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黄鹂Oriolus入耳式耳机使用总结(听感|高频|音质)

【什么值得买 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每次分享一篇耳机听感总是理性与感性的战斗,水黄鹂简评》的片段:

先用咱没捂热的艾巴索DX120试听一下,低频有点硬,器乐分离度尚好,声音开50才能感知明显的下潜深度,声底并不大厚实,凝聚感过得去,动态良好,声场一般,差的是弹性,中国大鼓无感,西洋架子鼓可听,音色饱满,听打击乐不够舒缓。

之前听灰黄鹂的时候总觉得偏冷,这一次水黄鹂是偏暖的,但不算浓郁,密度还行,虽然欠缺一点柔和度,但素质在这,细腻程度可感知陈医生那深喉的换气与磁性;听女声不失柔和度,齿音略显明显,多点润感或许会显得更甜美,最大的特点还是解析突出。

高频相对于低频要豪放一些,有不错的亮丽程度和优秀的器乐分离感,不过弦乐表现出的毛刺也是挺感人的,听小编制欠点细腻,听大编制有不错的动态,极高频也有泛音可听,而且整体也通透,就是有些粗糙。


搭老人家自家的DP100时感觉还挺大的。先说低频的优点,动态、器乐分离度依旧出色,整体氛围也呈现出宽松的状态,下潜有一定深度,声场有些拘谨,乐感还不错,听《天地孤影任我行》整体感觉尚好,就是细节不够细腻。在尝试打击乐的时候我忍不住先听了ACG竟然挺惊艳,干净利落、音色饱满,这种惊喜一直在听《500 Miles》(四兄弟版美国乡村民谣)以及穷街的《18 and life》(金属摇滚乐)时依然明显,低频细节有限,但吉他、贝斯这种中低频乐器音色格外迷人,整体氛围很养耳。

人声方面换了前端后男声柔和度变得明显了,听李志的时候很舒展,密度偏大,饱满,贴耳,虽谈不上醇厚却依然表现出自然的解析;听孙燕姿的时候感觉人声更为突出,缺点和在DX120上有点类似,润感略少,但情感的诠释很到位,属于圈铁那种没有刻意的强调解析的味道。

在DP100上的高频上和DX120差别是最大的,不像DX120上那么干净,器乐分离感也变弱了,但是感觉更加顺滑自然,基本上不会让你有意去感受小提琴的锯齿感,泛音部分也很少,整体通透感还是有的。

 

在用乐彼L4直推时一开始觉得低频还比较惊艳,不算太深的下潜、尚算厚实的低频以及明显改善的弹性,听中国大鼓不管是凝聚感还是弹性都显得很扎实,不过动态有所退步,以至于在听《天地孤影任我行》时的氛围意境还不如DP100上有感觉;正所谓东边不亮西边亮,这套搭配在听《1973》这种欧美流行乐的时候比较合适,鲜明的节奏以及富有味道的旋律都值得赞美。

其实我已经很喜欢水黄鹂在DP100上的男声,不过L4给我的感觉更为真挚,位置很合适,醇厚感有所增加,细节点到为止,解析更为自然,听李志时无论是他那浓浓的鼻音还是轻微的换气都有画龙点睛的味道。女声方面就没那么明显的差别,依然保持着较高的水准,但绝对不是坊间流行的女毒,这点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强调一下,水黄鹂的女声是柔和略带甜美,音染偏暖,素质比较扎实,解析还是挺自然的。

高频部分和DP100风格大致相同,动态尚算良好,延伸感比较明显,柔滑感优先于亮丽感,弦乐类还算亮丽,加上有一定的厚度,整体谈不上刺激,但不会给人明显的BUG。


音质小结

每逢新耳机个人习惯先用手机听听,顺便煲机,水黄鹂也不例外。水黄鹂开声是不错的,温润感多过果机的数码味。不过用不同无损前端伺候一边后发现手机推得差了两三个档次。这样说并不是说水黄鹂挑前端,至少在解析上手机是全然不够的,只能说味道在。

水黄鹂虽然不怎么挑前端,但在不同前端上的差异化也挺明显,这让我难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首先得说无论大编制还是小编制它都不合适,某些特别的歌曲如西游记片头曲《云宫迅音》之类伴有电子合成乐的高频还是能听的。

人声我听老外比较多,为了方便各位参考,我还是听了陈奕迅、李志、孙燕姿、阿桑以及蔡琴,齿音和柔和感的控制还算得当,因为偏暖,个人觉得比灰黄鹂要好听的多,在保持解析一定自然的情况下女声略带甜美,男声看前端,出好声不难,而且温润感随着煲机深入会有明显改善。

低频表现是拖后腿的,其实倒不是声场不够或者下潜不深,换不同的前端这些细节的瑕疵都有可取之处,个人觉得其低频的问题在于诠释氛围多过表现细节,这种取舍明显的在衬托人声嘛。这种感觉欢迎参考八只眼版的《外婆的澎湖湾》,低频的动态、瞬态、声底厚度、器乐分离度都保持着较高的水准,弹性和凝聚感则中规中矩,但是人声的质感就可以自然的表现出来,而不是刻意加强解析。

所以如果让我一句话来介绍水黄鹂,我只能这么说:“这是一副需要耐心的精致耳塞,人声越听越有味道;至于其它的好的坏的都有,谈不上特点”。


三、整体总结

有段时间我很喜欢看演唱会,但我从来没有去过任何一次现场,我害怕现场的位子不好,又害怕现场的气氛太能蛊惑自己的感性部分,而御用录像师的角度总能让我隔着屏幕看到台上那充满情感的脸庞和直击内心的双眼。

还有一段时间我很喜欢看各种乐队的纪录片,不管是伟大还是遗憾,我总能在保持着一定理性,而在影片结束后再戴上耳机释放自己的感性,崇拜每一位创作者的伟大与牛逼。

在我评测每一副耳机的时候同样如此,换不同的前端,听不同的曲风,斟酌不同的衰减,但也难免遇上心爱的SOLO而释放感性。水黄鹂这篇写的很困难,动辄就走神,一来一开始被它的外观打动,二来它在不同前端上的细节变化甚大。强忍着尽量全面客观的立场,艰难的听完四款前端就直接点支烟循环任贤齐的《我是一只小小鸟》释放自己,所以有了这不是总结的总结……


查看该摘要的原文,请点击《每次分享一篇耳机听感...》

相关摘要

相关好价推荐

查看全部推荐

相关好文推荐

查看全部推荐
当前为触屏版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