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子 M1L使用总结(屏幕|续航|设计|配置|拍照)

【什么值得买 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戴着镣铐的舞者——从用户体验的角度谈 smartisan 锤子 M1L (咖啡金 6G+64G)》的片段:

锤子手机一直以来都为自己的工业设计为骄傲。我从T1、坚果文青版、T2一路用过来,有时候确实会忍不住拿在手里把玩:T1和T2温润如玉的玻璃、细腻的中框;坚果坚实的中框塑料、古朴的后壳颜色(毫不夸张的说,坚果对塑料材质的运用让我想起了几年前的诺基亚Lumia 800)。但是一想到坚果和T2的内部配置,就不得不为这两款手机扣上华而不实的标签。

由于自从发布会以来一直关注锤子的消息,舆论上对M系列做工的抨击文也读了不少,所以收到锤子手机时的首要任务就是赶紧检查网上热传的各种做工问题。幸运的是大都没有遇到。但对于这款M1L的硬件做工水平,我的评价依然是:失望。

也许是对锤子要求太高,也许是用惯了做工精良的iPhone突然转到一部做工一般的安卓而来的落差感,总之,M1L完全不像是一款三千块钱的手机——锤粉们不要再说那部分价钱是设计和系统上的溢价。溢价部分如果不包含做工的话,那真是太可笑了。

与系统的各种人性化设计相比,M1L在硬件水平上的设计几乎完全丢掉了锤子一直引以为傲的『工匠精神』。个人猜测这与前锤子科技CTO钱晨的离职和前荣耀产品线研发负责人吴德周的加盟有巨大联系。很明显的证据是这次M系列较T系列『精英』的味道不那么浓了,显得很『国产』。

(1) 屏幕

M1L屏幕是来自夏普的2K屏幕,显示效果惊艳,可视角度宽容度高。因为自己也是锤子科技所有手机产品一路用过来的,我来谈谈看法:虽然在老罗心中JDI的屏幕最好,但经过我用显微镜观察发现,T1/T2的JDI屏幕子像素排列,上下两行子像素中间空隙较大,而不像iPhone屏幕那样排列均匀。这样产生的结果就是肉眼观察下,尤其是在显示灰色的情况下,屏幕会出现横向一条一条的细纹(显示白色时不容易出现是因为高亮度可以掩盖间隙)。这就比较尴尬了,因为黑色T1/T2默认的主题背景正是灰色。大家应该都还记得第一次见到iPhone4 Retina屏幕时那种惊艳的感觉吧。iPhone之所以能在低像素密度下不容易产生颗粒感,一个是与自己系统界面元素的边缘优化有关,另一个就是供应商屏幕的像素之间距离比较均匀。所以发布会上提到M1屏幕由JDI供应而M1L由夏普供应的时候,果断不再考虑M1(坚果屏幕表现要优于T1也是正常的,因为坚果屏幕一部分来自夏普)。

▲屏幕色彩表现要优于T2(大大优于iPhone 6s),但亮度一般,强光下显示效果一般。图中可以看到M1L屏幕色温要暖于iPhone,实际体验中没有这么大差距。

(2) 续航相关

4080mAh电池在目前安卓机器里算是大号的了。但续航这种东西不能只看数据,和日常使用频率、使用内容和系统优化息息相关。我模拟了最常见的使用情景(基于Smartisan OS 3.1.5):

12点睡觉,睡前95%的电量,全程连接Wifi下载一部电影,早晨八点还剩85%的电量。阴阳师刷怪刷了两个小时电量掉到65%。中间中度使用(微博微信、两小时音乐,一个半小时阴阳师),撑到晚上10点左右还剩5%。用iPad的2A充电头加一根用了官方Type-C转换头的粗数据线静置充了一个半小时,电量到了87%。据此推测用官方充电器必然是要比这快的。

如此来看电池表现还可以,比iPhone 6s要好,但没有发布会上说的那么夸张。

(3)设计

M1L的设计,真的不算漂亮,也不精致。仅剩令人称道的地方也只有红外和听筒二合一的设计以及圆形Home键了。设计图出来的时候锤黑也是一口一个山寨iPhone。然而Home键做成圆形虽然不体面,但并不是错的。屏幕下一颗实体按键确实是苹果搞大的,之后魅族M8销量太低暂且忽略,真正将这种一屏一键设计发(chao)扬(xi)开来应该是三星这种没节操的企业(Galaxy S)。

