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族 魅蓝 E3 手机使用总结(系统|双摄)

【什么值得买 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不止于良品,然后呢?聊聊Meizu 魅蓝 E3 智能手机》的片段:

对魅蓝E3感兴趣的朋友,最心水的恐怕就是魅蓝上这颗骁龙636的核心了——14nm工艺制程打造,采用Kryo 260架构,主频最高为1.8GHz,内置Adreno 509图形处理器。636强悍的性能表现直追上一级的636平台。另外,千元机(标准版)直接上6G的LPDDR4双通道内存在千元机领域也是一个非常激进的选择,这也进一步增加了E3在同档次产品中的竞争力。闲话不说,跑分不能代表一切,但至少可以代表你的起点。

不过,相对于发布会上频繁出现的“提升40%”的说法,如同汽车的宣传文案上的百公里油耗数值,大家参考一下就好。在实际使用中,多数人都没办法感知到如此幅度的提升。不过就冲着是魅族家的新机。吃鸡、王者还是毫无压力。王者荣耀开启高征模式后,人少的50+,混战时也有30+。因为本大叔不是游戏控,顶级玩家或许还能指出不足,就我而言是完全够用了。

众所周知,越用越慢一直是安卓手机的顽疾。E3的解决之道就是留出足够的性能余量,等到你实在觉得跑不动、存不够了,可能早到了换机的时候了。一周的体验,不足以让系统堆积足够多的碎片。不过6G+128G带来最直观的感受有两条

1、在也不用没事杀进程了,看NBA直播或者玩吃鸡到一半,直接切出来回微信,再回去全无卡顿。

2、不用急着导照片视频了。不说顶配版128G,即便是入门版也是从64G起跳。在流量资费越来越便宜,视频成为互动主流形式的当下,真的不太需要担心空间告急的情况了。PS:今年还出3+32版本的厂商必须拉进黑名单。

魅族的Flyme系统在机友中一直有着很高的口碑。其高效且独具特色的操作逻辑颇有一种“用了就回不去了”的感觉。不过这提高了普通用户的进入门槛。在向亲友们推荐购买魅族手机的过程中,相当一部分人不太习惯“Super mback”小圆点的交互逻辑,觉得没以前的手机操作起来简单明了。

刚拿到E3的时候,就感觉标配的充电头似乎比一般的大,数据线号线也更粗壮。

一看资料果不其然,E3在快充之外,又搞了点新意思——“Cold mCharge”。在保持高效快充(20w)的基础上,实现了低温充电,能够充分地保证安全、延长电池的寿命。

去年年底,企鹅智库的一项调查显示:国内消费者更换手机频率较以往开始下降,安卓用户一年一换比下降至23.5%,平均换机周期从18个月上升到22个月。在这样的背景下,低温快充对电池效能的保护无疑也是很有必要的。

体验时间有限,我也只够把手机电量耗到1%左右,充了1小时就满电了。一模温度,确实和体温接近(官方说是34摄氏度左右),相比一般快充头,可以送它一首“凉凉”了。

不过,被官方戏称为“佛系快充”的“Cold mCharge”需要依赖加装了特定元器件的充电头和数据线,这也是之前我们看到E3标配的套装比通用产品要大一点的原因。对于习惯了携带多个数码设备,混用充电头数据线的我们来说增加了一点负担。我个人意见是:既然其他家的快充虽然温度会高点,但目前还没有听到有安全性方面的问题。因此只要是正规的适配器和线材,您也不必太过介意。

三、双摄之魅

E3的双摄是这次体验中最让我期待的,事实证明它的确没有让我失望。E3的后置的双摄组合,就参数来说完全是旗舰机的水准。

主摄像头为Dual Pixel全像素双核对焦、1200万像素的Sony IMX362;副摄像头2000万像素的Sony IMX350。

由此也实现了E3的一大绝技,1.8倍的光学变焦和2.5倍的无损变焦。

著名的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说过:“如果你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靠得不够近”

