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傲 F9pro 涟漪 圈铁入耳式耳机外观展示(耳塞|线材|收纳盒|接口)

【什么值得买 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覆盖全部使用场景的HIFI耳机套装—FiiO 飞傲 F9PRO 耳机+BTR1蓝牙接收器组合》的片段:

飞傲的F9系列其实是分了三条产品线的,F9+F9SE+F9PRO,这三者之间的差别基本上就在于单元和是否可换线设计,这次测评的F9PRO是这一系列最顶级的型号,具体的区别其实体现在了外包装盒上,右下角硕大的“楼氏”标志证明了其采用了楼氏动铁单元,这也是PRO相较于普通版进化的地方。

磨砂质地的方黑盒才应该是F9 RPO包装的正确样子,体积不大蛮小巧的,所以内部的堆叠也比较紧凑,不过看着略微有点掉价就是了,视觉上重点都被盒子给抢走了哈哈哈

盒子里总共分为三块,分别是收纳盒、耳机、以及耳塞套为三个模块拜访,而其他的东西(主要是线)就巧妙地收纳在了收纳盒里。

首先说说收纳盒吧,这款收纳盒自从飞傲推出以来就广受玩家好评,正正方方的造型提供了更大的立体空间,盒子顶部的不规则表面花纹可以说是千人千面,很有个性,盒子的盖子也没有卡得非常死,开合的手感蛮友好的。内层有单独的一层橡胶防水层,和上盖凸起的压痕一起可以实现不错的防水效果。 当然这个盒子在我看来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缺点,它的表面是抛光的塑料,很容易在日常生活中刮花,而且沾了灰也是相当的明显,日常清理会比较费神。

这次PRO提供了4种不同规格,每种3个size总共12套耳塞,其中包括三种不同造型的硅胶套以及一种海绵套,姑且不提不同造型对音质的影响,这三种硅胶套都采用了磨砂的表面,相比起一般的硅胶平面的好处就是容易清洁,我觉得这种耳塞值得在所有耳机厂商推广下.... 咳咳,这些个耳塞别的不说,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整体尺寸可能偏大一点,而三个尺寸之间的差别又没那么大,对于部分女生来说佩戴起来是有点难受的。

耳机线和一个收纳软包都被藏在了收纳盒内,这也是为啥PRO的包装盒能够做到这么小。此次标配有两条耳机线,分别是3.5mm带线控线以及2.5mm接口平衡线,其中平衡线采用的是缠绕编制线。两者都采用了L型插头,耐用性应该会很不错的。

F9 PRO的耳机设计采用了可换线设计,因此结构上和多数高端耳机一样线材走上方接入,耳机造型则比较圆润用于贴合耳朵的轮廓。虽然是技术材质外壳,但是重量上负担被均匀分担倒也不会造成配戴不适。

F9 系列的外号我是非常喜欢的,耳机表面的波纹形状使它获得了“涟漪”这样一个称号。相比起很多入耳式耳机张扬的外形设计,这种低调内敛的风格我觉得还是更加适合大多数人,涟漪的形状也和声波传递是可以相关联的。当然,那种追求第一眼辨识度高的朋友可能会对此设计感到不满,这个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在靠内的这一面,说实话有点令人失望。圆润的造型问题不大,毕竟正面也是圆润的造型何况还蛮贴合耳朵的,主要问题有两点:1、关于左右耳的标识和PRO的标识,虽然我比较理解飞傲这么设计是为了方便分辨并且让PRO系列和其他两个型号区分开,但是对于这种直接印个大字的做法我实在是没法接受,颇有一种“没有设计就是最好的设计”既视感。而背后的俩个透气孔就真的只能说不好看了。虽然我非常理解他们的存在可以提升音质表现,但是这个开孔的位置看起来会让耳机有一种掉价的感觉。毕竟作为售价进千元的耳机,F9 PRO理应更加精致一点,这样才更符合人们的期待。

这款耳机采用的MMCX标准可换线接口设计,对于各位发烧友来说可以很轻易的找到不错的替换线。在拔插口上的一圈螺纹能够帮助线材和耳机的链接更加紧密,算是减轻顾虑吧。图上看起来耳机的拼合缝有点大。实际上只是因为我放大倍数比较高的缘故

查看该摘要的原文,请点击《覆盖全部使用场景的H...》

相关摘要

相关好价推荐

查看全部推荐

相关好文推荐

查看全部推荐
当前为触屏版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