因为在国内,简单几何图形是不能申请专利的,所以圆形Home键并不会触犯iPhone设计专利,只是消费者会觉得这样做很没节操,所以在这之前还没有一家国产厂商敢趟这浑水。不过M1/M1L的黑点并不在于像不像iPhone,而是这个Home键并没有达到iPhone的硬件水平。

1、外观

谈到外观,让我们先从软件讲起。

关于系统风格扁平还是拟物,我一直站拟物这边。在虚拟的屏幕上,手指点按和滑动是唯一的交互方式。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手机用UI告诉我们到底去点哪里、划哪里。我并不认同目前主流的『扁平化是为了凸显目标元素而减少繁杂信息』的观点,我始终认为按钮就应该是按钮的样子 —— 你回想一下每次iPhone系统更新完毕后『下一步』和『开始使用』,都是通过语义提醒用户『请按这里』,而不像iOS6那样,眼睛一扫就知道屏幕出现唯一的、最大的按钮就是开始使用。而且对于像手机这样的『设备』而言,通过形似『按钮』的UI进行人机交互,也与机器本身意义更相容一些。像早期诺基亚Windows Phone,优秀硬朗的工业设计和完全扁平化的UI就有很深的割裂感。九宫格的设计也很符合交互常理,在易用的前提下不失美观,也难怪锤黑一口一个『老人机』得叫。按键面积增大是人机交互的正确方向,毕竟我们也是通过手机上的实体按键进行操作的,越大的按键越易用不是吗?

以前国产厂商跟着做拟物的时候,不是做的不好,而是不美观。按钮的颜色、纹理、光影处理总不是那么恰当。后来大家不觉得丑了,一是因为设计水平确实提高了,二是设计成本大幅降低,毕竟这种拟物按钮的工作量要远大于一个纯色按钮的。虽然锤子的拟物比起乔老板的拟物差得还远。

如果我们抛开合理性不谈,单就这两种风格而言,锤子刻意做『拟物』导致的差异化风格可谓是与其他一众国产手机彻底区别开的一张好牌。由此产生的副效应就是,可以借此和热衷于打价格战的一众『国产屌丝机』划清界限,『我才不稀罕和他们为伍』,用以提升逼格。所以这也是为什么锤子用户总有一种迷の优越感。

然而此次M系列的ID设计完全是千元机水平,这句话一点不夸张。这种廉价感并不是指正面抄iPhone背面抄魅族的外观(因为这种设计本身并不丑,只是大众有点审美疲劳),而是当你拿在手里,反复观摩把玩,怎么也想象不到这是一款三千块钱的手机。

锤子之所以选择皮质后壳可能也是为了进行产品差异化处理,咖啡金的颜色也非常稳重养眼。但问题是他们自己调出了这么个高大上的颜色,周边厂商就不一定了。于是马云家各种土豪金钢化膜,各种不搭。后来牙一咬干脆直接贴个买壳送的白色钢化膜吧。巨丑无比。从这个意义上讲,买白色更合适一些。

实际上对供应商而言,塑料、真皮和玻璃在物料成本控制上已经相当接近了,主要在于产品良率的问题。玻璃的产品良率没有前两者那么高,于是作罢。

咖啡金的皮革后壳采用的是荔枝纹头层小牛皮。不得不说这种皮质和鳄鱼皮一样应该是属于真皮里手感最差的一种。不知道大家用没用过MOTO X+1皮质后壳版。那种软质真皮的触感,很大程度上拉进了人与机器的距离(虽然很不耐用而且大都包着手机壳):

这次M系列的皮质后壳非常硬,以至于网上一直有人怀疑这是不是真皮。真皮确实是真皮,但你可以回想一下三星曾经在Note3上做过的仿皮塑料后壳(还有一圈可笑的缝线)。虽不完全相同,但手感也十有八九。尤其是敲击时那毫无缓冲感的表面,真让人感觉还不如用个亲肤涂层的塑料后壳,这样也不至于和拟物的系统风格产生违和感。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咖啡金版本必须用棕色的咖啡豆壁纸(或其他棕色、金色等暖色调壁纸)加皮革主题,否则极其不协调。喜欢常更换壁纸和主题的同学请果断选择白色版本。然而一想到白色版本的高光塑料护壳…… 唉。不锈钢也救不了你。

如果套手机壳,请务必选择官方壳。马云家的手机壳要么开口位置有问题,要么手感低廉(毕竟手机销量太低所以生产量不多),奉劝趁早放弃。

然后……后面摄像头是凸起的:

W T F ????

