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硕 M9H 主板使用体验(设置|性能|内存)

【什么值得买 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Tiger5G谈数码 篇四十四:轻轻松松超5G,ASUS 华硕 M9H 主板 超频体验》的片段:

到这边聊下M9H为代表的华硕Z270阵营的超频设置。这边用的U是I7 7700K,散热器用的是猫家的D15SE,内存是芝奇的DDR4 3000MHz,电源用的是XFX XTR550,系统Windows10驱动系统BIOS均更新至最新。

其实Kaby-Lake这一代平台跟U都非常好超频,若非Intel那可怜的祖传胶水,后缀K的几乎每颗都轻松上5G,而上5G之后的7700K的单线程效率是非常可观的,所以这次的超频目标也是在5G这个频率。那么M9H的超频会很麻烦吗?

其实并不麻烦,跟着我的设置相信新手也可以很轻松的超频。

首先开进按Delete进入主板的UEFIBIOS设置界面,进入“Extreme Tweaker”菜单页,也就是超频设置页;这一代的华硕板不管是X370抑或Z270超频都挺方便的,主要就是Bios里面本身有内置一些比较流行的超频预设,比如Intel平台的5G CPU,4G 内存或者AMD平台4G CPU等,老手的话可能依旧根据自己的习惯调整相应的参数改变,而完全没有超频经验的新手只要加载相应的超频预设大致就可以实现相应的超频效果,相对来说确实方便不少,而后续无非就是根据改变的超频设置修改优化参数即可(比如电压)

而要加载超频预设就是进入“Overclocking Presets”菜单,随后你就会看到这7套超频预设,前面两套都是超频CPU频率的,区别就是“Gamers”是超频到4.7、4.8G,而“5G”的就是CPU超频到5G频率,所以可以根据自己超频需求选择相应的预设,一般“Gamers”那套是肯定没问题的,而5G的设置只要你做好散热也是问题不大;其他的就是超高外频及高内存频率的,可惜我的条子体质不行,所以内存超不到4000MHZ的频率。



我选了“5G”那套超频预设之后,出来外面看到CPU相应设置都变动了,而变动的设置其实就是一般主板超频会设置的部分(无非就是倍频,外频,电压等),如果觉得加载预设没意思,可以加载之后再手动改这些参数也是OK的,比如我最后也是如此,因为加载的预设虽然超频没问题,但CPU电压太高,内存电压太低,所以后面经过我实际测试手上的U在5G频率稳定的情况下,CPU电压只要到1.275即可(算小雕?),CPU极限大概5.1G(不过我依旧只超到5G,因为极限的意义不是很大)


某些意义上来说电压越低越好,不过毕竟这不是官方说法,所以个人建议应该避免高压,然后保证稳定的前提下适当调低电压。


那么超频之后性能变化有多大?毕竟I7 7700K也是号称官方动态超频到4.5G的U。实测默认频率跟超频到5G,两者性能差别还是比较可观的,而对比炸子鸡R7 1700X,虽然多线程算力依旧不如,不过单线程算力不管是默认还是超频领先幅度都是不少,所以目前好像游戏玩家更加偏向I7 7700K。


而R11.5测试里面,我对比了默认频率,5G及5.1G三种频率的成绩,5G明显比默认频率的高了不少,而5.1G仅比5G高一点点,所以个人也并不建议为了追求极限把U草那么狠。


Corona渲染测试,基本也跟前面一样,5G相对默认快不少,但5.1G比5G仅仅快了2秒(从上往下依次是默认,5G,5.1G)


下面其他测试都是5G频率下面的测试了,总的来说相对默认频率确实快上不少,而多线程运算比不上R7系列,但一些非多线程应用(如游戏等)表现就会好些。



这边内存频率是X.M.P下面3000Mhz测试成绩,内存带宽强悍不少。


这边是Intel 600P 256G的测试成绩


温度,未开盖改装,用猫家D15SE单风扇情况下,5G拷机满载基本80°以内,开盖改液金估计可以控制在6x。


总结

M9H这一代“HERO”板,除了始发售价较高来说,其他易用性或者实际的超频能力的表现确实都比较稳定,个人目前来说觉得比较可惜的无非就是M.2无线网卡并非标配(毕竟比接线方便不少,且有蓝牙)。面对锐龙平台虽然多线程运算劣势比较大,不过超频5G之后的I7 7700K还是可以进一步扩展单线程效能,加上目前支持多线程的软件还不是那么多,所以实际装机来看 I7 7700K的售价不能说没受到影响,但影响也没媒体说的那么大(看下闲鱼二手价格对比就知道了7700K依旧2k+),按自己比较需要的应用场景来选择相信会比较靠谱一点。

"
查看该摘要的原文,请点击《Tiger5G谈数码...》

相关摘要

相关好价推荐

查看全部推荐

相关好文推荐

查看全部推荐
当前为触屏版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