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革命 S1 笔记本使用总结(边框|屏幕|重量|厚度|设计)

【什么值得买 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用完再测 篇一:MECHREVO 机械革命 S1 测评,游戏大佬做的轻薄本,了解一下?》的片段:

为什么我没有讲B面呢?因为最好的总要放在最后嘛。机械革命S1的B面设计可谓是这个产品的点睛之笔。14英寸的屏幕有三条边的边框宽度仅为5.9mm,屏占比达到了81.4%,用现在手机界的说法就是“全面屏”,点亮屏幕之后,视觉冲击力很强。

?包裹屏幕的整体材质是哑光黑色聚碳酸酯,比较遗憾的是没有采用拉丝铝合金,设计一致性上打了折扣,不过黑色也更能凸显这块雾面屏幕的观感,提升了熄屏状态下B面的一体性美学。

?作为一款轻薄本,是否便携对我来说重要,采用80%航空级铝合金和20%塑料材质机械革命S1的重量完全达标——1.18kg,电源适配器很小巧,旅行重量最多也不超过3斤,就相当于带了一瓶矿泉水而已。事实上,从开箱S1之后,这种轻薄感就让我印象深刻,这几天带着它出门,很轻松,比我以前用的Macbook Air甚至还要轻一点。??

除了轻,厚度上也很薄,最薄处8mm,最厚处15.9mm,由于大量使用铝合金材质,机身强度也不用担心,应付一般磕碰无压力。?

总体而言,机械革命S1采用了全新的设计语言,强调时尚潮流,细节设计到位,视觉效果良好,立体声扬声器设计巧妙,至轻至薄让人感受深刻,超窄边框的屏幕更是点睛之笔,但带下巴的全面屏仍有一定的进步空间,过于内敛低调缺少多彩的辅色装饰也有点打击个性化需求。


与游戏本相似的硬件体验

作为机械革命旗下产品,在S1的硬件配置上还是敢于堆料的,主要的参数如下图所示:?

接口方面,机械革命S1虽然主打轻薄,但也提供了丰富的接口,2个常规USB接口,2个USB 3.1 Type-C接口,1个HDMI接口,1个读卡器口,1个安全锁孔,以及麦克风和电源接口,支持关机充电,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废话不多说,就以我手中这款机器的配置,先用鲁大师跑个分,电脑综合性能得分168388分,内存性能和磁盘性能表现优异,处理器和显卡性能处于中游偏上位置,较为真实地反映了机械革命S1的轻薄本定位——基础性能表现出色,适用于文件处理、软件办公等轻应用,可流畅运行目前市面上的大部分游戏,但极限性能不够发烧。?

鲁大师对于机械革命S1处理器的评价还是很高的——“这颗强劲的处理器玩吃鸡毫无压力”。酷睿i7-8550U作为英特儿平台的第八代处理器,采用14nm工艺,基于Kaby Lake结构,四核八线程,基本频率1.8GHz,最大睿频4.0GHz,8MB缓存......好吧,这些枯燥的参数看起来确实意义不大,那我们直接有请足够权威的Cinebench R15上场。?

?结果显示,OpenGL跑分79.45fps,单核151cb,多核531cb,属于i7-8550U的正常表现。查阅资料可以发现,虽然i7-8550U基础频率下降了,但核心和线程方面提升较大,而且睿频更高,这意味着满载性能大幅度提升,相比于前代的i7-7500U和i7-7600U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在天梯评分上的得分甚至超过了很多i7 HQ处理器。

这里补充一点小知识,英特尔的处理器尾缀为U,表示这是一款低电压CPU,主要用于超极本和轻薄本;而尾缀HQ多为六代标压产品,主要用于一些中高端的游戏本。结合上述跑分可知,机械革命S1的处理器一点也不差,达到了入门游戏本的水准。?

在显卡的选择上,机械革命S1采用了Nvidia GeForce MX150,微星制造(三星GDDR5颗粒),Pascal架构,2GB显存,核心频率1468,显存频率6008,相当于移动版的GT1030,它几乎是所有轻薄本的标配,与i7-8550U也是官方指定的“黄金搭档”。?

以上为AIDA64 GPGPU Benchmark测试数据,这颗显卡在专业软件的图形处理能力和影音娱乐方面都表现出色,但遇到大型烧显卡的游戏就变得羸弱了,尤其面对一些画面加载刷新较多的游戏时(比如绝地求生吃鸡),视觉流畅度会差很多,这也是这部笔电无法成为“真正游戏本”的原因所在吧。?

用TxBENCH测试内存与缓存,结果很不错,C盘的顺序读取速度1403.5 MB/s,顺序写入速度912.1 MB/s,4K随机性能也得到了不错的数值,D盘的表现也相差无几。这块256G的固态硬盘读写速度都很顺畅,实际测试了从移动硬盘拷贝一个2.1G的MKV格式电影只需30秒左右,从一个普通U盘中拷贝出相同的电影大约需要2分钟,这样的速度在平常的办公学习中完全可以接受,再加上8G内存,应付多任务处理绰绰有余。?

