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蓝 E3 手机使用总结(震动|散热|拍照)

【什么值得买 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原创新人#千元之上,旗舰未满:MEIZU 魅蓝 E3 手机全面体验报告》的片段:

1. 震动反馈

E3的主键按压反馈要比S6好很多,S6的按压震动给我的感觉是超级硬、还有些迟钝。E3的反馈起码能给人以信心,震动感觉总体偏散。震动的感觉还是比较主观的,像我一直就觉得苹果手机按压主键的反馈很怪,但是其他场景的反馈真实感就非常好。

引起大家对此关注的原因无外乎线性马达和发布会的宣传这两点,我们从拆机图上分析看E3这颗线性马达也就你小指甲盖那么大。要知道苹果手机上的那颗可有这3倍左右,两者整机价格也差了3倍。如果因为震动就放弃购买,我认为完全没必要。

实际上线性振动器早在魅蓝1和魅蓝Note1上就有使用,魅蓝家族庞大我收集了几乎所有型号的拆机图,但是线性马达和另外一种币式马达外观上很难辨别,所以魅蓝后续的机型没有逐一验证。在这里提出来更多是想说,很多时候因为宣传才让我们对一些东西有了了解,感觉这东西很牛逼对吧,但在业内就是稀松平常。


2. 散热

自古红蓝出CP,讲魅蓝很难避开红米。E3那么好的手感和采用了旗舰机才会用到的全金属纳米注塑工艺后盖也有很大的关系。对比红米Note5的三段式工艺E3质感要明显好很多,主要在于后盖方案的选择导致的板材厚度,还有粗糙度的要求差异。

随便敲两下两者的后盖,E3声音厚重紧实,红米Note5会有“阔阔的”响声比较空洞。虽然这种比较方法和大众踩车门有一拼,但我认为这点是一般人比较容易直观复现的。粗糙度方面需要知道的一点是,材料加工越往后期,你要提升一个精度级别,花费的时间和加工成本提升往往是成倍提高的。这是90分和100分的差别。

我们在拿手里的第一印象往往是不错的,但你要和iPhone那种存在一比较,也总会感觉手里这台差那么点意思,当然受成本限制可以理解。

如果只讲这些我想米粉要和我拼命了。这两台机器的硬件散热方面也有很多人关注,我从拆机图结合网上的测试看,红米Note5在散热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使用了石墨贴纸、铜箔、硅脂,E3只有一部分的石墨贴纸。一些场景下Note5机身温度要比E3低1-2度,发热范围大小也有差异。

我有仔细考虑过差异原因和测试方法,就算是同样的芯片组不同厂家不同场景调教的风格也是有不同的,当然我觉这个不是重点。测试中如何确保两个机器同一时间发热量相同,准确计算两者的散热效率(散热快慢),最后机身的累计温度变化,这个变量和测试难度很大,我觉得不是跑几个一样的软件和控制屏幕亮度条能搞定的。好在我们是讲真栏目,我们在乎的是感受体验。不同的人对于温度主观认识和敏感度差别很大,就算确实会有差异上述的温度我觉得感知度并不高。

同时我在翻阅案例时也有发现,红米Note5的拆机图主要来自一个视频。视频作者在拆机过程中不止一次强调,一分价钱一分货,很多时候成本只是从一个零件转移到了另一个零件上。这点我非常认同,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自认为也算是半个内行的我,说一下我的发现,从视频中观察红米Note5的相机模组和对应的后盖孔位中没有出现一个东西——泡棉。这个位置的泡棉主要起到两个作用,一个是保护镜组还有一个就是防止进灰,这样的话红米的摄像头进灰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因为我们没有可以拆的机器,没法验证是个例还是设计如此,这里只提出来做参考。一些朋友转发拆机图片讲内部良心水桶机的时候,忽略了转子马达、Micro USB接口、后盖工艺,泡棉布局,还强调相机模组支架是定制的,这种布局的支架结构件当然是定制的能有什么标准件,有失偏颇。


拍照表现:有点出乎意料


硬件参数上E3先天就有一个好的底子,只要不是负优化的话,性能和拍照不会差到哪里去。这是我没上手前就有的观点。发布会使用了大量的篇幅去讲拍照和性能,目前大家好像也都这样做。但这次的魅蓝E3连官网宣传文案都十分侧重相机部分,想必应该是个重头戏。

1. 前置自拍体验

说起自拍,最有话语权的还是女生,我找来了一位女大学生,体验了一下魅蓝E3的前置拍摄效果,并分别用各档美颜梯度做了一次样张对比,一起来看下。

可以看到效果整体还是比较自然的,这位女生说一级的效果已经足够,五级有点过于夸张了,但是部分样张整体亮度都会有点过高,没有美感。

画面整体比较讨好眼球,脸型、五官都做了一定程度的修饰,皮肤也变得细腻,发丝也清晰可见,拍摄结束后,女孩还说要多拍几张,当我告诉她这是一台中端机的时候,她还有点震惊,从女孩的实际使用过程来看,应该是比较满意这个效果的。

2. 后置拍摄体验

关于后置相机的体验,同样让女生拍摄了一些样张,女生拍了几张后说对焦速度挺快的,不过取景框和最终成像会有点差异,有时候在取景框的效果感觉挺好,按下快门后就发现没有理想的效果好,需要多拍一些来感受下这种微妙的感觉。

照片第一眼的观感很好画面通透,在光线环境不好的时候会很积极的开启多张合成。多张合成的情景也很容易判断,在按下拍照键“咔嚓”一声后相机界面预览的小圆窗,会明显的慢一拍才显示。

