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革命 S1 笔记本电脑使用体验(屏幕|性能|散热|续航|存储)
-
摘要来自:
-
摘要来自:键步如飞
-
摘要来自:2019-07-01
【什么值得买 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一次还算满意的轻薄本升级,细评机械革命 S1 笔记本》的片段:
机械革命S1的这块屏幕来自群创光电(以前叫奇美),现在是富士通旗下的面板工厂,型号是CMN14D5。
在屏库上可以找到这块屏幕的资料,从资料上了解到这块屏幕属于广色域广视角屏幕,8bit 16.7M色非6bit抖动8bit。
拿出红蜘蛛5侍候,测试建立在120nit(对应35%屏幕亮度),光度2.2以及6500K色温的标准下。
实测得98%的sRGB(CIE1931标准,下同)。
69%的NTSC,比官网公布的72% NTSC略低,但考虑到测试环境以及误差等因素,这个结果应该是符合目标的。
74%的AdobeRGB。
色调响应与灰阶。
屏幕最高亮度测得321.9nit。
色彩以及亮度均匀性。
屏幕右下角比左上角亮度高,但肉眼察觉不出来。
最后是色彩精确度结果。
屏幕实拍,当时相机可能离屏幕太近了,照片有轻微的摩尔纹,这个肉眼是看不到的,最后一张屏摄可以参考屏幕的可视角度。
关于整机性能
机器配置跟鲁大师的检测结果一致。
鲁大师综合得分173481(在高性能模式下测得,下同)。
PCMark10总得分3940。
关于电池与续航
鲁大师检测出电池品牌来自微星,容量为50Wh,与官方公布的参数一致。
使用PCMark8(Work conventional)电池续航测试测得本子的电池在常规工作的状态下可以使用4小时,测试时机器设置为高性能模式,屏幕亮度设置为120nit(对应35%屏幕亮度),打开WiFi,关闭键盘背光。需要说明的是,续航时间会受到使用习惯、设置、温度等等各种因素影响,因此结果仅供参考。
机械革命S1官方给出的参考续航时间为8小时+,而配置几乎一样的小米Air 13.3装备的是39Wh的电池(拆解图片来自网络),比机械革命S1的电池容量小了11Wh,但小米公布的参考续航时间为9.5小时,看来都只能作为“参考”。
机械革命S1在充电方面,半小时由19%充至42%,全程充电时间约为2.5小时。小米Air号称具备快充功能,半小时能充入50%,如果描述属实,在排除小米Air本身电池容量较小的前提下,小米Air的充电速度依然是优于机械革命S1。
关于CPU
机械革命S1有标配i7和i5两款可选,预售时差价400元,同样采用四核心八线程设计,我当时直接选了i7顶配。i7-8550U默认频率只有1.8G,但单核最高睿频可达4.0G,TDP 15W,集成UHD Graphics 620核芯显卡。
关于这颗U的详细描述可参见Intel ARK上的资料。
CPU跑分分别测试了Fritz Chess Benchmark、CINEBENCH R15以及CPU-Z,测试结果请见下图。
关于i7-8550U的性能,这里说个题外话,也许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类似“八代低压i7性能几乎赶上七代标压”的描述。
正好同事的机器用的是标压i7-7700HQ,简单对比一下,光单核性能而言,i7-8550U得益于更高的单核睿频,在单核性能方面的确高于i7-8550U,但再参考多核心性能,标压i7-7700HQ依然领先i7-8550U 20%以上。因为对比的机器是同事的,不好意思占用太多时间,因此只简单测试了CPU-Z Benchmark的对比,仅作参考。
关于显卡
机械革命S1使用核显+独显双显卡方案,独显来自NVIDIA GeForce MX150,自带2GB GDDR5显存。
显示输出方面,实测可以同时内屏显示+外屏2K/60Hz输出,如果外接4K显示器的话,受限于HDMI 1.4,4K分辨率下只能30Hz,所以最后在机械革命S1与惠普EliteBook 745G5之间实在纠结了很久,毕竟惠普那款支持4K/60Hz在去给客户做演示,连接4K电视的时候效果会更好,而机械革命S1只能将就把分辨率降到2K使用。
独显性能方面,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实测显卡得分为1689分,与台式机的GT 130处于同一性能水平。
游戏测试用了我平时常玩的两款游戏,《CS:GO》最高特效开垂直同步,游戏全程可以稳定60FPS,流畅不卡顿不掉帧。
《吃鸡》的话对配置要求高很多,即使是把特效全部关闭也未能达到60FPS,不过40~45FPS左右也算勉强能玩,在一些贴图比较简单的场景可以上升到50FPS左右。
关于存储
SSD性能方面,机械革命S1标配一块FORESEE P900 256G NVME M.2 SSD。
FORESEE这个品牌中文名叫江波龙,经了解它是全球前三的SSD封装大厂,他家的产品主要供应品牌机厂商,自身并不对外零售,所以知名度远不如三星,东芝等等品牌。江波龙在去年收购了美光旗下的存储品牌Lexar(雷克沙),在技术实力方面应该是没啥好担心的。
AS SSD Benchmark跑了四次,分别选择1G/3G/5G/10G的数据量,这款盘从测试看来性能不算拔尖,但读写速度很稳定,符合品牌机追求稳定的初衷。
SSD写入测试时顺便测了一下SSD的温度,全程基本在60℃-65℃之间徘徊,室温27℃仅供参考。
关于散热
本子使用三热管双风扇散热,其中用两根热管对付显卡,一根对付CPU,系统里面自带一个名叫“silent option”的软件,在这里可以看到两个风扇的转速,风扇转速也可以在这里手动调节,默认自动模式在低负载的时候风扇会停转,中负载转速会升到2000RPM左右,这个时候需要把耳朵贴近机器才听到风扇声,到了3000RPM左右风扇声音开始明显,而玩游戏的话一般会飙到4000RPM左右。
高级设置里面可以手动设置风扇转速曲线,适合老玩家,但我不建议一般用户去调这个,避免设置风扇转速过低损坏硬件。
室温27℃,本子的待机温度50℃左右,这个时候风扇是没有转动的,因为独显这个时候没有运行,所以看不到独显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