长久以来,相比单反、卡片机,手机拍照最大的短板就是变焦问题。除非是为了记录取证的用途,数码变焦后图像的粗糙感是我们所无法忍受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也有部分厂商引入了卡片机常用的伸缩镜头的设计,但最终没有被市场和用户所接受。而E3的后摄通过两个镜头模组的融合,实现了1.8倍的光学变焦和2.5倍的无损变焦。

在日常的拍摄场景中,这个功能还是非常管用的。比如野营路上遇到一个害羞的小朋友,无须惊扰,就能拍下他的高清倩影。

需要说明的是,在相机界面中并没有直接列出1.8和2.5的选项。默认是一倍焦距,点击一下自动切换成2倍焦距,若要实现手动控制倍率,则需要通过手指的屏幕上缩放加以实现。

E3双摄带来的另一个飞跃性的提升就是双摄虚化功能。在10多年前,中长焦配合大光圈虚化还是单反玩家的专利。一套镜头+机身没个万把块攒不起来。近两年智能手机上的虚化功能,更多的是通过算法实现的,发个朋友圈还行,稍一放大就透出了一股浓浓的PS味道。而E3点双摄虚化功能将光学变焦与算法相结合,虽然不能真正的大光圈长焦媲美,但在移动设备上的显示效果已经非常让人满意了。


需要说明的是:启动双摄变焦后,画幅会自动的发生变化成4:3的比例,这可能是由于光学变焦触发的。

实事求是地说,E3的虚化终究不是靠光学规律完成的,在面对人像这样和背景区别较大的主体时,处理器的场景识别能力可以保证边缘的自然过渡。而在拍摄不太规则的主体,或是主体和背景比较接近的场景时,边缘就有点不自然了。

而在一般性摄影的表现上,E3还是让我比较满意的。特别是明暗反差较大的背景下对曝光的控制方面保持了魅族一贯是高水准。

 四、遗珠之憾

在硬件方面,让我感到比较遗憾的是E3没有加入NFC模块,随着银联的发力,NFC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广,而且近段时间更是各类优惠不断。比如我所在的城市,要是没有NFC,连“一分钱坐地铁这么超值的羊毛也薅不动”,真是太让人遗憾了。

同样由于成本的限制,E3没有加入光学防抖的单元,这多少使得手机在低照度和夜间场景下的表现受到了一定影响。下图的对比可能夸张了点。不过对于喜欢抓拍的朋友来说,光学防抖还是一个比较实用的功能

同样地,自从新一代iPhone发布后蔚然成风的无线充电也与E3无缘。对于普通用户来说,这些功能未必每个都用得上,不过一旦有所缺失,就和主流旗舰拉开了差距。

总结

这也是我这番体验下来对魅蓝E3形成的总体印象——良品之上,但是从良品到精品这层窗户纸,却不是那么容易捅破的,尤其是魅蓝和魅族在产品定位上的混乱,更是魅蓝的E系列今后发展最大瓶颈。

最后说一句题外话吧,作为朋友圈里的数码达人,不少朋友换手机的时候都会来问我的意见。在推荐介绍的过程中,我有一个很深的感受:对喜欢玩机的人来说,即便拿不到真机,也会通过发布会、开箱视频、评测文章等渠道认真地了解产品的方方面面。而对于只是把手机当作通讯、娱乐工具的普通人来说,能摸到真机,实际感受一下还是比较重要的一个因素,毕竟除了配置之外,外观审美、手感之类因素属于各花入各眼,实在是没啥道理好讲。遗憾的是,魅族在线下专卖店的布点还是有所欠缺,不能让用户很方便的体验到真机,光凭着网上的口碑和熟人的推荐直接到网上下单,不少人还是会有点犹豫的,毕竟接近2000元左右的价格,已经不再是只追求性价比的区间了。

"
查看该摘要的原文,请点击《不止于良品,然后呢?...》

相关摘要

相关好价推荐

查看全部推荐

相关好文推荐

查看全部推荐

商品百科

当前为触屏版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