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 A7R2+FE5518 镜头选择原因(做工|功能)
-
摘要来自:
-
摘要来自:karmaxxxl
-
摘要来自:2019-07-30
【什么值得买 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索大好:A7RM2+FE55/1.8+FE85/1.8+FE28/2上手(文尾福利)》的片段:
笔者的D600已经服役多年。从13年中到现在也算是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工作了四年有余。
该退休了,一边这么想,也就该考虑接下来该买什么相机了。
于是乎,就有了这近三万的大败家和这篇帖子。
为什么是索尼
选择索尼,或者说选择市面上唯一的135全画幅微单系统,主要的原因还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便携性
对于我来说相机的便携性还是很重要的。我是希望只用一台相机的人(因为这样操作效率会很高),有些时候总会后悔备机的画质并不是那么如人意导致一些照片在画质上有欠缺。这些缺憾我很讨厌,后期我的D600竟然扔在我天天出门都带的背包里,所以便携性好对我来说其实就是给自己减负,其实还是蛮重要的。
但是讲道理A7系统的重量比起各家的入门级全画幅单反并没有太大的进步,A7RM2的全重是582g,而笔者之前使用的D600的全重有760g(两者均为不含电池),说白了也就是一台iPhone的重量。但是体积是真的小了不少,没了反光镜箱,A7系具有非常优秀的体积控制,M2系列则更好地提升了持握感,是完成度更好的一代的A7。
但是索尼虽然解决的机身的问题,镜头的体积却丝毫不小,很多镜头挂载在A7系的机身上显得十分“头重脚轻”,所以这些镜头我基本上都没有纳入购买范围内。
画质
A7R2最诱人的莫过于那块42.4MP的传感器。这块传感器的性能已经有很多文章给出了,不做过多赘述。背照式设计,兼顾了分辨率和低光表现。我这种轻量级摄影者几乎不会去动用三脚架,拍摄视频的需求也很小。长曝和视频过热的问题对我来说可以忽略不计。
毕竟买相机,就是买个扬长避短嘛,哪有什么完美的相机,不存在的不存在的。
机身性能
说实话A7R2挺厚道的。在A9出来前,几乎是最好的电子技术一股脑都给摁上了。也难怪被称之为黑科技。五轴防抖倒不是特别爽,但是对于我这种横平竖直强迫症来说,电子水平仪十分好用,对焦和追焦以及好用的人脸识别都比笔者之前的D600好用了一个数量级。
而且他的包括什么NFC,WIFI,机内app这些东西我向来是不太感冒的。
E系统
选择了A7就意味着选择了E系统。
常有人戏谑:A7是目前最好的135数码后背。没错,确实如此,短法兰距使得A7几乎可以让任何老镜头复活——但实际上并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美好,大多数老镜头被转接到A7上之后,分辨率的疲态,色散控制的无力都让你分分钟想扔掉这个头。
而后期的现代头则可以考虑,比如ZF.2系列Zeiss手动头,或者基于M卡口系统的cosina产福伦达(ZM35/1.2之类的头还是很有特点),又或者是近期大热的中一光学旗下的Speedmaster 50/0.95,85/1.2两只头。
退回来讲,那么E系统旗下的原生自动头到底有哪些不错的呢?
首先是索尼自己的,包括FE,FEZA,FEG,FEGM四种。比起他家都要复杂一点。其实总有人抱怨索尼E口镜头少,站在2017年中的时间点来看,索尼E口的镜头已经不少了。常见的定焦:28/35/50(55)/85都已经出齐全了。而且几乎在各个焦段上都有两种选择:35有FE3514ZA和FE3528ZA可选,50有FE5518ZA,FE5018,FE5014ZA三支可选,85则有FE8518,FE8514GM可选。即便到了微距,也有FE9028G,FE5028可选。在人像方面还有一支FE10028GM,变焦的话现在看大三元小三元全部都配齐了。
然后就是蔡司Batis和Loxia两个系列。Batis提供了四支价格难以置信的自动定焦头:18 25 85 135。Loxia则是21 35 50 85四支。站在实用主义的角度去考虑,Loxia不如去买samyang。但Batis确实给诸多E系统用户多了一个不差钱的选择。四支镜头的光圈都不算特别大,但素质都不差。属于精品便携头。
而副厂的Sigma则是给出了mc-11转接环作为现阶段的解决方案,有了这个,可以让E系统使用Sigma新出的A C S三个系列的镜头。腾龙方面则并没有拿出什么全画幅的E口镜头,但是相信副厂的跟进动作会很快的。(其实非常期待腾龙手上的SP35 45 85 90这四支头出对应的E口版本)。
最终的抉择
不得不说E口有一个神头,那就是FE5518ZA,除了是跑分神器之外,FE5518ZA的整体做工,素质,以及代表信仰的Zeiss蓝标都使得它不得不买,考虑到对我来说极高的使用率,我还是购入了。而FE85则是出于拍姑娘和一些干活的需要,85可以提供非常不错的背景整理功能和相对自然的景深压缩效果,同时对称结构还可以或多或少提供一些涡流表现,适合特写啊人像啊什么的。最后的FE28/2是出于我对Ricoh GR的纪念……装上FE28/2,假设我有一台GR。而那台GR在我手上也出过一些好片,在一些旅游或者扫街的活动中我还是会很大程度上考虑FE28/2的。备选和竞争的主要是FE3528ZA,这个头看起来也不错,但一来我对广角甚至是小广角的需求都很小,二来F2.8总归会让人觉得不够用——何不直接去买大三元?
最后,FE28/2,FE5518ZA,FE85/1.8这三个头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很小巧。
让微单更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