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4C 高配版手机使用总结(喇叭孔|卡槽|APP|操作|配对)

【什么值得买 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电信狗的救命稻草:小米4C 高配版碎碎念式晒单》的片段:

喇叭孔虽然相对于米2那两个小长条型来说大多了,也有凸点支撑,但我觉得还是放在充电口两侧的设计更好一些。现在放在后盖上,扔床上的时候依然会严重影响声音,容易漏接电话。

这次小米终于没把我们电信狗给忘了,直接提供了全网通版本。由于我只有一张卡,所以暂时没去感受全网通2.0的魅力,对于大部分电信狗来说,能有全网通就已经感激涕零了吧。

头一次用这种侧面卡槽,除了觉得它稍微破坏了侧边的整体性外,其它倒没什么,反正基本不会去拔插卡。卡槽封口做工还有待加强,不是很平整。 

小米似乎很喜欢红外遥控,米4有,红米note2有,4C也有了。说实话,我更喜欢能够有NFC功能,因为我有翼支付,想换翼支付的UIM-NFC卡。而红外遥控,对我而言使用的几率并不大。但聊胜于无对不,今后也可以在找不到遥控器的时候装会逼了。

晚上回到家试了下红外遥控,发现如下几个问题:

1、  MIUI自带的万能遥控APP和智能家庭APP,都能操作红外。但是两者的操作方式、界面风格完全不同。尤其是配对操作上,天差地别啊。在智能家庭的操作界面上,还可以点击搜索图标,输入原配遥控器上的型号来找对应的遥控直接匹配,万能遥控没有这个功能,只能通过按键测试来匹配。


2、  最后的遥控器界面,也是完全不同的风格。匹配效果也不尽如人意。万能遥控的输入源按钮不能用;我家的三星电视遥控器型号不在智能家庭搜索库里,我找了一个型号最接近的匹配,菜单键失效。可能是我的电视老了点,这个可以理解。但是同样都是MIUI自带的遥控APP,界面、操作方式都不同实在是丢人啊。再注意看下上图左右两边的底部,敢情两个APP对接的是不同的遥控数据库啊。

小米的边缘触控貌似是做到了外框上啊,我按侧边也会触发(反而按屏幕边缘不灵光)。不知道加了后壳后会怎样(初步判断可能不行,毕竟耐尔金的是硬壳,回头看情况再留意有没有合适的保护后壳换)。边缘触控这个功能还是蛮实用的,尝试了几次,感觉熟练后操作手机确实能方便不少,大拇指可以减轻负担了。 

不知道小米这次的Type-C接口是不是USB3.0的,还是说做了什么优化,感觉用数据线连电脑传输速度比米2快了很多。找了几个合起来1.4G的广告视频做了测试,米4C传输速率大概是25M/秒(离3.0的标称速度差距还是蛮大的),米2的传输速率大概是10M/秒,提升还是很明显的。

拿到手机后果然是MIUI6,看来为了能够现货发售,小米老早就开始备货了。二话不说,升级MIUI7。先是OTA到了MIUI7,一看是稳定版,不爽,又下载了开发版再升级。两次升级重启的过程,能明显感觉到米4C的升级速度比米2快的许多。米2每次升级重启都要等十几甚至二十分钟,很大的时间卡在优化应用启动速度那边。米4C就只要几分钟的时间,性能提升明显。

不过和老婆的荣耀4X比了下,感觉还是荣耀4X升级重启更快。考虑到荣耀4X的性能是肯定比不上米4C的,判断应该是臃肿的MIUI拖了后腿。 

安卓小王子,到底速度如何呢?除了前面说到的升级重启时能感受到速度的提升外,各个APP的操作速度也要有明显提升才是真的好。测试了一下以前比较慢的支付宝,米4C用了约3秒;而米2需要5秒左右。实际使用中,米4C确实会快,但是米2这机器也太强悍了,居然一些不太庞大的APP(新闻、值得买之类的纯浏览的),米4C的优势不是太明显……

跑分不是唯一,但跑分是基础,雷布斯是不是这么说的,那我们也来跑跑呗。米2有性能模式和均衡模式可以选,米4C没有,但是安兔兔有32位和64位版本之分,分别都跑跑吧。

看到结果我都哭死了,米2均衡模式比性能模式高了32分,米4C之比米2多了17000分左右(32位),提升66%,而米4C 64位分数比32位低,这什么情况???

