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手环3外观展示(电池|屏幕|触点)
-
摘要来自:
-
摘要来自:高柳乱蝉
-
摘要来自:2019-07-15
【什么值得买 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Are you OK?小米手环3晒物(附小米手环2对比)》的片段:
▲与米2不同,米3外包装上盖由纸质改为全透明,可以直观了解产品外观。可能值友们会担心塑料上盖强度太低压到米3,根据我实际的“揉搓”体验发现,强度还行,而且上表面与米3屏幕还有一段距离,形变不足以到达。
▼整个外包装还是蛮清爽的,没有很多文字描述,除了背面。
▲可以看出,是一些米3的产品信息,主要有几个参数我认为还挺值得关注的:
首先是防水等级。5ATM意味着水下50m以内可安全使用,然而,我在小米商城发现了下面这条:
数据来源:按照 GB/T 30106-2013 ,通过国家钟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报告编号:QT1803032,防水等级 5ATM(相当于水下 50 米深度) 。可以在淋浴、泳池游泳及浅滩游泳时佩戴,但不适用于桑拿和潜水。
桑拿自不必说,因为考虑到材料的热胀性和感应元件的精密性,很多智能穿戴设备都不建议进行过热条件下的使用。然而,潜水就很值得玩味了。我们来做一个分析:已知潜水分为专业潜水和休闲潜水,为了更广泛的受众,我们假定有位消费者有意穿戴米3进行休闲潜水,而一般的休闲潜水,考虑到安全,潜水深度都在10米左右,18米以内,顶天不超过45米,也即是说在5ATM范围内。那么小米商城的这条“不适用于桑拿和潜水”的提醒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小米并没有十足的把握让米3在潜水环境下正常工作”,所以才有了这个提醒?当然,我纯属自己咬文嚼字瞎琢磨,我本人旱鸭子一个,是不太可能去潜水的。而且,米3的防水水平5ATM比米2的IP67防水等级(支持短暂浸泡,比如戴着洗个手等)还是提高了不少的。
▼电池容量的110mAh,在实际使用时还是比较耐用的。
▲如图所示,在首次充满电后,连接蓝牙状态跑了个7公里,然后就一直丢在包里没管它,7天过去后显示剩余电量是86%,还是挺不错的。
电池类型是锂离子聚合物电池。我最先知道锂离子聚合物这种东西是在充电宝中的应用。因为锂元素作为元素周期表里第一列的碱金属“锂钠钾铷铯钫”之一,有着很强的活性,也就意味着有着更强的不稳定性,所以锂电池曾经也是发生过爆炸的。相比而言,锂离子聚合物电池作为一种固态或凝胶态电池,有着容量大、体积小、安全等特性。
制造商则是小米生态链企业华米。华米已于2018.2.8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是小米生态链企业里面出色的代表,除了代加工小米手环,华米本身也有自己的华米手环、手表等智能穿戴产品面市,从2013年初创到2018年,华米也逐渐成长为一家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智能穿戴设备提供商了。
▼大致了解了一下一些产品信息后,我们来看米3本尊。
▲这样的提拉带是不是很有年代感?比如手机还是使用可拆卸电池的年月,需要充电的电板就是这么抽出来的。
▲塑料上盖的边缘衔接得比较牢固,没有太大的损伤米3的危险。
▲“全家桶”。
▲相比于米2,米3手环主题胶囊与腕带的咬合更牢固。
▲当然,从这个面看主体胶囊,因为屏幕扩大了,使得背面的流线感减弱,觉得不好看啊~
▲充电接触点与米2一样,用久了可能会存在磨损而导致的接触不良。当然,这不是小米一家的问题,我接触到的其他几款运动手表也是如此,不知道未来会不会有什么可用的替代材料,减少这种磨损带来的充不上电的风险。
▲米3延续了小短线的应用,好处是没有线圈打结的顾虑,不好的是因为太小了,所以对于生活物品喜欢乱堆乱放的值友来说,可能想再找到这跟线就不容易了。
▲背面的外观从布局和设计都与米2一样,只是略有放大。中间外凸的模块内置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和PPG心率传感器,测步数、测心率。
2.米3、米2大乱斗
既然手里有个米2,何妨来和米3比较一下,看看二者有什么异同?
▼首先是腕带。
▲如上图,左侧是米2腕带,右侧是米3腕带,可以看出,相比于米2,米3在用于嵌套主体胶囊的弹性体材料从宽度到厚度上都做了不小的轻量化处理(其实就是减料增强设计 )。
▲重量上轻了1.5g,这对于总重不超过20g的小米手环来说,算是不小的减重了。
我们再来看看它们的弹性。
▲米3腕带有更好的弹性,没那么硬的话,戴在手腕上当然也会舒服些。
也许值友们会有疑问了:减重是好,但要是固定能力差了,那哪天戴着出门,主体胶囊掉了岂不是尴尬?
▼我们来看看:
▲米2抠主体胶囊。
▲米3抠主体胶囊。
可以看出,米3要抠出主体胶囊来要困难得多,也即是说它的腕带在减重的同时,和主体的固着力更好了。这是因为米3两边大中间细,而米2是几乎前后等宽,所以米3卡住中间,反而固着力更好。当然,我其实并不喜欢这个改变,因为本身米2的固着力也是完全OK的,况且两边粗中间细实在是不怎么好看,没必要做这种改变。
▼当然,这么做应该还有一个原因。
腕带轻了1.5g,是为了匹配主体重了的2g,这样米3总重比米2只重了0.5g,不会太影响穿戴感受。腕带轻薄了,官方担心会有腕带对主体固着力不好的情况出现,所以将主体设计成两端粗中间细,强化固着效果。
▼当然,这都是我脑补的,如果官方真这么想,那也只能说他们实在是太贴心了,哈哈哈 。相较而言,其实我觉得更亟待解决的反而是腕带的按扣问题
。
▲如图所示,米3腕带的压扣相比于米2并无改进,而根据之前米2的使用经验,按压次数一多,扣眼会被撑大撑松,有好几次我戴着米2出门,一转身就掉了,还是经好心人提醒才算没丢。
▼我们来看一下米3、米2主体的对比。
▲直观看上去,米3变大、变粗,光泽也更好了。米3的按钮藏在屏幕下,对应的,米2的按钮在屏幕上,这也解释了米3防水级别比米2高的原因之一了,毕竟边边角角缝缝更不容易不进水了嘛~
▲从侧面看,还是米2的线条更好看吧?同时,在屏幕和后壳的衔接处防水水平,必然是米3做得更好的。
▲后盖上表观上看,也是区别不大,变的也是大小。
▲充电线除了与主体接口处对应主体变化而变化外,外观上区别也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