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 智米全直流变频空调 1.5匹外观展示(遥控器|机身|厚度)

【什么值得买 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知你冷暖 懂你温度 篇四:#本站首晒#首拆-智米空调深度拆解评测—能否抗击日系?》的片段:

打开内机,极具互联网个性的说明书与遥控器,不过电池没有塑封膜,稍微有点奇怪。 

遥控器也绝对是b格满满 ,带有自动白色背光,中间为文字显示,两头为图形显示。

泡沫保护的妥帖,机器好长一个,日系的是去掉打包带,直接向上提出包装即可,更加方便拆包装。米家的这种整箱包装也是国产品牌常用的方式,相对保护更好。

这个机身都快赶上2p空调长度了,悬浮的设计有种视觉上超薄的感觉。如果装修可以配合,可以显的更薄。

来看下具体参数将近1米的内机,安装时需要预留好空间。整机厚度约20厘米,但是视觉上感觉更薄一些

撕膜通电试试,嘿嘿。还是很美的,但我总有一种三星和无印良品合体的感觉。外观部分就不多介绍了,就是挺美的。

与日立对比,明显宽了很多外观各自有自己的特点,日系一般都是短厚,节约空间,贯流风扇也可以很容易做大。

注:为何使用日立对比?不是对比,是参照。方便读者理解。选择日立是因为日立与该机有部分参数较为类似,产品综合品质也是强于松下,弱于三菱电机,算是日系较为均衡的,可以代表日系品牌,并且已经下市不会有广告嫌疑(2011年产品)而三菱电机ahj造型过于奇特,功能也多出太多不适合。为何不与国产比?发布会上说了,智米对标的是售价6k左右的合资产品。自然基础硬件上是有超过国产空调的信心的。


性能参照表

与日立和三菱电机的性能参照,智米与日立更加接近,三菱电机因为在售,内机非常难拆,外机重量差距也较大,所以pass。

米家和日立两款也都是用的日立压缩机,松下风扇,内外机重量也较为接近。

侧面的厚度对比也是差距甚大。 

比较引人注目的是这块“圆形”显示屏, 为什么加引号的原因是因为用强光手电照射时,其实内部是一个方的,外部做成了圆的,不得不承认,是目前空调显示中最豪华的之一。 (以前美的出过彩屏的喜马拉雅)不过遥控器接受窗内部开的有点大,侧面角度有点穿帮。 

回到背面,细节处体现做工。该机做工还是能明显感觉到较为用心,挂板也不是普通国产机的工字形,厚度和重量也超过了三菱电机和日立, 但面积还是国产风格,较小。

上为米家,坚固厚实,只拿一个角也不会发生形变,而且重量超过下面比它大的日立,刚刚拿日立挂板的时候还把手割了。日立的基本就是日系平常水平,日系机型的挂板都偏大,数据标注的也更多,日立挂板下方的两侧缩回的设计也是为了方便进行背出管隐藏安装的定位。

米家空调的连接管,现在已经很少有带充气保压的设计了,无论国产还还是合资,安装时拧下堵帽会听见放气声, 也是证明在整个运输途中是安全的没有漏点,也能防止氧化,现在基本这个环节都是出场进行测试,然后氮气还会回收。这种充气保压的确很少见了,(反而现在小牌子用这种设计较多)出场到用户家这段时间如果有慢漏确实也能够通过这个放气声发现,有的还会有红色顶针提示。个人觉得这个设计应该继续保留, 尤其是现在新推出的r32空调。能够更大程度避免内机蒸发器漏点,更加安全。

打开内机盖子,里面的滤网结构,日立因为带有滤网自动扫除,是一个平面滤网,该机的滤网上并未使用额外的槽,稍显遗憾, 比如一些空调带有这个槽可以放一些触媒模块,除甲醛,除pm2.5等等的附加功能,同时该机的滤网密度好于普通空调,但差于带滤网扫除的日系密度。

日立这个因为带有滤网自动扫除,所以打开机盖也是啥也看不着的 

智米电控盒位置,打开盖子,wifi模块,紧急开关都分布于此,走线也都有独立的线槽。需要注意的是,内机的螺丝貌似都没有做镀锌,有一半的螺丝表面出现了黑点。

打开内机外壳,弧形蒸发器,蓝色的亲水铝箔,之前也提到过了弧形蒸发器会提高一些效率,但是成本的增加和效率之间的提升并不大,所以现在日系也都采用多折设计了。貌似这个弧形蒸发器还是长虹大清快的磨具。 

接水盘也采用的工程塑料,外部加的防凝露泡沫, 上图三个白色的泡沫既是,这做的质感好的跟塑料似的, 其实采用保温棉的方式也可以。一般的国产空调和中端合资空调采用的都是直接用泡沫做成接水盘,保温起到的作用是防止凝露滴水,同时减少热胀冷缩的咔哒声。

