或跑步老手的话,只为了前掌率要一直带着手机可能并不是一件容易妥协的事情。如果是跑步新手的话,一个可以一定程度上替代智能手环进行计步,也能在跑步时记录步频和前掌率的跑鞋还是比较诱人的,但是!对于新手来说最重要的是数据分析和指导,你可以没有分时图表,但如果我的步频或前掌率没有达到要求的话也要给出分析和建议甚至教学视频,哪怕在数据统计页面的“步频”和“前脚掌着地”两个标签的旁边加个叹号,当用户点击后可以弹出个解释说明告诉他们什么样的数值是李宁建议达到的,但这些都没有,只有孤零零的数字。
李宁烈骏智能跑鞋总结
纵观运动装备和智能穿戴的发展史可以发现,耐克其实是相当超前的,Fuelband出来的时候还没有智能手环这个概念,同样Nike+ iPod传感器销售的时候更没有智能跑鞋的说法。不过Nike+传感器与常见的Foot Pod和智能手环一样只是单纯的计步,而李宁智能跑鞋还增加了脚掌触地类型的判断,多了一个比较实用的数据。
从实际体验上看,就跑鞋本身来说还是不错的,毕竟是烈骏2代的底子,在贴合性和缓震性等方面都令人满意。而智能方面计步准确性高,步频和前掌率也有一定的实用性和指导意义,只是专业数据不够多,分析也不详细,没有提供训练指导,还必须要配合手机使用才能记录,关于这一点我猜测是因为数据量太大,如果都存储在芯片里的话功耗和存储空间都扛不住,于是这就成了软肋,而运动手表就不会有这种疑虑,所有数据都在表里,回家上传到电脑上就能看到详细的数据分析,有个再总结的机会,而不是跑完看一眼平均数就结束了。
总结来说,烈骏智能跑鞋从用料到做工都还算不错,智能方面比较实用要求不高的话也够用,况且在相比烈骏2代基本没有缩水的情况下从549降到399还送芯片,这一点相当厚道,就算不喜欢芯片只用鞋也值了。当然如果你就是冲着智能去的,建议还是等开发成熟了再入手。适用人群的话,建议大体重正常足弓或低足弓的入门级跑者购买,前提是你能接受带着手机跑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