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子 T2 手机使用总结(卡槽|侧键|按键|屏幕|操作)
-
摘要来自:
-
摘要来自:善生的善生
-
摘要来自:2019-06-21
【什么值得买 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工匠的骄傲与遗憾:Smartisan 锤子 T2 花式评测》的片段:
偏执原本是一个词,拆分开来,这部分的“偏”,可能是跑偏
▼ 这是T2的卡槽设计,与右边的侧键整合
▼ 设计的很讨巧,做工也是可圈可点
上下两端绿色的侧键触点,中间为sim卡槽
▼ 看发布会我还担心这个侧键手感会不会受影响。上手之后,我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
侧键几乎没有松动,按压紧实,这个很考验品控。
这样的设计本可以放在“傲”里面的,我为什么说它偏了呢?
在T1的时候,锤子就定下了“绝对对称”的基调
即左右两侧都有侧键,分别负责亮度和音量调节
以这次T2为例,为了保证对称又要兼顾sim卡槽,两侧按键只能设计成一体型的按键
▼ 因为按键突出机身太短,又是条形一体的设计,受力面很小,再加上比较紧
导致每次按压都很费力,所以我宁愿费点时间去屏幕操作,也可能是我指甲剪得比较短吧
上面说的出彩的sim卡槽设计,也成了为了照顾“绝对对称”的设计而设计的设计
简单点说,为了设计而设计的设计,绕的有点晕
那这个设计好不好呢?好,但只流于表面,外观上看,双侧对称确实有独到的美
可就易用性上说,着实牺牲了太多,亮度调节的使用率真的是太低了
▼ 我还是倾向于S6,6S,pro5的侧键布局和手感
有的时候,手感比观感要重要,老司机让我看到你们的双手
好的设计值得推崇,双侧键基于对称美学也很好
但我的理解里,手机是大众消费品和生活必需品,设计需要遵循易用性的考量
为了设计而设计,只能让它的美停留在“看起来”上
▼ 海德格尔说“我们了解锤子的方式,不是盯着它看,而是拿起来用”(这个文案简直100分)
我没资格对厂商指手画脚,只是想说「盯着看和拿起用」,都可以很美
也许需要取舍,也许需要打脸
可为了合二为一的大美,或许是焉知非福呢?
「偏篇儿」完
执:
▼ 执着于有用的细节,执着于无用的细节
▼ 同样,锤子还执着于三颗实体按键
公差的原因,按键有些略微松动。但手感不错,触感紧实,回弹清脆有力
就这一段使用来看,原先以为的不适应并没发生,我甚至还有些喜欢上了这个设计。
实体按键按下去的“踏实感”,是虚拟按键不具备的
不过自古两难全,高频返回操作,还是会有些累的
▼ 基于对称的执着,锤子的电源键只能放在顶部
近5寸的屏幕,按起来很吃力,索性就直接拿掉了
▼ 拿掉之后,只留下了耳机插口和辅助麦克
▼ 而电源键的功能,则交给了home键
长按关机,短按约2秒锁屏。
软件算法对时间拿捏的很贼,触发的时间介于点按和让你有些厌烦之间,刚刚好
消失的电源按键,消失的sim卡槽,好像归根结底都是对双边对称的执着引起的连锁反应
这些执着的意义,也许只有锤子自己才能讲的清楚
今年是锤子成立第五个年头了,它还很年轻。
也许正是青春才需要些执着,也只有青春的伤口才会很快愈合
「执篇儿」完
仍旧是MX214,加入了光学防抖,无相位对焦
虽然是老的传感器,但T2的调校比T1要好了很多
春节期间比较忙,这次就不做样张对比了
▼ 样张
调校偏高对比度高饱和度,优先讨好眼球
▼ 微距
▼ 暗光表现
▼ 夜晚表现,离一线阵营还有一定距离
虽然缺失了相位对焦,但T2的对焦速度并不算太慢
只是在弱光下,偶有拉风箱的情况出现
总体样张表现也还不错,相较T1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先说Mac端的Smartfinder吧,池建强团队出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