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高思K5PRO五单元耳机使用总结(线材|做工)
-
摘要来自:
-
摘要来自:歌布林之声
-
摘要来自:2019-08-02
【什么值得买 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闲聊复刻与继承,麦高思K5PRO五单元耳机上手体验》的片段:
说起麦高思可能有些烧友对它并不熟悉,似乎网路上也鲜有对它的体验报告,然鹅这个品牌早已在耳机界默默耕耘多年,讲真它在国内发展并不怎么样,但如果你看过油管就知道这牌子在国外的知名度有多高。
回过头来说说这耳机吧,包装设计比较大条,不是我个人喜欢的类型,走出国门的牌子,包装得好好下一番心思呐!
盒子里的物件:麦高思K5PRO五单元耳机、能用到生命尽头的耳套、质感不错的收纳盒与毫无用处的说明书。
如果你是熟悉麦高思的烧友一定知道他们家还有一款麦高思K5,发售时间并不长的时间里就推出PRO版本,价格只贵了100块钱,会不会被大家吐槽啊啊啊啊啊?!
相比K5,这次的PRO版本的AW面板做了升级,官方称之为紫云母面板,我觉得有点像是高达模型里的紫色金属漆,有着鲜明的流动质感,隐隐透露着神秘气息,盯着看一会儿,仿佛灵魂会被吸纳进去的节奏......视觉效果确实可以的。另外K5里有送条蓝牙线,PRO版则是取消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条8芯银箔丝单晶铜混编线。
外壳内侧面,这里的透明度更高,可以看到里边的分频器和5个单元,但看不到具体型号,只知道其中一颗就是经典的Knowles CI-22955,另外四颗则是国内定制的动铁单元(估计是出于保密,厂商未透露品牌)。
这种采用1颗进口单元,多颗国产单元的做法似乎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流行起来的,比如森韵乌金就是其中之一。好处是能在价格便宜的基础上,让更多用户体验到多单元耳机的乐趣。然而好不好听才是最关键的,所以最终还得看分频和调音的功底,否则消费者绝不会买账的。
耳机壳体是纯树脂材料,并且还是实心注塑的,能有效防止内部单元共振造成的松动情况,每颗单元都有独立导管,最终延伸到导引管之外,理论上这样做的优势是能杜绝声音串扰,让声音更为纯净。本人曾经试图自己动手做此类耳机,从浇筑、放入单元的位置定点,到最终的打磨可谓步步惊心,我深知这种多单元耳机的动手制作难度有多么大,然而麦高思还是坚持手造,细节做工可见一斑,实属不易。
这种造型的金属导管在麦高思诸多产品里都有出现,好处是可靠性更佳,耳套轻易是不会被拔出来的。建议送个搅屎棍,这样更容易清理污垢。
千元价位的耳机标配8芯银箔丝单晶铜混编线,鲜有厂商会有如此勇气的!线材做工不错,柔软,扎眼,就是MMCX插头太紧,我用尽洪荒之力都无法从耳机拆下来.......。
这是典型的圆线交错编制手法,外行人就看着漂亮吧,从技术角度来说,如果能做成中空形成自然屏蔽结构就更好了。
送的套套类型就是下图这四种,有双节白色套,单节白色套,记忆海绵套,都各有3种规格。唯独那个黑白单节套只给了2对什么鬼,是遗漏掉了吗亲??我觉得图中的单节白色套是最多余的,看起来质感普通,Emmm......文首就说了我越来越木耳了,讲真,这些套子的差别,我真没心思去做分析了,反正都差不多?嘿嘿......嘿~。
【前端搭配与主观声音体验】
本人手头的前端器材不多,拿得出手的也就2件吧。先说说在乐彼L4上的感受好了。我平时比较偏爱听一些流行歌曲,所以首先就听了一把梅艳芳的《痴痴地等》,曲子30秒开始出现低频,不得不说这颗Knowles CI-22955的低频味道又让我想起了当年拥有的E5C,凝聚力和宽松感并驾齐驱,能给这首音乐带来良好的氛围感。整体音色偏暖色调,相比早年前的动铁耳机,K5PRO的“铁味”已经得到较大幅度的削减,这一点很重要,因为有些人是不喜欢浓重铁味的。人声方面,梅艳芳的音色具有一定的厚实感,贴近于耳畔,5个单元所带来的分离度自然是没毛病的,解析到不是处理得特别强烈,但是恰到好处地造成一种恰到好处的浓郁感。比较明显的不足之处是动态响应显得很普通,即便听周杰伦的《本草纲目》,也几乎是娓娓道来的感觉,跌宕起伏不够充裕,无法调动听者的心情。
在乾龙盛QA361上,我听了一首老法师惯用的《渡口》。听说K5PRO相比K5来说对低频做了深度优化,我没有听过K5,所以无从比较,但在我看来K5PRO的低频并不算深厚,顶多只能算是下潜到位了。这首曲目中,令我欣赏的部分是人声和吉他,蔡大妈的人声并没有添加过多的味精,反而是更加直白,人声的还原性可圈可点,同时能够保留较高的细节成分,不至于发干。吉他比人声更贴近于耳畔,可以听到拨动琴弦的余声较为悠远,或者说残响细节较为丰富也未尝不可。比起乐彼L4上的体验,现在QA361上所体现出来的细节更加丰富多彩一些,但是,如果跟一些纯进口5单元的知名度较高的并且价格顶天的5单元耳机来说还是有着明显差距,比如售价达到5000多的QDC 5。
【总结】
首先这耳机的做工没毛病,纯手工造出来的,并且达到了较高的工艺水准,其实公模耳机发展了这么多年,什么细节做工、佩戴舒适度已经不会有问题了,反而是定制耳机可能还得悠着点,耳印做不好的话会功亏一篑。声音方面,我觉得这是一条人声流行向的塞子,范流行音乐都能手到擒来,只是过于偏门,想要用它来听古典的还是洗洗睡吧。另外,我觉得它虽然在5单元动铁这个范畴里边,信息量并不是顶级的,但在千元价位上,估计调音师还是更偏向于味道的诠释,音色有一定的厚度和密度,相较于手术刀式的解析度来说,可能这样的韵味更加接地气一些。
优势:
1、做工优良,细节工艺具有较高水准;
2、标配的8芯银箔丝单晶铜混编线软绵不易打结,配色霸气;
3、流行人声的调音风格,“铁味”比较少,更能被大众接受;
4、性价比较高;
不足
1、MMXC插头太紧,我拔不出来......;
2、其实吧,我觉得线材的MMXC插头外包的黑色部分太LOW了,这是唯一降低耳机外观档次的地方,可以加一些独创元素提升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