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音AS800 Aeropex骨传导运动耳机使用总结(腔体|按键)

【什么值得买 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这个箍它不紧还舒适:AfterShokz韶音AS800 Aeropex骨传导运动耳机》的片段:

AS800最大的变化部分应该就是耳机腔体了,相比AS650减少了很多的体积,左侧外有一颗多功能按键,简约了许多,按压手感不错,可以实现播放暂停,双击切歌,长按呼叫语音助手的功能。

右侧耳机腔体外置了两颗麦克风孔,拾音更加清晰,电话语音效果都比较清晰。

至于耳机内侧的传音部分,终于设计为一体平面了,上一代AS650有一个小凸起的部分用于传音,在音量稍微大一点的时候,震动会有一点酥麻,很微妙的感觉,有的人可能不太喜欢。

而AS800特意做了斜面设计,更符合头型,同时内置扬声器也有30°倾斜,震动感减少了,也保证了一样的传声效果,佩戴舒适度大大提升。

充电口和音量键都集成在右侧电池块的下方了,和之前的设计一样。韶音将电源键和音量加键合为一体,这样能减少实体按键,让使用者盲操更方便。因为采用了全新的设计接口,触电外露,而韶音主打的就是运动耳机,所以防水防汗功能都达到了IP67级别,可惜就是不能游泳佩戴。

独特的接口外露也有它的优点,就是充电会变得非常简洁效率,不需要打开防尘塞插拔,直接磁性吸附,而且快准狠,如图很快就能连接充电。

并且磁性吸附力很强,随意抖动旋转都不会脱落,放在包里和口袋充电都很放心。

充电一次时间小于2小时,可以提供8小时的续航,10天的待机时间,整体表现都还不错。

从正面看是不是像悟空的紧箍,不同的是AS800在佩戴上很舒适,就算耳边絮叨起“紧箍咒”,也是一种享受。

一般我们用耳机都是通过空气传导,经过鼓膜传送到内耳道,音色都会有一点衰减和变化,而通过骨传导直接传达到大脑听觉神经,衰减和变化都会小一些。说一个很简单很神奇的例子,每个人都习惯了自己说话的声音,觉得还不错,但是通过录音机录下来播放总觉得很难听,就是因为平时都是声带发声直接通过颅骨传到大脑听觉神经习惯了,和录下来后空气传播是不一样的,自己觉得难听其实是因为自己没习惯空气传播,在别人耳里,你的声音很久就习惯了,也不会觉得特别奇怪。AS800的音质是种很奇特的体验,取下来用手指触摸腔体还是能感觉到震动,但是佩戴在耳朵旁几乎感觉不到震动的酥麻感,而音乐却源源不断的送到大脑。但是要注意音量还是不能太高,如果达到100%依然会体验到头两侧的酥麻感,建议60%左右最合适。

实际上耳佩戴,AS800的固定性非常好,而且重心几乎都在前端,后脑勺的线不会下坠,不管是跑步还是健身房都会很稳定。除了耳廓处有接触,实际只是很轻的受力,真正的固定部分就在于两侧耳机对于耳骨的压力固定,因为耳道是比较脆弱的,入耳式耳机哪怕超过1个多小时都会有异物感。而AS800骨传导耳机这种压力式的固定在最外侧,我尝试佩戴一天下来都不会有不适感,可以不夸张的说,和BOSE耳机的舒适度不相上下,一个是耳道内,一个是耳道外。

佩戴眼镜也是不影响的,但还是会感觉到,具体感受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右侧的按键设置在下方,用大拇指很容易盲操控制,一般就是开机时需要触碰下,音量键的使用频率比较低。

左侧耳机上的多功能按键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设计位置也是最容易的部分,我见过许多TWS耳机也有实体按键的,但是每次按压都是挤压耳道,体验并不太好。AS800这种在耳廓外的,按压体验会好很多,也不会有不适感。

优点:目前最成熟的骨传导方案耳机,佩戴效果非常舒适,耳机整体只有24g重量,操控简单,磁吸附充电方式快捷,升级后的耳机腔体面减少了震动的酥麻感,8小时的续航可以满足很多运动场景,蓝牙5.0的连接也非常稳定。

缺点:无法折叠收纳还是不方便,虽然有收纳包但是随身携带的几率会很小,独特的充电接口导致只能使用定制的充电线,遗失后需要额外购买,不支持游泳防水。

AS800相比上一代AS650可以说是全面进化了,但是整体幅度不是很大,更像是一个plus加强版。韶音在制作骨传导耳机一向都是简约,实用,没有额外的APP去调整,上手即用。这款耳机与降噪无缘,我尝试在地铁上佩戴过,可以说毫无体验,它的精准定位就是运动人群,考虑身边的安全。如果你也不爱运动,只是想要一个佩戴极其舒适的非入耳耳机,那么你也是它的受众群体,又或者在图书馆内配上3M耳塞,也能屏蔽一切杂音,带来独特的涌入大脑的音乐体验。作为骨传导耳机,韶音AS650已经走到很好的一个阶段了,所以我更好奇它的下一代产品还能达到怎样的进化,拭目以待。

查看该摘要的原文,请点击《这个箍它不紧还舒适:...》

相关摘要

相关好价推荐

查看全部推荐

相关好文推荐

查看全部推荐
当前为触屏版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