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5使用总结(系统|字体|录音|相机)
-
摘要来自:
-
摘要来自:enersto
-
摘要来自:2019-05-31
【什么值得买 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一个路人的体验——Mi 小米 5 手机 开箱》的片段:
MIUI最显著的特色在于全面的实用主义用户导向,这意味着你在MIUI上将会遇到最本地化、最实用、最让人会心一笑的功能,同时也得面对系统级别的广告投放、功能芜杂、主体设计思路涣散等问题。
「电话」-「黄页」应该是这种实用主义导向的最明显代表。用户有需求,想办法去实现。于是用户不断的反馈,开发者社区也在不断地堆砌功能。另外一方面,功能的堆砌并不只是堆放,功能对应着商业机会,rom的变现也轻松实现。
例如黄页中的「打车」,对应跳转的是网页版的滴滴(即使已经装了滴滴和Uber)。同样,其他多数功能都是跳转到特定商家的网页页面(针对移动端高度适配过,以至于看起来恍若在app中)。此处,MIUI弃针对Android早就成熟的app间链接跳转方法,而采用web端的方法,大抵就是想最大程度的控制用户的导向吧。
以上可以看作是一名长期iOS用户对于MIUI的一些友邦惊诧罢。话会正题,机子一买来,第一件事儿就是琢磨解锁root,然后尝鲜最近版本的rom,所以针对系统的讨论主要针对MIUI8。
根据官网列的特征逐一来说一下:
a、照片编辑和便签
整体来说,在界面和功能设计上与iOS很像,但有这么些差别点:
照片的贴纸和涂抹功能
便签的背景样式
这些一看就很本地化的功能,除了能马赛克的「涂鸦」功能感觉很实用外,其他就因人而异了。
b、字体
作为一个宋体的拥趸,对于用什么黑体,是没什么感觉得,就暂且不表。
要吐槽的是,MIUI作为Android最大优势是可以有很大的自由度,但因为默认的「个性主题」app的存在,使得其他国内主题类的app在此就很受限制。尤其是字体类定制化的app几乎都已经报废,基本都提示得用「个性主题」里的。当然,这对于保护字体版权未尝不是好事儿,但你可供选择的宋体实在是没啥令人满意的 。
c、零碎实用功能
主要包括:计算器(突出实时汇率计算功能)、录音(突出语音转文字功能)、悬浮球(呃,只想到了iOS里那个辅助功能)、远程协助(这不是之前友商炒剩的冷饭么)、文字编辑(浓浓的iOS 9的味道)。
录音的功能看上去蛮惊艳的,马上试了试。但当联想到现在语音识别的天花板还在那,便也没要求多高了。
在相对嘈杂的环境里,能识别出大部分的语音,挺不错的 。另外也可以看出,一方面,没有充足语料库的情况下,汉语惊人的同音词可能会造成不少的麻烦,这是客观条件限制,不必苛责。一方面,双语语境基本都会挂掉,即一段汉语里的外文词汇基本无法识别(实质上也只能识别汉语,全英语也不行)。
文字编辑功能拿来做特色宣传,只能说不及格 。除了有个字典查询外,文字样式(字体、字号、斜体、字重)一概没有,你和Android系统的复制粘贴有多少区别?
d、更为零碎的功能
主要包括:截长屏、多窗口管理(针对微信的)、分身。
截长屏,机巧且实用的功能,再次体现了MIUI构筑过程优势。
多窗口管理,也很有用。不过话说这应该是腾讯自己解决的问题诶!
分身,需求不大,不便多评论。
e、省电和安全
关于省电,严重怀疑是借花献佛!不论是「严控葫芦娃」,还是省电模式,基本都是对应Android 6 的Power & Change(电量管理 )和Android 5的ART(Android Runtime)。看来小米「黑科技」 的脾性是渗入骨髓的。当然,也欢迎专业人士对此打脸。
安全,呃,国情下Android用户的无奈,我一个iOS主力表示耸肩。
对于系统的总结:
欣赏MIUI用户导向的迭代更新模式,也深知这种模式出来的弊端。有不少很实用的功能,但不一定都能用得到。
五、相机
a、界面
对于相机界面,拍摄模式和相机滤镜等等作为多数Android UI必然要优化的部分,基本无感,按下不表。挑一个印象深刻的点说说:对焦拍照。
如图所示,在对焦完成后,点一下画面中的对焦圈就可以拍照,很是方便 。
b、防抖
使用过程中,与iPhone相比,没有明显区别。iPhone拍花的时候,Mi照样花,iPhone不花的,Mi也不会。
c、样张
近距离物品
iPhone se
Mi 5
iPhone的更显鲜艳一些,但二者差别不大。
远距离大景
iPhone se
Mi 5
iPhone的依旧很鲜艳,但实际上,Mi的更接近于实际状况(iPhone的天空蓝得都把我感动到了,可惜帝都的天空不可能这样的 )。
室内物品
iPhone 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