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 MDR-1AM2 头戴式耳机使用总结(耳罩|佩戴|面板|声音|高频)

【什么值得买 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浮生莫知音 篇一:并非完美却能出门打怪:Sony 索尼 MDR-1AM2 耳机使用感受》的片段:

这一代产品的耳罩采用卡扣式的可拆卸,实际上整个耳机的重量和外观上都做了更细化的调整,包括很多尺寸数据和重量上都对应减少了。整个耳机重量只有187克比上一代225克轻了38克的差异度,索尼MDR-1AM2对比起MSR7目前290克重量,可以说这一代降低了100克佩戴压力。

耳罩调整闷热潮湿:夏天也能接受的隔音和佩戴舒适度平衡

事实上大多数耳罩生产设计这几年也就刚开始改变,耳罩PU材料采用更柔软一体化的成型设计,所以耳罩不但裁缝线也减少了并且形体弧度更为工整了。

?

复合三层化的结构PU表面缓冲具有吸湿性的和脱湿性的聚合粉,对于耳罩内部产生的汗水等佩戴因素进行疏导,同时3D剪裁留有一定合理性的余量空间与透气交互而不影响隔音。

声学结构改变:锥形尖顶改善高频动态和低频,面板高开孔降低拦阻。

这一代很多同行如果不拆开可能都不知道,SONY的索尼MDR-1AM2振膜球顶部分已经采用了锥型设计(一代是圆的,这一代单元中心区是尖起的锥形),锥形球顶对于高频部分改善更为明显,且悬边部分更为强化了低频的输出!

在面板部分采用了旗舰SONY Z1R斐波那契隔栅在单元上方,这种设计更为针对单元的直出的声音通透度和改善面板声音的效率和平滑度。面板开孔率问题一直困扰业界认为对频率影响的设计差异数据,斐波那契隔栅在美观和高频平滑性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因素。

但我个人感觉这种因素更多是大开孔率的面板透气性能和树脂隔栅面板刚性改善,新面板隔栅设计降低单元发出声音时对应的物理抖动和对高低频面板阻碍等因素。

需要注意的是:

外围的调音纸料也做了双层海绵复合化,这也是目前国内供应商很少去注意到的设计问题,多层调音纸和调音纸可能受到的震动问题以及粘合

查看该摘要的原文,请点击《浮生莫知音 篇一:并...》

相关摘要

相关好价推荐

查看全部推荐

相关好文推荐

查看全部推荐

商品百科

当前为触屏版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