日立的拆开其实里面并没有智米规整, 但是该固定的重要部件一样也不少。

智米弧形蒸发器看起来确实美观,在铜管数量相同的情况下,换热面积更大,冷凝水更顺畅倒导流。在弯管处仔细也能看到内螺纹的铜管,不过都为双排,与国产机相同,跟日系比还是有点略少,且制造成本高。

这是日立的做法,蒸发器确实不如弧形的美观,且有缩水抽掉了3对, 虽然缩水但是铜管数量更多,换热面积更大,是日系在小空间做高效机的秘诀, 如果把缺的这三对补上估计效率会更高。白色的圆形就是贯流风扇的固定罩。

给你们看个日规机器,铜管多到变态,这铜管排数有点数不过来了,哈哈

智米空调采用的是90.4mm的贯流风扇,风量也达到了700立方米,不过说实话真的不算大,国产也有很多达到100mm以上的,日立的也是115mm,要知道日立这个机器可是2011年的产品啊 。

之前的文章也说过了,贯流风扇越大,输出同等的风量转速就越低,切风噪音和电机噪音也会越小。

内部的干烧管电加热装置,用于制热时的辅助,国际规定0度以上不可以开启,其实完全可以不装这个部件,6100w的制热量也已经超过不带电辅热的ahj12va(智米不虚标的情况),但是有不少用户还用老r22的思想,仍然认为有电辅热是制热不好。有电辅热不等于制热不好,但是你去掉了电辅热b格反而提升了 。对制热空调感兴趣可以看 

 

右侧的焊接处也证实了,该机没有配备二次截流阀,无法实现除湿不降温的功能。 焊接工艺表现一般,焊点不均匀,但布局规整,电控盒也为塑料盒子,我绝对相信它是阻燃的, 但是极端情况下它仍然会融化。几乎日系品牌电控盒都是塑料加圈金属包裹的,几乎国产品牌也都是塑料的。

日立的电控盒内部,框架是塑料,但盒体6个面都是金属的 。

日立的管路焊接和布局,日立这个蒸发器看起来真的没有智米规整 ,但是焊接明显更加饱满均匀,evp带有二次截流阀,可以实现独立除湿,即内机蒸发器一半制冷,一半制热。达到除湿不降温的效果。该部件也为日本鹭宫,dvp不带,dvp除了不带截流阀其余部件相同。

智米的内机风扇电机特别强调了,为松下提供, 松下的塑封电机绝对是行业内出了名的好,出了名的贵,连松下自己的空调都不舍得用,哈哈 。不过该机的风扇电机功率仅为20w,与一般国产空调相同。品牌高于国产,但功率小于合资。其实我更希望它用个品质不错的国产电机就行,然后上个大功率的。

这是日立使用的,功率为30w,上面是日立的logo,应该是松下给日立定制的产品 ,据内部人士透露。日立空调搬到芜湖之后也不在使用这么好的电机了,确实看gvp的拆机都是京马电机了。

我们在回到机身下部的出风口 ,智米的贯流风扇到出风口的距离有将近12cm,这也是国产空调的常见距离。

我们在看下日立的,这个距离缩短到了6cm,开口也更大, 上面是导风板挡住了三分之一。

在看日规机,距离只有5cm 。

很多人说这个有啥实际使用上的区别么? 其实以前也真心感觉不明显,只知道日系的,即使最大风量也不会出现呜呜声,但是,最大的差别竟然被我老妈(事妈) 发现了,说这个日规的吹人不难受。也的确有朋友上升到玄学的角度跟我说,出风质感是不一样的,哈哈。回来我反复测试,风道(蜗舌)越短的机器出风就越扩散,出风宽度也越大, 也就是他们感觉越舒服的机型,在大风量时也不会出现呜呜的噪音。其实几年前我去逛日本空调官网的时候他们也在强调这个问题只是当时没有特别留意。

内机拆机总结,核心部件点评

(满分五星)

外观:     五颗星,虽然仁者见仁,但是我和身边的好朋友一致觉得好看,屏幕也美,悬浮设计上档次,做工也很好,外壳即使用力按压也不会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其他国产品牌你们抓紧吧,这个看脸的社会,你懂的。

做工:     四星半,接水盒没有采用泡沫制作,而是用了泡沫和保温棉包裹并且泡沫还做的那么精致,甚至超越了日系品牌,比我那日规机器还精致,通往面板的任何一根电线都有专属线槽固定,都让我觉得,智米真的太追求品质了,甚至有些追求的过头。

核心部件:    三星半,在这么精致的布局和外表下,没有提升核心部件的性能,这是让我有点不能接受的,还是那句话,都用松下风扇电机了,为什么不用个功率大点的?既然都增加了贯流风扇尺寸,为什么不一步到位把直径达到日系水平?


"
查看该摘要的原文,请点击《知你冷暖 懂你温度 ...》

相关摘要

相关好价推荐

查看全部推荐

相关好文推荐

查看全部推荐
当前为触屏版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