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 DSC-RX1 全画幅数码相机外观展示(镜头|对焦环|转盘|热靴|按键)

【什么值得买 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以小见大:SONY 索尼 DSC-RX1 全画幅数码相机》的片段:

rx1体积↑

和M43系统的微单几乎没什么差别,但是在这么小的体积里搭载的可是和A99同一块2430万像素全片幅Exmor CMOS感光元件,再加上卡尔蔡司35mm镜头的保驾护航画质非常有保障,这个再后面的实拍样片中可以充分的体现。

亮骚用的小蓝标↑

这个不像RX100初代那样只是贴纸贴在上面还算良心。金属材质的镜头盖子拿在手里沉甸甸,这样的重量掉水泥地上就是一个坑。

35mm镜头↑

视野非常舒服 非常适合扫街,f2.0的大光圈让拍摄多了更多可能,特别是光线不是很好的室内可以不用硬堆ISO来拍摄,而且这个镜头F2.0就是可用光圈,画质很棒后面样片大部分拍摄都使用的f2.0的光圈。虽说镜头无法更换,但这样的设计一是保证了体积的小巧再一个也可以避免更换镜头造成CMOS进灰尘(好吧这也算是个好处吧 )

对焦范围选择↑

可以看到对焦环下面可以选择对焦范围,0.3m-∞和可以临时充当微距使用的0.2m-0.35m放大倍率只有0.26x。

在选择对焦范围的时候可以看到镜头有向前伸出一截。

对焦模式转换转盘↑

在镜头旁边右下角,手感偏硬单指操作比较困难,在网上翻遍了说明书也没找到连续自动对焦的选择,后来发现rx1在拍摄的时候只可以单次对焦也就是说只有在视频模式下相机才会默认使用af-c连续对焦模式,而且在AF-S模式下的连拍速度只有2.5张/s,只有速度优先下才可以实现5张/s的连拍。从这点上可以看出rx1抓拍会差不少。

对焦模式↑

在选择DMF和MF对焦模式的时候可以使用峰值对焦,这个造福多少手动头的功能,你会发现手动头对焦也可以很简单。设置如上图,我选择的是白色峰值色彩。MF帮助这个选项选择“开”这样旋转对焦环的时候会放大拍摄的物体便于观看细节。

虽说RX1的售价和专业单反差不多,但是对焦就真的不能相提并论了,上图是镜头左侧的对焦辅助灯,在遇到镜头对焦拉风箱的时候我会开启,但更多的时候我选择了关闭(上传才发现GIF速度调快了 )

内置闪关灯↑

并不算鸡肋的内置闪光灯,在体积这么小巧的情况下还能保留内置闪光灯还是不错的,关键时候需要补个光还是够用的,当然因为关节的问题没有办法用手扶着实现跳闪拍摄。

立体收音麦克↑

图中画圈的位置就是机身内置的双声道立体声收音麦克。

热靴↑

图中带有一排金属触点是适合使用HVL-F60M新式机顶闪光灯,中间独立的金属触电适合外接使用其他品牌的手动闪光灯,除了闪光灯热靴还适用外接安装电子、光学取景器或者指握手柄。

机身按键↑

除了常规的P/A/S/M档位外,还有自动、场景模式、全景模式、录影以及自定义3组个性化的档位设置分别保存,这里我最常用的就是M档和光圈优先。快门旁边的“C”键我自定义为ISO的选择。机身上的快门键保留了传统机械相机快门的螺纹设计,就是可以安装传统的机械快门线,也可以淘一个个性快门按钮增加B格。

机身扩展↑

左侧的盖子打开可以看到,从上到下分别是USB接口、HDMI输出端、通用3.5mm麦克接孔。这里想吐槽下因为机身没有配置座充所以充电只能使用USB接口充电,当然也可以通过电脑和移动电源来充电,虽然说明书说在充电的时候不要开机使用,不过我在充电的时候发现可以开机并且可以拍摄(并不建议这么使用)

电池及存储↑

存储卡这方面如果享受机身UHS-I的高速传输就必须使用sony自家的MemoryStick PRO-HGDuo存储卡,这也是sony的一贯作风,再就是常规SD的SDHC或SDXC存储卡。1240毫安的锂电池对于外出拍摄较多的朋友还是建议购买备用电池和座充充电器(我在满电的情况外出拍摄在200张左右,续航能力明显不足 )

机身底部↑

机身底部是脚架接口,在旁边是扬声器孔没有什么特别的,但重点这里我想说的是一次拍摄的时候无意中用手指捂住扬声器的孔结果发现快门的声音就变的非常小,以至于后来拍摄安静的场合都会通过这种方式实现“静音拍摄”手上有机器的朋友可以试试很好用 

"
查看该摘要的原文,请点击《以小见大:SONY ...》

相关摘要

相关好价推荐

查看全部推荐

相关好文推荐

查看全部推荐
当前为触屏版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