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子 T2 手机使用体验(中框|配置|系统)
-
摘要来自:
-
摘要来自:善生的善生
-
摘要来自:2019-06-21
【什么值得买 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工匠的骄傲与遗憾:Smartisan 锤子 T2 花式评测》的片段:
虽然是基于成本控制,物流运输方面的考量,但我还是十分喜欢T1的包装
这次的包装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都无法让我和锤子抠细节的骄傲联想到一起
▼ 特别是这些歪歪扭扭的塑封
▼ 直到开箱看到黑色的保护膜和文案,才终于有了锤子的味道
▼ 先看外观吧
▼ 双面2.5D玻璃带来的是整机的圆润感
和15年主流的设计相比,还是有很高的辨识度的
虽然好的工业设计沿用两代无可厚非,最近流出的S7也是一样的套路
但还是希望在T3身上能看到一些大的变化,审美疲劳这种事,谁都躲不了
况且,IF大奖也已经被国内的小伙伴玩坏了,都能组队去团购了
▼ 这次T2发布会,最大的亮点或者说重中之重,就是这个无断点的金属中框了
▼ 先说下握感吧,相比T1有了较大进步,不再是拿半块砖的感觉了
▼ 很多人关心无断点是否影响信号,这里我引用一下吴醒峰博士的实验结论供参考
锤子T2的全金属边框确为天线使用(但非首创)
其基本射频/天线性能达到了工信部入网要求(SISO OTA),但并未针对4G网络下行速率(使用多天线技术)做优化,MIMO OTA测试结果显示,T2的4G无线下载性能在不同频段表现有好有坏
具体而言:在中国移动网络下的Band38下性能优异,而在电信、联通网络下的Band3性能较差
依据现网条件对比手机型号,是很不科学的。即使是同一个手机,天线方向图本身就是不规则的
只说一下个人感受把
搭配6S双机使用,几天下来除了wifi信号稍差一些以外,信号和通话质量的体验基本一致
▼ 无断点的金属中框,确实能带来视觉上的完整性
基于审美层面,它称得上是一个好的设计,也很讨我个人的喜欢
在同质化越来越严重的时代,敢于大胆寻求突破,这的确是值得骄傲的
可是为了骄傲,而去傲娇的放弃掉实用的东西,真的合算吗?
「傲篇儿」完结
慢:
T2慢吗?
是的,很慢,它来的很晚
下个月,一大波820新机就要陆续开始发布
因为去年的810坑实在太大,所以大家对即将到来的820充满期待
厂商如是,消费者更如是
如果T2能提早几个月发布,至少不会像现在这样,都被拿来和小米4C相提并论了
这真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可是,世间没有那么多如果
受无断点中框影响,T2一直被拖到了15年底
无论是对资方还是市场而言,T2都必须在15年发布
这个时间节点,除了808,没有第二个选择了
有时候我就在想,如果锤子能拿到三星的7420,T2又将会是什么样子
可是,依旧没有如果
T2还是808的T2,我大爷还是我大爷
我不是配置党,也很鄙夷跑分之类的东西,始终认为用户体验是第一驱动力
在这个千元机都敢叫嚣不服跑个分,吊打旗舰的年代,大家好像都忘记了用户体验这个词
这真的是挺悲哀的 ,基本同配置的小米4C,相信我,那是两个世界的东西
说一下性能吧,虽然16年2月份了,808也没什么好说的了
系统级交互很流畅,没有任何问题
游戏测试了2K15,狂野飙车8,炉石传说
均流畅运行
总体来说,性能日常使用方面没什么问题,我对808不满意的是功耗和发热
游戏运行约10分钟开始发热,约20分钟后热感明显
发热主要集中在背部偏下的位置,室温为18度
热温枪已经在路上了,以后给大家评测手机就更直观了
这是「慢篇儿」,当然有一个不得不提的问题
▼ 和坚果一样的充电器,5V/1.5A
在这个电池突破不了瓶颈,充电越来越碎片化的时代,快充已经显得尤为重要了
T2当初立项的时候,快充确实没有普及开来。
等到后来大家都上快充的时候,据说因为无断点中框的原因也加不上了
我不去过多揣测快充缺失的原因,总的来说,小功率带来的充电体验是很糟糕的
充满电大约要2个半小时左右
如果打游戏时候插着电源,充电速度有时会入不敷出
QC2.0的缺失,让我很不习惯。快充的移动电源,车充都没有了用武之地
立项前瞻性的不够,或者说过于谨慎;
设计创新上的激进,或者说买椟还珠。
造成了又一次地「生不逢时,时不与我」
也许这就是锤子,拧巴着,骄傲着。
走的磕磕绊绊,却又心向菩提
「慢篇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