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 蓝牙项圈耳机使用总结(腔体|气孔|音质|操作|底噪)

【什么值得买 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项圈耳机的颠覆者?MI 小米 蓝牙项圈耳机 开箱体验》的片段:

耳机腔体,设计上和小米圈铁耳机基本一样。腔体内弯约45度,能够很好的贴合耳道,佩戴起来更舒适。内侧高光塑料刻有L和R,不过项圈耳机,能搞反也很难。

侧面开有气孔,两个耳机可以磁吸吸住,但吸住并不能暂停播放,应该是为了节省成本吧,毕竟299,要啥自行车。

整体外壳金属材质,磁吸的位置同样也是金属,整个面平整没有logo,可以想象以后这里会被磨损成什么样了。这个地方换成硅胶或是硬塑料应该更好。

音质体验

另外提一点,或许是处于成本控制,小米蓝牙项圈耳机并没有NFC功能,也就是说,每次连接都要通过手机的设置,像我习惯了NFC一碰自动连接的极度便捷,这种连接方式简直太繁琐了。但是,既然我有一台设备是iPhone,好吧,算了,反正iPhone也不支持触碰连接。

开机,长按电源键三秒,语音提示蓝牙正在搜索,小米手机上跳出Mi Bluetooth Neckband Earphones,就是它了,点击,连接,语音提示连接成功,可以开始享受音乐了。

顺便提一句,耳机里的语音比索尼那生硬的语音好听多了,但里小爱童鞋那种语气,还是差了十万八千里……

听歌之前,先看看视频。有蓝牙4.1的加成,音画之间的延迟依然存在,但可以忽略了,只有在我仔细观察下才发现的了,基本不会影响日常使用。

至于底噪,在每次音频停止后的三秒内,都可以听见较为明显的底噪,底噪不算小也不算大,而且没有刺耳的高频底噪,整体来说可以接受,而且用蓝牙耳机用多了,也不会觉得这样的底噪有什么不舒适。

接下来看看音质,听了几首歌下来,整体音质还算可以,中频比较突出,低频都略有欠缺,音色偏冷,解析度不够,伴奏的声音不能很好的分离,声场较为一般,不够饱满。总得来说,这副耳机人声较为明显,乐器分离度不行,听流行歌还是可以的,要是听古典的同学还是换一副吧。

而且,相较于300这个价位来说,音质可以接受了,对于平常都是用百元耳机或者是手机自带耳机的话小米项圈不会让你失望。毕竟一条蓝牙线就要四五百了,而这一副耳机也就三百不到。

操作体验

操作上,小米项圈值得专门提一提。

有可能是我之前没用过小米耳机的缘故,这副耳机的操作与我平常使用过的耳机有很大不同。

首先是音量调节,小米项圈调节的音量是耳机自身的音量,而不是手机的音量,这一点倒是很多蓝牙耳机都这样,但使用上仍有不便。另外,这类音量控制方法我习惯耳机音量调到最高,通过手机控制音量,但当耳机音量达到最大的时候,那刺耳的提示音每每让我不舒服,建议改成轻轻的嘟嘟两声。

音量加减键同样支持上下曲,但上下曲的操作是长按,而不是双击音量加减键,这点习惯了也就好了。另外,音量+对应的是上一曲,音量-对应的是下一曲。

电源键操作就基本和其他耳机一样了,单击暂停/继续,双击唤出语音助手。值得一提的是短长按电源键可以断开蓝牙连接,这样可以非常方便的切换连接设备。而再继续按着电源键,则会关机,长按再次开机。

总结

小米蓝牙项圈耳机,以不到300块的价格杀入蓝牙项圈耳机的市场,可以说性价比十足了。优秀的外观和做工,不差的音质,便携的体验,低廉的价格,买一副这样的耳机怎么也不算亏了。

至于说它算项圈耳机的颠覆者吗?不算,但也算。

不算,因为它相较于市面上众多的蓝牙项圈耳机,仍存在不小的差距,也缺少了不少功能。如果给一个听习惯了索尼wi1000x的人听小米项圈耳机,相信他肯定会说一句,什么玩意啊。

算,那是因为,wi1000x的价格,快可以买十副小米项圈了。小米颠覆的,是这类产品的价格底线,他做到了让人们以较低的价格体验到这类产品的优秀体验。

最后,如果你需要的是项圈耳机的便携,小米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如果你追求的是音质,那么,该烧的钱还是得烧,小米并不适合你。

"
查看该摘要的原文,请点击《项圈耳机的颠覆者?M...》

相关摘要

相关好价推荐

查看全部推荐

相关好文推荐

查看全部推荐

商品百科

当前为触屏版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