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8 智能手机 白色使用总结(屏幕|解锁|速度|人脸识别|边框)
-
摘要来自:
-
摘要来自:Peterouwen
-
摘要来自:2019-04-17
【什么值得买 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现在小米旗舰的最佳购买方式竟是线下?MI 小米8 手机开箱简评》的片段:
红外镜头的一大好处就是可以过滤掉绝大部分色彩信息,从而提高采样效率与精度,同时也可以实现活体识别的功能。目前安卓阵营用上红外光人脸识别的机型十分有限(vivo X21 UD,三星S8系/S9系/Note7/Note8(虹膜识别也需要使用红外光)),其对相对安全性与解锁便利性的提升也是值得表扬的。其次,小米8使用的4096个特征点也是要远远多于友商的(应用Face++及同类技术的厂商多为1024或2048个特征点,且为2D识别)。实际测试录入人脸数据仅需大约2秒,解锁也不对光照环境或手机摆放位置有过多的要求,只要人脸正对手机屏幕即可解锁,速度完全在可以接受的水平。
针对人脸识别这一功能,MIUI也加入了双击唤醒和抬起唤醒功能。抬起唤醒的灵敏度还是相当高的,配合人脸识别基本上拿起手机就进入桌面了。
关于刘海屏,此次小米8使用的是类似iPhone X的“宽刘海”,这也成为了最大的吐槽点。不否认这样的设计有“致敬”iPhone X的嫌疑,但似乎也是不得已的妥协。一方面供应链基于市场行情更愿意提供刘海屏,另一方面在现阶段要实现高屏占比的同时解决人脸识别元件的摆放问题,刘海屏似乎也是最好的解决方案(私心是希望去掉下巴的同时用窄额头放置听筒和结构光元件)。但是不得不说,小米这次对于刘海屏硬件上的处理是要好过不少其他产品的,圆弧过渡自然,R角与ID设计契合度很高,唯一的不足似乎就是下巴相比起其他同样使用COF封装的产品来说略宽了些。总体来说,小米这块刘海屏做到了同级相当优秀的水平,也确实有了一台“线下爆款”应有的素质,个人认为是丝毫不输OPPO R15/vivo X21/一加6的同款A屏的。
杠精们另一个集中喷点就是小米8的边框宽度问题。上手的第一时间确实觉得这个边框相当的。。。宽,停不下航母停个飞机也是绰绰有余。但是在一些细节上小米8也是绝对够用心的,比如我个人非常看重的上边框与左右边框的肉眼宽度差。为什么要强调“肉眼”,要是非拿游标卡尺一条边一条边量然后找出了一个小数点后三位的宽度差,我只能说您非常的有科学实践精神 对于手机的正面来说,人眼就是最好的检测仪。可能在以往的宽额头设计中这一点并没有被强调,但随着屏占比的提升与“三面窄边框”概念的提出,额头在不断被缩减的同时也提升了ID设计美观性的难度,也就是所谓的“好看”或者“协调”。在刘海屏上,边框宽度差就是一个很好的量化参数。过于明显的宽度差,尤其是左右两边收窄但额头宽度感人的时候。。。(我明白天线净空区确实要预留出一定的空间,但是这真的对强迫症很!不!友!好!就是说你呢华为(自觉参考nova 3e大家就知道我喷的有没有理由了))小米8虽然牺牲“窄边框”这一卖点,换来的却是相对均衡的三面边框,这点个人认为还是体现了设计团队的坚持的。
对于不喜欢刘海屏的朋友们,隐藏刘海模式也提供给了大家。但是这个功能显然没优化好:可以明显地看到隐藏刘海后额头的宽度是要大于下巴的。究其原因,应该是默认采用了18:9渲染系统页面,而非针对刘海宽度做优化。不可否认为了赶发布进度这样的处理方式确实可以减少开发难度,但是依然希望MIUI开发组的同学们注意一下这个问题,不仅造成了部分屏幕空间的浪费问题,也在某些程度上影响了观感。
小米的全面屏手势虽然也“借鉴”了很大一部分iPhone X的操作逻辑,但就其实际使用体验来讲绝对是可以排在安卓阵营的前列的。不仅仅是“跟手”,上滑回桌面,悬停后台与左右向内滑动返回的操作逻辑也更接近直觉。似乎和电视圈一样,国产品牌为了规避“抄袭”的头衔也会对一些功能进行“魔改”,但是这样做能否对用户体验造成正向影响就见仁见智了。
看完了正面那就来看看背面。3D四曲面玻璃的设计完全没有让人失望,说质感在同级当中较为出众也不为过。一直为去年米6因为断流问题砍掉白色版耿耿于怀的我看到这次白色版小米8的时候是相当激动的,不仅仅是因为个人对白色产品有所偏爱,更是因为相对于一体性更好的黑色,白色的纯净之美与不易沾指纹的特性绝对也能在一众花里胡哨的配色当中脱引而出。背部的设计语言也十分简洁,左上方是竖排双摄(小米你为什么要像素级复刻iPhone X啊都被骂死了 ) ,标准版采用后置指纹识别放置于背部居中偏上的位置,实际使用上距离刚好不会有负担感,下方是MI logo和一些基本信息。后置指纹对于小米来说确实是有所妥协,或许是因为屏下指纹的成本确实压不下来吧(X21 UD用660都卖到3598,米8上845按现在的定价铁定亏本啊)。
