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技 MX Master 2S 鼠标使用总结(按键|手感)
-
摘要来自:
-
摘要来自:Vincent肥宅
-
摘要来自:2019-03-20
【什么值得买 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罗技 MX Master 2S 使用体验》的片段:
到手的第一感觉是“大”,之前我完全想不到这鼠标比G502更高更大。
手感
手感上,跟M590的“空”不一样,手心直接被塞满会让鼠标滑动起来更加稳当。手掌接触到的地方全都是亲肤的材料,我手汗重,G502的材质比较容易沾上汗,感觉粘粘的,MX Master 2S要舒服不少。
从觉得MX Master 2S偏高偏大到觉得G502偏小磨手腕,我只花了半小时。
拇指轮
拇指轮是MX Master 2S上比较特别特殊的一个功能。刚刚学会MacOS各种手势操作的我对这个滚轮充满了期待,实际体验却感觉比较一般。
可分配的功能有限,不支持自定义组合键。我把拇指轮设置成了页面间切换,对于chrome和safari,它的作用是前进后退;针对mxplayer之类的播放器设置了音量控制,针对parallels虚拟机设置了缩放来让看cad和广联达方便一些。
独立按键区域
我实在不晓得该怎么称呼这个区域。入手之前看到有的文章把这个区域称之为“手势按钮”,我误以为这是一块触摸板……太天真了。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快捷键。
当设置为“手势按钮—窗口导航”的时候,相当于一个组合键/功能键。按住的同时鼠标上下左右拖动,可以实现Mac三指滑动的操作。我觉得这个功能对于鼠标操作Mac真的太友好了!
而对于Win10,这个按键默认实现Win+TAB虚拟桌面,我更喜欢设置成“窗口管理”,作用相当于按住了ALT+TAB让我选择窗口。
SmartShift
SmartShift可以理解成一个加强版的G502无极滚轮。
G502的滚轮逻辑是给滚轮一个锁,按下可以解锁滚轮,变为无极滚动;再按一下锁住滚轮,变为一格一格滚动。
MX Master 2S的滚轮逻辑同理。但是开启SmartShift之后,滚轮可以在锁住的情况下通过稍用力的快速滚动变为解锁状态,一拉到底。
两个可自定义的快捷键
拇指轮边上有两个可自定义的快捷键,能够实现比较多的操作,也支持自定义组合键。由于要照顾拇指轮和独立按键区域的手感,这两个按键摆放的位置比较膈应。需要抬起并弯曲大拇指去操作,按起来不是太方便,我设置成了Mac的截图快捷键。
游戏能力
为了验证MX Master 2S,我特地在Macbook上尝试了一把Bejeweled 3,又在外星人上开了一盘Dota2斧王岛,个人认为和每天用的G502游戏体验几乎没有区别。
Flow
Flow可以让同一个局域网内的3台不同设备共享鼠标,并且可以跨平台(Win和MacOS)使用,并且支持文件拷贝粘贴。
Flow连接成功的两台设备,绿色的为本机,可以通过拖动设置两台机器的上下左右关系。我禁用了屏幕角落触发Flow,这样得以保留MacOS的触发角功能。
实测在MacBook和外星人同时连接5GWiFi的情况下,传输视频可以达到8-10M/s的速度。这样的速度用来文件搬家是不太合适,但是日常工作绝对能够胜任。
偶尔需要用另一台电脑找资料的时候效率明显提高,同时直接复制粘贴的操作也为我两台电脑之间的iCloud Drive同步节约了上传再下载的时间。
Flow有缺点吗?我想是有的。通过之前M590和现在MX Master 2S的使用,我深深地感觉最大的缺点是两个设备之间切换有一点点延迟,切换设备的时候需要鼠标动得慢一点。因为我经常稍微动作一快就半天找不到光标,要晃很久才能发现它溜到哪里去了。我觉得我丝毫不介意给鼠标经过设备一到达设备二以后设置一条非主流轨迹,带粒子特效的!
为什么我是一个罗技粉
说点废话,说说为什么我是一个罗技粉。
2016年1月5号我在新蛋中国买了一个G502,那时候还不是RGB的。
到了2017年10月30号,突然发现鼠标有双击的情况,用双击测试的软件,慢慢点击100下基本上反应有110下。查了一下罗技的售后(当时坐标上海),发现就一站地铁。
午休的时候过去,怕等得太久还特地带上了switch。说明情况,工作人员把我的鼠标拿进去检测了,我找了个座位开始玩马里奥赛车。1分钟没到,我刚选好赛道和车,游戏还没开呢,出来把鼠标递给我了。
我很慌,问他“是不是有问题啊?”
“是的,确实有双击的问题。”
“那怎么处理啊?”
“我已经给你换了啊,你手上这个是新的。”
那天我是真的感觉到了作为一个消费者的舒心啊!不需要发票和购买凭证,不需要付钱,甚至都不需要和我废话,我就拿到个全新的RGB版G502。
在这一天之前,这种令人愉悦的尊贵体验我只在Apple商城线上退货的时候享受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