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 NW-A35 音乐播放器使用对比(系统|界面|工艺|厚度|续航)

【什么值得买 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单衣碎碎念 篇五十:Sony 索尼 A35无损随身播放器简评,对比山灵M1》的片段:

▲A35没有使用a15的操作系统,也没有使用安卓系统,而是使用了基于linux开发的专用系统,操作逻辑比较简单,就只有播放界面-菜单两个逻辑界面,菜单下面又有细分层。正面没有一颗按钮,操作完全由触摸屏完成。

▲播放界面也比较简洁,和zx、sony手机的walkman播放器界面差不多,上面是专辑封面,中间是控制按钮和进度条,底部有选项按钮。这个UI总体逻辑设计还是很清晰的,但是有个很大的毛病,就是卡。。。尤其是歌曲列表滑动选歌的时候,总是慢半拍,有点不爽。小伙伴现在更新了1.10系统,看他发的视频明显比之前更跟手了,虽然还有点小延迟,不过好多了。

▲由于借来的时候a15已经被我出掉了,与a15的直接对比就没有了,体积上a35比a15还是增加了很多的。手里有台灵M1,就拿它来对比吧。m1的高度大概是a35的1/2多一点的样子。整机质感上,a35稍微有点塑料感,m1的做工包括接缝、旋钮和耳机孔、卡槽的开孔工艺要更好一点,但是a35看起来不知为何就是比m1显得更高级更好看。

▲宽度上,M1比A35略窄一点。

▲厚度方面,a35虽然不算太厚,但比起a15来说还是后多了。跟m1比,m1比a35大概要厚1/3左右吧。

▲带上皮套的m1基本上有两个A35厚了。

▲既然是谈播放器,自然免不了要谈音质。其实这俩说实话作为入门播放器,并不会比手机强太多,这个级别的播放器的主要作用其实更多的是以下四点:

让你更专心的听音乐,减少其它因素的干扰;

更长的续航,减少手机的电力消耗

独立的电路设计,声底更干净,免除各种手机带来的电流等噪音干扰

给其他台式、便携解码器充当数字转盘。


这几个方面,13没什么可谈的,独立播放器都这样。2的话,a35有比较大的优势,估计续航20小时+,比m1的10小时长一倍。20+的续航意味着如果不是重度使用者,一天3小时的话能用1周左右不充电,非常方便了。

4的话,大法的兼容性更好一些,而且支持dsd raw输出。而由于m1有皮套,捆绑便利度上要远好于a35。a35是触摸屏,为了不遮挡屏幕,上下要流出余量,在捆mojo这种比较短的解码耳放时不大方便。

▲UI交互方面,A35使用触摸屏,操作便利性更好一点,不过m1无论在开关机速度还是按键反馈上都比a35干净利落的多,个人还是喜欢m1的ui多一点。在专辑显示上,个人更喜欢m1这种填满整个屏幕的封面显示,不过a35的屏幕从发色和细腻度上都略胜一筹。

操作手感上,不带皮套的m1不错,带了皮套以后有一定的误操作几率,盲操手感不算太好。而a35盲操手感相当好

功能性上,m1有双向蓝牙和双向USB,可以连接蓝牙耳机,也可以做蓝牙接收器充当蓝牙解码耳放,支持apt-x;可以做数字转盘输出给解码器,也可以自己作为解码耳放连接手机、pc或者其他转盘。a35方面则具备nfc,蓝牙连接非常方便;同时蓝牙输出不仅支持apt-x,还支持自家独有的ldac,如果有大法本家的耳机如1000x这会是个不小的加分项。

▲最后还是简单谈谈a35和m1的音质差别吧。a35相比a15来说,音质还是有明显进步的,没有a15那么软糊,声音干净利落了不少,而且依旧保留了大法那种淡淡的染色,低频有一定的氛围感,听流行比较有味道,而m1相比之下略直白些。两台机器的素质相近,a35的声场更宽一点,但纵深略差一些,m1声场窄一点但是纵深和高度更好,声场更规整一些。两端延伸方面,我觉得m1更好一点。驱动力方面,m1比a35要略好一些,不过两者差距不算大。驱动dt235这样的便携头戴时,使用m1能获得更好的动态和结像。

总体来说,两台机器的音质水平相近,调音风格不同,另外更多的是一些外观风格、操作方式和功能性上的差异。综合价格参考的话,无疑是M1具有更高的性价比。

如果是准备主要用来当转盘的话,个人更推荐m1,更小,做转盘的功能更完善,尤其蓝牙解码耳放功能可以很方便的听手机流媒体。如果是打算用作单体随身,那么a35更为合适。尤其是如果你已有支持ldac的大法产品的话,那不用考虑了,a35吧,本家加成不是盖的。

查看该摘要的原文,请点击《单衣碎碎念 篇五十:...》

相关摘要

相关好价推荐

查看全部推荐

相关好文推荐

查看全部推荐

商品百科

当前为触屏版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