另外,为毛我跑出来只有4.3万多分,雷布斯的接近5.8万分是怎么跑出来的?碾压MX5是怎么做到的?我哪个姿势不对了呢?所以,现在我对这机器的性能很是纠结。

不过米4C的发热控制貌似做的不错,测试做下来,机身发热不是太严重,包括前面升级的时候也不错。米2升级的时候还是挺烫的。 

安卓耗内存是众所周知的,所以现在给别人推荐手机,千元机我都是强烈建议他们买2G内存的。这次特意买了高配版,咱看看3G内存在米4C上会怎样。

PS:谁能教教我按多任务键出来看内存的界面,怎么截屏?我都是用下拉通知栏里的快捷键截屏的,但是在多任务键界面下无法同时调出截屏按钮啊……口述吧。

米4C安装好后的应用和米2差不多,甚至还少了一些非常不常用的,自启动应用我也是按之前的习惯设置的(同样的应用)。重启手机后,米4C的内存剩余1.8G,米2剩余1.2G。不知道米4C多耗的0.4G用在了哪里,估计MIUI也是根据内存大小来调节内存开销的。

按正常使用,把玩了半天手机后,再去看米4C的内存占用,852M可用,好吧,我再次对IOS表示膜拜。 

高配版的米4C有32G内置存储,且不支持TF扩展,那留个我们的可用空间有多少呢。新机开机时看了下。25.51G可用空间,升级到MIUI7开发版后,剩余25.16G,系统及预装APP大概用去了5G。从我用米2的习惯和经验来看,25G的空间够我用了。

安装完常用APP后,空间剩下了23.65G,考虑到有几个不常用的APP和小孩玩的游戏我还没装,估计按我的习惯还会剩下20G的空间给我装各种资料。好像今年5月份小米某次升级MIUI6时改为采用合并分区了,现在整个内置存储都能用来装APP或资料,不再分系统分区和存储分区,利用率大增啊(上图是为了表明米4C也是合并分区用的)。以前16G米2是分成两个分区的,在升级MIUI6后就发现,系统分区很快就不够,APP装不了;现在合并分区就没这个问题了。顺便说下,米2需要线刷MIUI6才会合并分区,其它升级方式是不会合并的。 

本来想换4G卡测试一下4G网速的,但听说福州换4G卡会赠送3个月1G流量,当月起算,所以要等到国庆后回到福州再换,就不测了。看小米论坛很多人说米4C只支持150M的下载速度,在大叫。首先,如果确实如此不得不说这是个遗憾;然后,我个人表示更高的下载速度然并卵,150M相当于每秒18M的下载速度了,在手机上这是要干啥用啊,有意义吗?别不小心房子又归电信了。 

还有传说中的高铁模式,有大神说小米其实就是在软件上做了设定,让信号切换不要那么频繁,这个俺们不懂,我只知道4G信号覆盖才是王道。自从移动拿到4G牌照而电信联通没有后,我就发现电信的3G建设立马停滞了,甚至还倒退了。以前高速开车回家,我开着蜻蜓FM用3G听广播,两个半小时的路程只有10分钟没信号;现在同样的路,有半个多小时没信号!!!

我留在小米阵营等到了米4C,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MIUI;MIUI吸引我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是他的云功能,尤其是云同步。上次线刷米2,登录云账户后,除了通讯录、设置那些东西自动同步回来,我发现居然桌面布局和APP也能同步!!!即我什么应用都没有安装,桌面布局保留我原来的,各个APP图标都还在,仔细一看,都是【等待恢复】状态,然后MIUI自己在下载APP并安装好啊。几乎不需要做什么,手机有90%都恢复成刷机前的状态了。上图是上次米2刷机的恢复界面。

这次,我也满怀希望的等待MIUI云来恢复。谁知道,各种东西都恢复了,桌面图标布局和APP没恢复……想了半天,没想明白为啥,都是相当于新机(米2线刷),为啥这次就不行了呢?最后只好从商店重新下载各个APP,然后在米2上手工备份了桌面图标布局放到米4C上还原。还好,公司网速给力,一小时左右基本完成。

建议今后MIUI可以加上一个手工同步的选项,可以选择重新从云端同步。 

手机拍照,有苹果在那里压着哪个安卓还敢叫嚣?这次小米也就说了说他的相位对焦,以及注明了是索尼的感光元件而不是完整的索尼。手机的定价也摆在那里。好在我对成像效果要求不高,反正手机再好也好不过微单和单反,随手拍够了。但是米2拍照有一个问题,就是微距对焦很烂,例如想拍春天的花蕾死活对不上焦,米4有改观吗?

首先传说中的相位对焦还是很强大的,非微距、光线较好的情况下,自动对焦基本上能做到瞬间对焦,屏幕不再像普通摄像头那样有一个糊》清晰》糊》清晰的对焦过程,对焦环也不会出现(除非你用手去屏幕点选对焦区域,这时候又回到传统对焦了,也就是说相位对焦适合拍整体照)。微距、光线较暗,据说相位对焦是不起作用的,和普通摄像头差不多。

然后就是成像速度很快。同事玩了一会我的手机,惊讶道:你这拍照好快啊,我的快门按下去都要等一会,拍下来的都不是我按下去时候的。米4C成像速度快的不得了(光线好),这点比较赞。