针对上述跑分成绩,总结一句话就是“八代酷睿的轻薄笔记本上市之后,就没必要考虑六代/七代的产品了”。

大家可以根据在网上选择相关机型机型进行分数比较,但仅仅只能作为参考,跑分只是基础中的基础,这部笔电如何整合好这些硬件才是我所关心的,如果以游戏本的要求来评判定位轻薄商务的S1,显然不能准确反映这部笔电的优缺点,也有那么一点点不公平,下面我会更多从办公和日常使用角度来谈谈S1的硬件体验,只有好用才是硬道理。?

作为机械革命S1的设计亮点之一,它的这块窄边框屏幕采用的是14英寸IPS面板,分辨率1920×1080,可视角度达到178°,色彩的过渡和细节都比较丰富,实际用起来视觉舒适度不错。?

用AIDA64对屏幕素质进行综合测试,结果显示屏幕在动态页面的显示上很有优势。实际表现为,浏览网页、拖动窗口、打游戏是屏幕内容显示得更加顺滑清晰,抖动、拖影等现象几乎没有,想必经常开很多窗口处理办公事务的同学深有体会,加上上述所说的内存和硬盘的加持,整体使用顺畅很多,揪心的情况也少了很多。

机械革命S1拥有72%的NTSC色域范围,也就是能达到99%的sRGB色域空间,所以这块屏幕可以胜任各种平面设计、影像处理等工作,用photoshop、illustrator等Adobe系的专业软件不在话下,这当然也是一款商务本的基本职责所在。

此处插播我对于机械革命S1玩游戏的感受,正值世界杯,就选用了经常玩的《实况足球2018》这款游戏,游戏画质调到最高,玩游戏时并不会有明显卡顿或掉帧,发热正常,手放在键盘上可以感受到热量,此时后台还开着网页和社交软件。也就是说,中等画质吃鸡的话还勉强可以维持,这一点其它很多相似配置机型的测评已经验证过。?

在不涉及大型游戏的情况下,是感受不到机械革命S1的风扇声音的,机身整体温度也不高,在玩游戏或使用专业软件的时候,机身C面左上角位置温度最高,其余地方温度较均匀,手感上不会感觉太热。温度上升到一定程度之后,风扇会急速运转至最高速度以增强散热,此时会有较大的噪声,这也是轻薄本的通病之一。S1采用的是双风扇三铜管散热方案,底部是进风口,出风口位于机身背部,左右各一个,正常情况下不会被遮挡,也不会将热风对着手吹,风扇声音上来以后,温度基本上可以迅速下降,这与金属机身散热快也有一定关系。??

续航方面,机械革命S1拥有一块50Wh的电池,官方给出的续航时间>8小时,实际测试发现,带着笔记本出门只用Office办公并浏览网页,可以坚持到晚上回家;不插电源连续播放网络视频,大约坚持6个多小时候自动关机。只要记得出门前充满电,这样的续航水平不会带来困扰的,更何况电源适配器其实也不重,建议出门也随身带上吧。?

机械革命S1出厂自带Windows 10系统,支持生物特征授权的Windows Hello,可以用操控版上的指纹识别传感器直接登录,用起来非常方便,又是一个用了之后就回不去的功能。不过由于成本原因,没有搭配英特尔RealSense 3D摄像头,因此无法设置脸部解锁。?

额外多说点这块触控板,随着Windows 10系统的完善程度越来越高,以往越来越难用的Windows平台触控板越来越好用了,支持的手势越来越多,与Mac平台的触控板的差距逐渐减小。以前我用Windows笔电一定要带鼠标,这段时间使用机械革命S1,出门也不用带鼠标了,这篇文章的图文编辑就是用触控板配合完成的,效率并没有明显降低,不过手感距离Macbook还有不小的追赶空间。

在性能上,机械革命S1基本满足一款入门级游戏本的需求,CPU、GPU和硬盘表现出色,运行市面上的常规游戏毫无压力,但偶尔因转速增加而出现的散热声音也时刻提醒我们,它本质上还是一款主打商务的轻薄本——拥有良好的输入体验和视觉感受,出色的屏幕表现可以兼顾专业设计使用,指纹识别是妙笔生花的功能,配合出色的便携性,成为移动办公的不二之选。?

总结

普通笔记本厂商做游戏本一般不太容易,而游戏本厂商做商务本似乎要得心应手很多,毕竟是自上而下的产品变革。机械革命S1的出现意味着机械革命的目光已经不再局限于游戏本市场,触手伸向了拥有更多需求的轻薄商务本市场。外观时尚,功能丰富,性能强劲,价格亲民......机械革命赋予S1的这些标签在未来或许会成为机械革命旗下轻薄本的特色,我建议那些对游戏有着轻需求或零需求的学生和白领群体可以将机械革命S1纳入自己的考查范围,也希望机械革命能在S1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推出更多更优质的轻薄本。?


"
查看该摘要的原文,请点击《用完再测 篇一:ME...》

相关摘要

相关好价推荐

查看全部推荐

相关好文推荐

查看全部推荐

商品百科

当前为触屏版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