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米 K20 Pro 智能手机外观展示(系统|指纹|拍照|音质)
-
摘要来自:
-
摘要来自:梦想是个猪
-
摘要来自:2019-07-24
【什么值得买 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真的是大魔王?从拍照、音质及充电说说Redmi K20 Pro》的片段:
据说,这款手机内部代号大魔王,所以在包装盒上也能看到这吐火的萌萌哒的大魔王。
Redmi K20 Pro标配的18W充电头,但是这款机器支持QC4+,要想体验更快速的充电,需要额外加钱购买27W充电头。
要我再加钱买充电头,那是不可能的,想都别想!!
包装盒内标配的这个保护壳手感还可以,所以暂时不需要再投资了,但是为什么,不标配一张保护膜?
人到中年,不能再花里胡哨了,所以这个碳纤黑很适合我,不过,这个背壳表面能做成哑光磨砂感觉的,就会更符合我的审美习惯了。
K20Pro和K20从外观上看,最大的区别应该就是这个摄像头红圈和红色电源键了吧,玩相机的应该都知道红圈的含义吧?不过K20Pro的这个摄像头红圈应该没有红圈镜头那个含义,否则也太自视过高了。
2000多的手机,对比起那些动辄5千往上走的,简直就约等于不要钱,但这对我可是一笔巨款,所以第一时间就要保护好,可不能磕了碰了,磨了花了。
开机后的这块屏幕的显示效果让我惊艳,颜色非常靓丽,显示非常细腻,亮度非常好……不能再吹,否则又会被说成写恰饭文。
不行不行,还是得继续展示一下这块屏幕,在我所有手机中,这块屏幕显示效果最好(废话,看看你用的都是什么破手机,苹果SE,小米MAX3),AMOLED的显示效果确实是有尬吹的资本的。
为什么没有面部解锁?
哦,需要更新MIUI版本了。
嗯,更新系统后,面部解锁功能出现。
这个自带灯光效果和音响效果的升降式前置摄像头,我能玩上一整天。
用习惯了后置指纹,刚用这个屏下指纹还是有点不习惯,而且感觉这个屏下指纹的灵敏度不如后置指纹模块,也不如苹果的HOME键指纹模块。
这款手机在站内已经有非常多的评测了,而且我对手机评测又实在是不在行,所以就只针对我所关心的几个功能实测一下了。
其实之所以换掉小米MAX3,一方面是机器卡顿,另一方面是我想买一款拍照效果更好一点的机器,毕竟对于我这个底层生活家来说,平时的主力拍照工具就是手机了。
从实拍的表现来看,K20Pro的表现还算是不错,无论是背景的虚化还是色彩的还原上个人表示都还比较满意,但是对比过荣耀20Pro,感觉确实还是有一些差距,虽然两者都是用的SONY IMX586主摄像头,其实K20Pro如果能增加光学防抖,可能我愿意多出100块钱。
上面一张照片用的普通模式,下面一张用的超级夜景,这应该是AI算法的胜利,不过在光线不好的情况下,超级夜景应该还是有一定的作用。
我最需要的微距拍照,K20Pro的表现很一般,离得太近无法对焦,这一点上,真的口水P30P的那个微距功能啊。
AI模式下,自动识别被拍摄物品,然后自动调整拍照设置,效果不错。
超广角、广角、长焦,三颗不同的焦段的摄像头,但是表现各异。
因为采用了AMOLED屏幕,K20Pro加入了硬件DC调光,可以明显看出,打开防闪烁模式后,屏幕的闪烁已经减轻到非常低的程度了。
K20Pro并没有阉割掉3.5mm耳机插口,这一点我个人表示赞赏,虽然这个插口我现在也用得很少,据说,这台手机通过了Hi-Res Audio认证,并且在机内加入了WCD9340,其实,这块芯片的表现并不咋地,要是WCD9341的话,再搭配一块放大芯片,那还是值得一玩的。
在日常听音中实际体会就是,无功无过,中规中矩,想想那些ES9038和CS43130,嗯,真香。
不过我还是习惯了用小尾巴,CX21988的表现还是让我很满意的。
4000mAh的电池,从满电情况下,较为重度使用12小时后,电量下降到6%,在实测时,因为在55%左右时,不小心插了一下充电线,排除这个误差,基本上可以判定,12小时左右可以将电量全部用完。
因为没有单独额外购买27W充电头,而是用的联想65W口红电源,90分钟,基本上将手机电量从6%冲到98%。
通过这几天的使用,个人对这台手机表示很满意(废话,从千元机升级到两千元机)。
简单说来,Radmi K20 Pro应该算是一台各方面都比较均衡的手机吧,也许有些品牌,某方面能有95分,但另外一些方面只有60分,而K20 Pro各方面都能打到80分以上吧。最让我满意的是这块屏幕,无论是亮度,色彩,细腻度都可以点赞;拍照效果没能达到我的期望值,总觉得小米的优化有点瞎搞;音质上还算能接受,尤其是保留了3.5mm耳机口这一点不错;阉割了红外,可惜了;升降摄像头的设计,对于面部解锁来说速度肯定会慢不少,如果是重度面部解锁用户不建议购买;屏下指纹反应速度比起后置指纹要略慢一些但科技感强了不少。
对于网上所说的因为加入升降摄像头导致机身增厚手感不好这个观点,个人表示不认可,除非是极度追求轻薄,否则这款手机的厚度完全不足以用厚重来形容,而且,再轻薄的手机,你不是也要套一个手机壳么?那又何必追求少那么零点几毫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