将近9mm厚的机身居然都没有把摄像头做进去,可见锤子团队的硬件设计水平实在堪忧。另外,摄像头镜头保护玻璃据说非常容易产生划痕,关于这点我没有验证,但单就这部手机其他细节处理来看,用成本较低的玻璃还是很有可能的。而且镜头周边的金属环居然刻上了一圈圈的纹理。设计师到底在想什么?!凸起的镜头和机身相连的位置本身就容易积灰,更何况还有纹理……我已经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2、Home键

Home键也是脱粉的重要原因之一。并不是因为它抄的mBack(iPhone 5S越狱插件想必大家都知道),相反把Home键功能和返回键整合在一起是一个了不起的设计。也不是因为它是圆形,相反,圆形是对指纹识别最友好的形状,因为我们手指按上去感应器是不分方向的,将一个不分方向的感应器生硬地做成有方向的形状,这更像一种为和iPhone产生差异的『规避』。

M1L这次的Home键饱受诟病的地方是它突起的设计,如图:

与iPhone不同的是它的边缘金属环是凸起的。因为与手指的接触面积得以增大,所以响应速度和识别成功率必然大幅提升。但其突起的部分(图中绿色箭头所指)容易积灰,久而久之灰尘会因为Home键的上下移动逐渐渗入机器内部,导致卡键。我目前手上的这部M1L并没有发生卡键的情况,同时也对网上声称新机出现卡键的用户表示怀疑,因为Home键金属环的外侧面是向圆心倾斜的,而且按下之后金属环的最高点并不会陷入到机身玻璃以下。如果卡键,也只能是按的太用力是的内部塑料挡板向下凹陷,使得Home键活动方向发生改变。

关于Home键的手感,手上的这部感觉还是不错的。手感没有iPhone生硬,毕竟底部是塑料挡板有一定弹性,按下去手感会厚实一些,但并没有发生按到底用力会活动的情况,感觉还是比较扎实。如果把iPhone的Home键比作『咔嗒咔嗒』,那么M1L的Home键的手感就像是『咕嘟咕嘟』。并没有网上盛传的那么差,比起魅族的MX4 PRO和MX5要好很多。按压力度要比iPhone小一些,键程略比iPhone长。

但是这个Home键最大的问题就是在金属环的内外两侧非常容易积灰。外侧容易积灰比较好理解,毕竟比手机机身平面高出一部分。但M1L和iPhone的金属环处理坡面的方式不同,M1L金属环坡度比iPhone要陡,而且金属环内沿与指纹识别区平面有一个小落差,使得灰尘不太容易被擦出来(图中黄色剪头所指)。多说无益,上图:

看这图,解毒没…

3、侧键

虽然我这部没有出现两边按键手感不同的情况,也许是差别太小没有感觉出来,但是按键松垮的现象非常严重!甚至在晃动的时候都有声音!这是我脱粉最重要的原因!EXO ME??我3000块钱买来一部手机你跟我玩这个???