还有就是边缘触控拍照功能比较好玩,确实比手指头去按快门按钮方便。但是也有一个问题:太重触控,机身会跑,导致成像容易模糊。力度如何控制,还是需要练练的。

我最关心的对焦问题,看上图就知道了,没什么改观。单只笔相当于我想拍的花蕾和花枝,拿近了根本对不上焦,焦点跑后面去了;拿远了就不是微距了;只有两支笔放在一起,笔的面积能够比屏幕上的对焦圈大的时候,才能顺利对焦……


夜景,传说中米4C运用了“暗光画质增强技术”,拍三张合成出一张很赞的相片出来。实际感觉,成像速度明显慢了,快门图标会出现旋转等待的图案(我怎么都感觉和开了HDR一样)。这带来了另一个问题,夜拍都容易模糊,特别是拍人、拍动的东西,连拍三张进行合成的方式,其实就要求相机和拍摄物体最好都固定不动,这可能吗?尤其是没有三脚架只能手持拍摄的时候。又是一个日常来说然并卵的功能啊。

室内开闪光灯和不开闪光灯的对比(左边开了),可能我还没有习惯双色温闪光灯,或者是设置不对,反正我总觉得拍出来偏黄,反而不如白色闪光灯来的真实。

下午趁台风还没登陆,拍了一张户外光纤比较好的情况下的远景。虽然前面各种喷,但这种最适合拍照的光照条件下的成像效果,貌似比原来好了不少,远处的中国平安的招牌放大后看上去清晰度还不错的说。这点确实完胜米2。 

5寸屏,1080P,更强的CPU和内存,理论上是更加耗电的。但是相对于米2的2000毫安时,米4C容量有了50%的增长。那到底待机情况如何呢。

每天白天,我的手机使用情况都是差不多的,基本上到了下午上班的时候,米2都是剩下65%-70%的电。今天中午没睡好,多看了一会电子书,到上班的时候剩下74%的电;如果是米2,应该在65%左右。也就是说米4C剩余电量还高了8-9%。

上表是我根据半天的使用情况,做的一个简单测算,不严谨,但还是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最下面5V2A是我抄了充电头的标示,我的原意是指用普通充电头来充电,不是快充)。充满电的情况下米4C可续航时长比米2长,7小时在实际上达不到(晚上在外面都是开3G、刷屏幕比较多),但多两三个小时应该不是问题。这样就让我晚上有应酬也基本不用担心电量不足了(以往米2我下午在单位都要充电的,否则晚上有应酬迟回家可能会不够)。

快充充电器的充电情况,只达到9V1A的水平,小面原装线的线损也蛮大的嘛。

至于充电速度,还没有去测试。手头只有一个米4C标配的充电器,这个充电器我放家里晚上睡觉充电用。也就是说,就算手机支持快充,我在公司、在路上,也没有快充充电器可以用(不想刻意去更换所有的充电头、移动电源)。所以快充现阶段对我来说也是然并卵。和我一样暂不准备增配快充的朋友请注意,普通充电器虽然同样的时间充进去的电量和米2是相同的,但是米4C单位电量待机时间是短于米2的(也就是我上面表格最下面文字提到的,充同样的时长,米4C可用时长会短于米2),重度使用者请记得多充电。 

总结:

优点:雷布斯都说过了,我不多说了。只说一点,5寸屏,手感和握持便利性不错,重量控制的不错。

缺点:目前尚算小众的Type-C让人头疼,建议随机至少要配一个转接头;喇叭建议改到底部充电口两侧;应该学华为提供原厂正式屏幕贴膜;桌面图标位置同步及APP自动下载功能莫名失效,建议增加手工从云端同步选项;两个同门遥控器APP居然操作界面、操作方式完全不同,MIUI应该反省;微距对焦依然渣;夜拍“暗光画质增强技术”很蛋疼,反而更考验手抖不抖,拍摄对象定不定得住。这些缺点加起来,相对一代经典米2来说,4C只能俯首称臣了。 

综述:

米4C这个配置,这个价格,对于希望是5寸屏幕、配置过得去、价格不太贵的电信狗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对于喜欢小米的电信狗来说,更是不二的选择。

4C对于小米来说,可能是个无奈之举,高通810的坑爹和820的迟到,让小米今年的旗舰机型迟迟出不来,只好来个4C先顶住;但4C对小米来说,也是小米价格区间的补齐者。4C出来后,2000元及以上旗舰机型有note和未来的米5,千元机有红米note2和红米2增强,再往下还有红米2A在看场子。而4C正好补齐了千元级和旗舰机之间的空挡,一下子让小米的价格线连成了一片,可以说是招好棋。 

最后,希望我的4C能够撑三年,碎碎念晒单结束。

"
查看该摘要的原文,请点击《电信狗的救命稻草:小...》

相关摘要

相关好价推荐

查看全部推荐

相关好文推荐

查看全部推荐
当前为触屏版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