摄像头方面,此次小米8采用的是与MIX 2S完全相同的搭配。主摄像头IMX363位于下方,1200万像素,支持Dual PD全像素双核对焦,1.4微米大单位像素面积,参数上确实十分出众,同时支持四轴光学防抖确保出片率。副摄像头为三星S5K3M3,同样为1200万像素。闪光灯位于两颗摄像头之间(再骂一次摄像头部分的设计师,希望下半年MIX3赶紧改回来),祖传双色温。整个模组略有凸起,完全在可接受范围内,戴套之后就与整个平面高度一致了,不必过分担心磨损。但是持握时手指有可能会碰到镜头,且正好为主摄的位置,平时需要注意。
这次小米8的中框材质由小米6的不锈钢改为了7系铝合金,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很正确的选择。小米6过于沉的毛病对于重度手机用户来说确实十分致命,换用铝合金后重量的下降对于整体的握持感都有提升。收弧设计与玻璃金属的衔接都在一个很优秀的水平,表扬一下ID设计师。
小米8的主要参数都在这里了。目前零售版的机器搭载的都是MIUI9.5,内测版MIUI10刚刚放包(虽然是内测组成员但是线刷实在太麻烦了,手头也只有一台没有bootcamp过Windows的MacBook,等下半月开发版卡刷包放出后会第一时间更新使用体验)。据已经升级了的小伙伴说发布会上提到的安兔兔30W+神油驱动会在MIUI10中更新,大家可以期待一下
稍微提两个小功能点。第一是熄屏预览(Always On Display),这个始于诺基亚优于三星的功能还是十分实用的。MIUI内的熄屏预览功能相对较简单,只能显示时间日期与有通知的应用图标,且默认显示为白色,功能性上还没有三星甚至是隔壁vivo丰富。考虑到小米并没有推出较多采用AMOLED屏幕的手机,同时也是第一次拿到三星供应的屏幕(真的好不容易啊,本来Note 2的柔性屏应该是三星家的),未来也可以期待更多的改进。
第二个就是大吹特吹的AI相机。不仅仅是小米,华为LG等厂商也将其作为一个重要的功能点进行宣传。背后的技术便是神乎其神的深度学习,通过建立算法模型让机器可以识别特定的场景(如植物、云朵、景点、人物、文本等)。上图便是一个植物场景的例子,可以看到上方的AI标签变成了树叶,同时也相应的增强了画面的色彩。具体的测试会在后面的详评中给出。AI场景识别的好处应该就是让普通用户的拍照体验更加轻松,试想一下你的手机在拍照的同时也帮你找到了最好的滤镜P好了图,你要做的只是摁下快门就可以高高兴兴的发朋友圈了,岂不美哉~
当然啦作为小米第一款刘海屏机型,bug也是客观存在的。目前发现的第一个bug是QQ空间的渲染(貌似是自动18.5:9渲染,覆盖了一部分刘海的面积),可以看到通知栏已经有一部分被遮挡。相信MIUI10正式推出之时问题会越来越少。
总结
小米8确实和许多科技媒体与爱好者说的那样,是一款缺点和优点都很明显的旗舰机。你可以把它看做一台做到了70%的功能,但是只要30%价格的安卓版iPhone X,也可以将它看做小米5与小米6的一次继承与演变。它可能不够出众,但是也绝对是一款用起来省心的“水桶机”。小米作为第一家大规模推广三面窄边框ID设计的公司,一定也知道这时候发布一台设计”相对主流“的手机会在舆论场上产生怎样的影响。但是在上市的关口上,小米更需要的是一款能够收割市场,走量盈利的产品。小米8确实是一次妥协,但这并不代表它没有坚持。2699的骁龙845、双频GPS、全功能NFC、IMX363双摄模组、四轴光学防抖、蓝牙5.0、兼容USB PD协议的18W快充,这些特性依旧很小米,该花钱的地方绝对一分不省。小米8的出现完善了小米的整个旗舰机产品矩阵,填补了米6与MIX 2/2S之间的空白价位档,同时与降价后的MIX 2组成了主流价位的互补选择,差异化的设计与屏幕材质也能吸引更多的潜在用户。说一手好牌打烂了似乎还为时尚早(虽然MIX这张牌打的不算好),上市后的小米能否带来更加优秀的产品与更快的现货速度才是我们更应该期待的事情。
【如果大家觉得写得不错的话记得打赏哦,有啥想要了解的内容可以评论区留言,我会考虑写进下一篇详评当中】
【本文首发什么值得买,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