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 荣耀Magic2 手机使用总结(语音|性能)

【什么值得买 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荣耀 Magic2 一周使用体验》的片段:

外观设计

实际到手的时候跟预期还是有一点落差的,倒不是因为屏幕,更大的屏占比和讨巧的边框设计,使得下巴在视觉上的可接受程度比 MIX 3 好太多了;问题还是在于分体式滑盖的设计,它让用惯了一体化机身的人难免有些不太适应,缺少一点紧致感,感觉手机随时会散架一样。包括顶部的缝隙,也是绝对肉眼可见的(借别人的Mate20Pro 拍手机外观,不得不说,老大哥的超级微距是真的香!):

滑盖缝隙清晰可见

不过后来我发有很好办法可以解决这种欠缺一体感的问题,那就是官方附送的保护壳!虽然对于一个喜欢裸奔(不用套、不贴膜)的人来说,起初我对后壳是非常抗拒的,特别是 Magic 2 的机身材质都可以当做双面屏用后置自拍了!

谁还不是双面屏?

不过套上壳子之后,熟悉的手感又回来了,虽然附加了一些重量,喜欢丝滑全裸的机身触感还是喜欢紧凑一致的使用手感,全看个人喜好了。

不管怎么说,外观手感还是要拿在手上亲自体验一番才能确定自己是否喜欢。不过这次的 ID 除了整机设计之外,恐怕还有一些值得吐槽的地方,感觉是没有做人体工效学的可用性测试。首先是机身底部喇叭开口位置,只开在左侧,像文章第一张图里面这样最常见的握持姿势,起到支撑底部防止脱手(考虑到整机的尺寸和重量)作用的小拇指刚好严严实实底堵住了喇叭,同样的情况也会发生在玩横屏游戏的时候,总是需要换一边把喇叭放在手掌按压不到的上方:

除了喇叭之外,电源键的位置也比较靠下,比较容易误触,特别是我喜欢滑盖解锁之后用小拇指向上把屏幕推回去,结果很多次大拇指刚好在电源键的位置,刚解锁完又瞬间息屏了。

至于滑盖的手感,网上已经有很多详细的对比评测了,但还是建议自己上手体验一下。我觉得小米这次把滑盖包装成“减压神器”有点太把网络上的段子当真的虚夸感,我倒觉得这种滑盖解锁的动作很有一种“仪式感”,这种仪式感就像哪怕是拆个九块九包邮的快递也得用裁纸刀一样,尽享爵士人生(????)当然迷恋滑盖解锁的另一个原因是,屏下指纹的成功率太太太低了!!!粗略估计每三次能成功一次,而且速度上也未必赶得上脸识别。希望这只是算法问题,后续能升级改善吧…

总体来说,外观设计与操作体验打分:★★★★☆

你好,YOYO!

这次 Magic 2 发布会的重中之重就是智能语音助手 YOYO 了。一周使用的感受总结来说:

    优点是语音识别率高,哪怕是中英文混杂也能准确识别。比如 “打开MOO音乐”,甚至只说 “打开OO” 就可以成功启动 App了,而这一点至少比 Siri 强。

    缺点则是目前的“智能助手”几乎只停留在最顶层的App,因此更像是一个“桌面助手”。比如说 “计时”,就能打开时钟App,但要是明确到“计时五分钟”,就被难倒了;比如说“秒表”,虽然也是系统时钟App内的一项功能,但却无法直接定位。

简单来说,要说像锤子的 TNT 一样能够 “高效办公” 目前来说还差点(??)。不过对我来说能够理直气壮地在公开(工作)场合对着自己的手机发号施令目前来说也还做不到…因此目前来说也就是图一新鲜好玩,如果你是奔着发布会上演示的无所不能的智慧语音助手,想要改变你和手机的交互方式来买这款手机,最好还是做好心理准备。勉强能打三分:★★★☆☆

YOYO

另外跟 YOYO 的对话逻辑也很奇怪,激活状态下只能进行一次对话,想要进行第二次对话只能手动点击“YOYO 球”,即便再次对着屏幕说“你好,YOYO”也没用,而往往还没来得及点,它就自动退出了。失败的交互设计让这个智能助手显得更加“智障”了,2 分送给屏幕边缘上滑激活和支持自定义短语:★★☆☆☆

拍照,游戏,视频

拍照效果中规中矩,跟 Mate 20 Pro 还是有点差距的(特别是超级微距!),希望后面可以继续优化,别浪费了这么好的镜头配置!

这个黄瓜还是有点“老黄瓜刷绿漆”的效果…

可能是餐厅灯光问题,下面两张颜色偏冷了:

游戏性能么,刺激战场玩了几局,稍微有点掉帧(而且还是在关键刚枪的时候卡了…),农药肯定是没问题,但是总体流畅性明显还是比不上 iPhone 7。

视频就不用说了,“全是屏”就是爽!没有刘海就是爽!偶尔有些视频铺满屏幕会有边缘被裁剪的情况,但是完全不影响全面屏带来的冲击感!

《邪不压正》

总体来说 4 分(重度游戏爱好者慎重),★★★★☆

查看该摘要的原文,请点击《荣耀 Magic2 ...》

相关摘要

相关好价推荐

查看全部推荐

相关好文推荐

查看全部推荐

商品百科

当前为触屏版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