夜间多张合成输出的亮度都很高,甚至比真实环境亮度还高,有色温偏冷的情况。

相机界面提供了2倍变焦的选项,发布会宣传的1.8倍光学变焦和2.5倍无损变焦在实际体验中没有很直观的感受。这里的无损变焦实际上是一种图像处理技术本质还是数码变焦啊,比你单纯放大图片的效果肯定是要好的。

实际体验下来,在拍中度距离、被拍的对象比较单一明确时效果很好推荐使用。拍一些大场面风景照时还是不推荐,距离产生美也不是瞎讲的。

而人像背景虚化效果,我用 iPhone X 也拍摄了一组对比照,可以看到,iPhone X 的画面比较自然,偏向真实。

而魅蓝E3则做了美化的处理,肤色、画面都做了讨好眼球的倾向,但虚化的细节没有 iPhone X 处理的优秀。


我还拍了一些其它场景的人像模式照片,供参考。

游戏体验:Flyme 游戏模式加成


整机流畅度方面先简单谈一下我的感受,日常使用E3要比我一直用的PRO 6 Plus流畅很多,然后其实我自己是很少用手机打游戏的,但当我问女生平时玩什么游戏的时候,她脱口而出:王者荣耀。好,那就来一发!

骁龙636算是一代神U,开启高清显示+高帧率模式玩了一会,机身微热,但画面流畅度并没有受到影响,即便是人物极多的团战画面,也能维持在40帧左右,操作和特效都很顺畅。

我问她用全面屏打游戏和普通的相比感觉怎么样,她说就感觉屏幕视野开阔了,但对游戏帮助其实并不是很大。

相比全面屏,她似乎更喜欢 Flyme 的游戏模式,当我告诉她当有消息来的时候会以弹幕的形式呈现在屏幕上时,她表情十分惊讶。

打完游戏后回到桌面,手机开始出现卡顿的情况,切换多任务、启动应用均会出现延迟跳帧的现象,我看到了女生脸上失望的表情。

单从游戏过程中来说,魅蓝E3作为一款中端机的表现其实很出色,至少我个人觉得很满意。


充电测试:佛系快充


先讲一下,我理解的佛系快充不在于那个定制的充电头,而是E3这部手机本身的兼容性和机身温度控制。实测魅蓝E3支持QC3.0和PE快充,100分钟左右可以“充满”。充电时机身温度也不高,室温27℃,机身最高温度35.2℃。

因为我们这台没有E3标配的充电头(UP1020),所以上面说的数据是用魅族其他型号快充头(UP0920、UP1220、UP0830、UP0830s)进行的测试。

手握魅族手机的老用户购买E3的话,此前的魅族快充头不仅不会浪费,还能达到比较理想的快充效果。同样普及性很高的QC3.0快充协议也会让其他品牌的用户也能享受这个福利。魅族PRO 7 Plus的充电头(UP0550)因为技术路线的不同,在E3上不能进行快充。

测试中我们也发现Flyme系统的全新充电管理机制还真不是吹吹而已。E3在QC/PE快充模式下,快充只会在一开始20分钟左右可以维持较为稳定的电压电流也就是功率,一段时间后电流和电压都会出现波动,特别是PE模式下波动更为规律,结合测试温度也比常规的QC/PE要低,显然系统针对温度进行了动态的调节,给Flyme记一功。

我也通过控制机身温度实现了PE状态下的近1小时的稳定高功率输出,侧面印证了系统确实有根据温度对系统进行调节。

发布会时提到E3采用定制电芯、IC、电源适配器、Type-C数据线。这一方面讲的是这款快充的安全性,另一方面也透露出必须使用原装整套设备才能达到最高20W的输出功率。原装的充电头比常规母座多了2个触点,数据线的接口也是如此,这是2个点专门用来进行快充协议握手的。

实际上我本人很讨厌这种定制的东西,定制很多时候意味着不通用。好在E3是兼容其他快充方式的,只是速度相对慢了一些。值得讲的是E3采用的是高通芯片组对支持QC3.0不太意外,还支持了MTK的PE快充协议,这就像我上面说的一样这对老用户很友好。

不用原装定制的充电头安全吗?测试中我们用设备诱骗充电头输出的9V电压在连上E3后,马上就打回原形降到5V。连接电阻加速放电在E3上也同样失效,这说明了E3手机本身也对电路做了安全限制。QC和PE快充协议握手是通过USB标准接口规范的4条线定义,并且在手机业内应用极为广泛。

另外更重要的一点充电常识,决定能否快充的是手机本身,而非充电头!

所有的快充开始都会有个充电头和手机的握手匹配过程,握手不成功是不会快充的。充电功率上限在手机端,不在充电头输出端。我们测试用的4种魅族充电头有的最高输出功率有24W,但在E3上的快充效果几乎是一样的最高14W左右。正规厂商生产的充电头也都会有安全标准,远离山寨就可以了。

那到底用哪个充的更快一点?肯定是原装的要快,快20分钟左右,主要差异在中期的速度。按以往经验这套原装配件不会单独售卖。要是想办公室和家里都放一个,选一个魅族其他型号快充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屏内小圆圈:Super mBack


屏内小圆圈官方的名字叫Super mBack

查看该摘要的原文,请点击《#原创新人#千元之上...》

相关摘要

相关好价推荐

查看全部推荐

相关好文推荐

查看全部推荐
当前为触屏版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