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音N8便携播放器使用体验(音频|声音|模式|系统)
-
摘要来自:
-
摘要来自:三耳工作室
-
摘要来自:2019-04-10
【什么值得买 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器材测评 | 再尝首台带胆输出的播放器-凯音N8,香的可不只有“胆味”》的片段:
音频方面,虽然三耳君并不精通电路,但看到N8音频硬件的配置和复杂程度也能理解厂家的跳票。双AKM 4497EQ分别做左右单声道D/A,双飞秒级晶振,MUSE S02做LPF,日本KORG Nutube 6P1双通道电子管,松下PGS石墨烯导热,松下的TPE系列聚合物钽电容和薄膜电容,四颗OPA1622作为放大。换在台式系统上,这些硬件也大多都是出现在高端机器甚至发烧友自己摩机的清单上。
如果堆料就可以成为旗舰,市面上的旗舰播放器当然不止屈指可数的几款了。要将一堆性能与功耗挂钩,对周边电路要求甚为苛刻的补品级元件放在一起,以7000毫安的电池架设电路去喂这些补品,N8电源设计和电路优化的难度可想而知。
大概在两三年前,看到新闻报道KORG Nutube 6P1这颗微型电子管的时候,三耳君便猜测这将很快应用到便携音频设备上,但当时想着大概会是日本厂家先推出。然而,除了极少数便携耳放上的案例以外,播放器却迟迟未见应用,直到N8的出现。
之所以一直好奇KORG Nutube 6P1的应用并非对其性能上有多少预期,但小小的结构上居然完整地齐备了网格、阳极和灯丝,就是一个完整的三级电子管工作架构,还是有一定革命意义的。而且KORG发布时宣称这款电子管产品功耗极低,而且可以提供数万小时的工作寿命,这都是传统电子管玩家难以想象的。在N8上,凯音也为KORG Nutube 6P1特别设计了FPC柔性线路板,以及定制硅胶套限位避震和顶针悬挂系统,并独立配备PGA2311UA数字电位器来控制本体噪声和增益,从而确保电子管可以工作在接近理想的状态下。
在慕尼黑试听被震撼到的时候搭配的是AUDEZE iSINE20平板耳塞,如今再次尝试N8,三耳君则用上了更为门当户对的LCD i4,依然以单端状态驱动。
作为旗舰级的平板耳塞,AUDEZE LCD i4并不好伺候,三耳君日常更多时候都是在桌面型台式设备上使用,随身听能将LCD i4推得让人满意的机型还没几个。对于阻抗并不算太高的的LCD i4,三耳君并没有选择高阻大功率输出模式,而是选择了标准模式(晶体管状态),良好的全盘控制力才是关键所在。然而,N8在标准模式下32欧负载的时候已经达到大约230mW的输出,LCD i4的整体的规模感得到不俗的发挥,空间的纵深和立体度都有良好表现,不同声部的结像始终能够保持凝聚清晰。对于LCD i4来说,能在随身直推下达到如此宽松、从容、清晰的整体水平实属不易,当然,这个表现在随身直推搭配中也是顶班的。
切换至电子管模式,等候5秒预热,机器变启用了KORG Nutube 6P1电子管(从听感来说三耳君认为需要更久的热胆时间)。听到N8晶体管模式的声音,让我想起了此前试过的一台德国AVM CD5.2 CD机,一款同样是模拟输出有电子管缓冲的机器,风格相似。电子管的介入并没有过分影响N8模拟输出的特性,规模感的开扬和稳定度,高密度的结像依然是它的优势所在。音色的变化主要在于增添的几分暖润,声音质感更加饱满,而且声音的速度感有所变缓。让三耳君没想到的是,作为传统胆机的厂牌,N8上电子管的渲染竟是如此轻描淡写,这或许会让喜好“暖厚慢”固有认知的胆机老烧有所失望。但在追求平衡性的角度来说,N8的电子管模式则是一份很好的答案。轻度的胆味让人感觉更有华美的乐感,但又不失舒服耐听,也能够适应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而不是像过去部分传统胆机那样只能局限在小编制甚至人声作品上。
换到4.4mm五极平衡输出,搭配的是DITA一款音染较少的耳塞Fidelity。以同一条耳塞对比N8晶体管状态的单端和平衡模式可以发现两者音色上一致性很高,并没有出现平衡输出声音变燥更硬的状况,可见电路以及元件的匹配度上都有完善的考究。推力和声道分离度带来的空间开阔感和规整度提升是非常明显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强的气势感。
在平衡模式标准状态数百毫瓦的输出下,DITA Fidelity展现出了生猛的一面。作为一条高灵敏度低阻抗的动圈耳塞,在大功率输入,演绎大编制作品时,大开大合依然不见脚软发乱,显然也是音源输出控制力够高的功劳。这种表现有多难得,或许也可以尝试询问钟情于书架全频音箱的老HIFI发烧友们,他们会耐心告诉你的。当然,三耳也将在接下来的时间继续带来N8不同搭配的体验感受,包括Line Out和数字输出的应用等等。
终于等到把玩正式版N8的机会,有限的听感不负三耳君从一开始对这台机器的高期望和当时试听demo机的赞美。如果单从市场角度来说,对于来自以胆机为主的HIFI老厂拍的旗舰便携机型,三耳君会认为N8的个性并不足够鲜明,无论外观、还是招牌“电子管模式”的渲染程度等方面都不算突出。
但站在“斯巴克”到“凯音”之后的新时代旗舰的角度,N8的表现则显得非常合理了。沉稳又不失贵气的外观相信60后到90后都不抗拒,电子管模式的声音实际上颇有效仿如今欧洲电子管机器的“现代化”校声的取向。三耳君也想借机再次分享自己的经验:在HIFI系统,尤其便携耳机系统上,并不必过分追求平衡驱动或者其他参数上看似吸引的选择,有限的参数代表不了听感。拿N8的表现来说,香的又何止它的胆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