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 FE 90mm F2.8 OSS (SEL90M28G) 微距镜头使用总结(放大率|焦外|光斑|色散|人像)
-
摘要来自:
-
摘要来自:Emalf
-
摘要来自:2019-07-12
【什么值得买 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大法镜头十分贵 篇二:SONY 索尼 FE 90mm F2.8 G OSS 镜头开箱兼谈微距镜头经验》的片段:
放大率
购买微距镜最大目的就是为了放大率,那么大概是可以实现什么效果呢?
▲A7R2 F2.8 1/250 ISO 100,近距拍摄效果很好。就是要注意距离和景深的关系
▲A7R2 F8.0 1/80 ISO 400,上篇也用FE 24-105拍过,但是需要裁截。而用微距镜就可以直接拍到这么大了
▲A7R2 F9.0 1/80 ISO 100,iPhone 6换电池的时候拍的,排线接头上的触电很清晰,还看见有点异物和周边的尘
▲A7 F8.0 1/6 ISO 100,但是放大率高的同时也带来景深浅的问题。不过这其实算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焦外
焦外应该怎么形容呢?二线性是基本不存在了,但要要是说刀锐奶化好像有点图,还是放几张图算了。请自行感受吧。
▲A7R2 F2.8 1/400 ISO 100
▲A7R2 F4.0 1/200 ISO 100
▲A7R2 F8.0 1/100 ISO 200
光斑
由于应用的非球面镜的关系,索尼的很多镜头都会出现洋葱圈的现象。具体体现在强点光源形成的焦外光斑上,光斑会有很多同心圆的的样子,像洋葱圈。这个是镜头的缺陷。然而这又是使用非球面镜提高镜头素质的手段,简单来说是好事。这种在G镜和Sony Zeiss上比较明显,而更贵的GM镜上用更高级的非球面镜修正了。下面几个例子是比较明显的,就是不知道压缩之后还清不清楚。
▲A7 F2.8 1/250 ISO 100
▲A7 F2.8 1/640 ISO 100
▲A7 F4.0 1/200 ISO 200
色散
色散问题的俗称是紫边,体现在焦点前的高光位呈现紫色边缘,而焦点后的高光位呈现绿色边缘的现象。其实从上面三张照片可以看出FE 90的紫边控制其实已经很好。
▲A7 F4.0 1/60 ISO 200,这张在PILOT字上有一点点绿边。是我拍了几千张照片中比较明显的了
▲A7 F2.8 1/1250 ISO 100,一般色散问题在最大光圈时最明显,而上面这张基本不放大的话基本看不出色散问题
远摄效果
作为一支定焦镜头,FE90的远摄效果也不错,主要问题提现在对焦上,微距镜头一般行程都很长,造成对焦一旦相对困难的时候就会在整个对焦行程前后往返,就是一般说的拉风箱的问题,然而FE 90是内对焦的,前组不会跑出来,变成真的“拉风箱”。不过这个问题一般可以通过限制对焦范围来解决,就是有时拉风箱了才发现没设。
▲A7 F2.8 1/640 ISO 200
▲A7 F2.8 1/640 ISO 100
▲A7 F2.8 1/640 ISO 100
人像
人像拍摄也是没问题的,就是重量和体积不太友好。
▲A7R2 F2.8 1/500 ISO 100
▲A7R2 F2.8 1/2000 ISO 100
更多样张
总结
缺点
大法镜头十分贵,这个基本是不容置疑的,但相比起其他焦段的镜头,FE90比起尼康的105VR和佳能的红圈百微差价也不算大法其他镜头那样高得离谱。
电子对焦环手感较差,对焦马达的声音在室内也挺明显。
洋葱圈焦外光斑。
比较耗电,刚买的时候在A7上好像耗电特别厉害,后来升级了机身固件之后好像好了些。再说A7的续航贝莱就不怎样。
优点
焦内锐利,DxOMark的高分不是骗人的。
焦外柔和,不过虽然尽量避开强点光源产生洋葱圈光斑。
强大的色散控制,紫边绿边不明显。
金属镜身的手感很好。
OSS,光学防抖对慢速快门拍摄有一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