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 米家 电动牙刷使用感受(续航|充电|数据保存|智能连接)

【什么值得买 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年轻人的第一次震动:MI 小米 米家 电动牙刷开箱评测》的片段:

之前一直使用的是狮王细齿洁系列,感觉很舒适。而如今使用了一段电动牙刷后,再回去用细齿洁,感觉很难受,毛尖且扎。牙刷这个东西无法讲清好刷与否,其实是习惯与否。 

 狮王这一款其实做到5块钱每支就算好价了,医生建议每月更换一次牙刷,3个月就是15,而米家的电动刷头约23.3每3个月,8.3的差距讲真不大。

米家电动牙刷共分3档:标准模式,轻柔模式,定制模式。对于初次使用的我来说,标准模式的动力还是很强劲的。三档均通过开关键切换,所以关机需要点击三次,每个档位都切换后才可关机,比较繁琐

一开始觉得太强劲,现在早已适应。而当刷到根管后未上牙冠的上前牙时(医生说上前牙不易破裂,日后变色影响美观可做牙冠),我会切换到轻柔模式,以免出事。米家也在说明书中提示牙齿修补,矫正,种植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刷牙时间标准为2min,2min后会自动暂停,再次按开关键继续刷牙。刷牙时间可通过个性定制调节。

个性定制档位功能,用处其实不大,手动切换标准、轻柔模式完全可以代替。防泼溅只需先塞入口,后按开关即可规避。当然还有些玄学付附加功能,就不测试了。

巴氏刷牙法教学,电动与手动的区别就在于,电动有更强的巴氏执行力。每隔30s会提示更换位置(区域),我的习惯是每2-3颗牙来回10次,30s正好一个区左右。

续航与充电

理论情况下可使用18天(每天两次,每次两分钟),即总共18min*2*2=72min。

低电量下需冲12h+

实际测试,充电12H+,使用约一周(我的习惯是每天3次,每次约2.5min)。即总共7*3*2.5min=52.5min。当然实际使用时间是有出入的,但是续航绝对不及宣传,若充不满12H,牙刷会显示虚电,仅充电一晚时42%的点只刷了三次。 不过7天一冲我还是能接受的。

指示灯有多种颜色提示电量情况,但是最后两种橙色和红色区别太小,更本分不清。可以确定的是只要灯一橙红,只能用3次左右。充电接口为micro-USB。

数据保存组数

长时间不连接会造成数据丢失,最近15天未连接,导致再连接时数据丢失,连接后的数据可以记录。后来查看常见问题发现,牙刷最多可保留60组数据,每天最多3组超过的不保留,但是15天也不过45组,可能是数据大小由每次刷牙时长决定。

智能连接

设备通过米家app连接,app已经集成大量智能设备,包括“米家”与“供应链”。

固件升级与设置栏目,牙刷标签就是设备名称而已。

连接后,首页显示最近一次刷牙分数,上次周报得分,与刷头剩余天数,刷头剩余天数是根据绑定时间推算的,就算哪天不用也会递减。刷牙数据三大块,刷牙时长,覆盖率与均牙率,根据三者打。你可能要说了,现在连刷个牙都得跑个分?我也不信有闲的慌的大兄弟每次刷完跑个分,或者朋友圈装个逼。作为数据,可以通过周报或者月报了解最近的刷牙概况,还是不错的。

周报窗口,目前能做到90分左右。影响刷牙跑分的主要是均牙率,可能是算法原因,不知是否与我每次刷牙顺序不固定有关。

总结

作为一款入门级的产品,从素士挑选入米家,价格更走群众路线。

基本功能一应俱全,易上手易习惯,确实比手动刷牙执行力更高。

蓝牙连接方便,绑定后,只需下拉等待几秒即可连接。

刷牙数据实际意义不大,可以用来检测某个阶段刷牙概况。

实测续航换算后并没有宣传那般持久,不过一周一冲(每天3次每次2.5min左右)也能接受。

没有旅行收纳盒不开心。发挥稳定,未见异常。

初上市价199,刷头69元3支。促销时比如816可使用优惠券(看脸)。







"
查看该摘要的原文,请点击《年轻人的第一次震动:...》

相关摘要

相关好价推荐

查看全部推荐

相关好文推荐

查看全部推荐
当前为触屏版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