T2上侧键也是类似的设计:一边侧键当作SIM卡卡槽,另一边依然是正常的侧键。奇怪的是T2上面并没有发生两侧侧键手感不同的情况。所以T系列可能是对这种手感的差别,以及按键与开口大小的配合做了相应处理,而这种处理方法对品控要求较高,于是不能在严格控制成本的M系列上实现。

4、硬件配置

关于硬件配置不用说太多,烂大街的旗舰配置而已。玩阴阳师特效全开没有iPhone流畅可能是安卓底层的原因。但其它情况下没有任何问题,几乎秒开。发热也控制的不错,没有烫手。得益于6G运存,后台程序可以保留很多。

(4)拍照

M1L的拍照简直是个笑话。参见各大评测视频即可,并不过分。除了像素还能拿的出手。

(5)USB线带了个小灯

设计还是挺人性化的,插头处亮度不大,黑暗环境下不至于会刺眼。能够注意到这个问题还是非常体贴的,年轻人熬夜党不在少数,打开手电筒亮度又太大。嗯嗯我知道淘宝早就有卖带呼吸灯的数据线。

三、后记——M系列,最不『锤子』的锤子手机

锤子经过十个月的锤炼,最终还是没能交上一张令人满意的答卷。体贴而人性化的体验,优秀而细致入微的细节,无不透露出这家新生公司的野心和实力,然而却被蹩脚的硬件团队水平和对供应链业余的把控严重拖了后腿。M意为硬件配置的『满』,但罗永浩应该比谁都清楚,硬件配置只是基础,而在这个基础上充分发挥它的效能并转化为体验上的优势才是问题的关键。

作为门外汉的罗永浩凭借自学多年的设计理论有恃无恐,等着他的不仅是一次次的打脸更是一个个深刻的教训。很多事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我想他已经明白这个道理了。当然也得承认老罗还是很有品位的,无论是平面设计方面还是音乐方面。Galaxy S7 Edge是一个伟大的设计,却被听筒处的外观毁掉一半。『所有的元素都应该在正确的位置上』,这个理论依然无法反驳。

平心而论,Smartisan OS在系统体验上所作的思考和所下的工夫无人能出其右。但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的是罗永浩的个人智慧和生活经验,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Smartisan OS一切体验上的优势都显得杂乱不堪而不成体系。但无论怎样,我们都无法否认其发展方向的正确性。手机生来就应该是为人解决问题的,而不是制造问题的。如何让手机的操作体验在精简的基础上尽可能的更符合常理,是每个国产厂商应该尽力思考的——同样作为国产厂商的nubia,为自己的无边框手机做了很多操作优化,使得一款在技术上并没有多少突破的手机通过识别边缘操作而实现了很多便捷功能。这种思路是非常值得国内那几家殚精竭虑于卖配置和争销量的手机厂商思考的。

锤子科技成立至今已有四年,已不能称作是新人,却总是在硬件品控和供应链方面显得十分业余,经常会给友商送人头。M系列经常会被媒体解读为妥协,而我倒更愿意把它解读为锤子科技的缓兵之计。财务上的压力已经由不得老罗继续任性下去了。而前荣耀产品线负责人吴德周的加盟,对锤子科技来说算是个好消息。很显然M系列身上有着很强烈的『国产』味道。我个人同意老罗一 个观点:偏执在一些专业领域并不是贬义词。但现实证明大多数偏执的人都混得很惨。即便你已经认清了生活的真相而依然热爱生活,你还是很惨。而这时,所有的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自然就成了失败的借口。

当然,这并不代表锤子科技一无是处,他在系统体验方面的思考实在值得友商学习,而不仅仅是国产厂商。我们需要这样一家企业,需要这样一群人告诉我们买手机究竟为了什么。为了便宜,为了旗舰配置,为了体面,还是为了用着舒心,这点真的值得好好考虑一下。

至于锤黑经常提到的老罗抄袭的问题,我只想说:天天把老罗抄袭挂嘴边上这群人双标玩得太6了,也许他们真的认为挖掘机是在抄袭铁锹吧。

至于锤粉们:醒醒吧朋友,一切都是营销手段。

最后:

Smartisan OS是个非常人性化的系统,奈何硬件做工水平还差得远。丰满的理想被骨感的现实拖尽了后腿,说的正是如今的锤子科技。当然三年之后如果锤子还没倒,那锤子就应该差不多了。

因此个人建议,对手机有一定质感要求的朋友,M系列并不值得购买。等锤科把硬件问题和供应链问题解决好了再买他们的产品吧。

感谢阅读。 

"
查看该摘要的原文,请点击《戴着镣铐的舞者——从...》

相关摘要

相关好价推荐

查看全部推荐

相关好文推荐

查看全部推荐

商品百科

当前为触屏版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