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 WF-1000XM3 真无线降噪耳机外观展示(供电盒|面板|感应器|耳套)
-
摘要来自:
-
摘要来自:歌布林之声
-
摘要来自:2019-07-23
【什么值得买 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歌布林之森 篇四十:索尼大法放大招了,这是最强的降噪真无线!简评索尼WF-1000XM3》的片段:
WF-1000XM3的包装还是那个浓浓的“索尼味”,设计不复杂,隐隐透出一种莫名的高级感......,但内部的一些独立隔断物纸片比较多,需要注意的是详细连接说明都印在这些小纸片上,并且还不是统一印在同一张纸片,虽然有点凌乱,但内部的物品摆放还是比较有规矩的。
结合上下图,里边被隔断小纸片分成上下两层,上层是耳机和供电盒,下层是各种配件说明书。这张隔断小纸片上印着使用方法的第二步和第三步,以及APP下载说明。所以,其他说明书就不用看了,直接看看纸片上的说明足矣。
9102年出品的真无线,蓝牙5.0、取出即连、唤醒语音助手这种小儿科的功能已经是标配了,所以下文不再啰嗦了。但如果说索尼大法仅仅只是做到这些,那也太对不起它“索尼大法好”的流量IP了。简单跟大家聊聊WF-1000XM3与其他真无线耳机做得不一样的地方:
1、索尼真无线降噪耳机WF-1000XM3使用了自家研发的降噪处理器QN1e,它不仅仅是用来处理数字降噪的,DAC解码和耳放电路都集成在了里边,所以这是个高度集成化的芯片。目前能研发这类芯片的厂商,用3个手指头就能数过来。
2、从纸面上看蓝牙5.0芯片无法判断是不是也集成在QN1e里,但WF-1000XM3跟airpods一样是把蓝牙信号分别传导至两个耳机,相比常见的需要左右单元互连的真无线来说,这种方式在延迟控制上更加出色,同样可以实现随便拿出一个耳机使用。目前能做到这种蓝牙连接方式的似乎只有WF-1000XM3和airpods。
3、蓝牙稳定性和延迟表现比较出色,达到主流偏高端水准。
4、降噪能力出色,还带智能判别环境音的功能,这个内容可以说是WF-1000XM3最大的卖点。
5、虽然6mm发声单元不大,但声音素质可以列位于真无线第一梯队。
6、耳机单次续航约8小时,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应该是单次续航最长的真无线耳机,求打脸......。
打开包装盒首先吸引到我的就是WF-1000XM3的供电盒,这盒子在真无线里可说是个“庞然大物”了,看看边上airpods2的盒子......,本以为大体积能带来更多的充电次数,可惜,只有3次......,但总续航(包括供电次数在内)依然要比airpods2出色。
索尼真无线降噪耳机WF-1000XM3有黑色款和铂金银款,黑色的数码产品太常见了,所以我入手的是铂金银,盒体外壳采用了类似胶漆和类肤的材料,触感细腻,不生硬。两种颜色款型的上盖都一样用了金色的金属涂装,所以从视觉效果上来讲并没有什么塑料感。
如果换做以前我会对使用Type-C的盒子大加赞赏,但它是索尼,咱必须对它要求更多,还真有:支持快充,充电10分钟,听歌1个半小时,相比第一代WF-1000X,这个成绩有了足量的升级。
供电盒的内衬是灰色的,上盖还做了加厚处理,日系风比较浓郁,盖子为磁吸式构造,除了较强的磁吸感,打开盖子的过程几乎没有阻力。整个盒体的设计是比较精致的,但不知为什么要学airpods那种不能竖立摆放的设计,虽然无伤大雅,但我个人并不喜欢。
可能大家会忽视一个问题:取出耳机的方便程度,以前有些耳机放在供电盒里凸出不多,所以很难取出来,即便airpods也有一点这种情况。看到WF-1000XM3这样子心想完了,又是个坑爹的设计......,但稍微研究了一下发现有小窍门,只要用手指轻轻从两个耳机中间的空隙当中扣一下就能轻松取出来了,所以只要稍稍改变一下习惯,取耳机并不难。
来看看耳机部分,这个体积有点巨大噢!单颗耳机重量8.4克(实测),比一般的真无线耳机要略微重一点,我估计那个硕大的面板主要还是塞进了降噪处理器QN1e和大容量电池的原因,这个没法避免。但耳机的人体工学设计依然出色,这一点我会在下文里详细聊。
这次WF-1000XM3跟第一代一样使用了触摸式面板,接听挂断、切歌、召唤siri这些常规功能基本上都有,可惜依然不具备音量调节的功能。降噪功能切换默认放置在左侧单元上,通过单次的敲击可以实现环境音开/关和降噪的切换,或者长按以实现快速提醒的功能。关于“快速提醒”功能,官网介绍得比较模糊,我也是体验过后才了解此功能具体用途,我认为这是WF-1000XM3的点睛之笔,先卖个关子!
WF-1000XM3的振膜尺寸是6mm,这个尺寸即便放到现在的有线耳机上也不够看了,但既然是索尼,自然有黑科技的,虽然它只支持SBC和AAC编解码器,但通过DSEE HX直接升格到24bit/192kHz(此功能可在APP里开启或关闭),音质提升不可小觑。
下图可以看到每个耳机的壳体内侧有硕大的黑色感应器,我估计这应该是个距离感应器来的,摘下耳机自动停止播放音乐,戴上耳机自动播放音乐,灵敏度和精确度都OK,甚至有点超过airpods,我的airpods2在此功能点上经常会失灵......。
耳套本来没啥可说的,但看到这独特的设计我就得说两句了。硅胶套比咱常见到的都要长一些,胶套边缘有突出的“刻度”,入耳的时候会更稳定一些,特别对于咱这种“油耳朵”人群,防止打滑的效果立竿见影。海绵套的质地很特别,看上去像是石头的质感,密度明显高于常见的海绵套,回弹迅速,可能这已经不能定义为“记忆海绵套”了,双色注塑的工艺也能感受到索尼对于配件精雕细琢的态度,给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