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家互联网空调VIC1(1.5P)使用总结(远程控制|APP|温度|制冷)
-
摘要来自:
-
摘要来自:iArter
-
摘要来自:2019-08-14
【什么值得买 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小而美的生活态度|米家互联网空调VIC1(1.5P)初装体验》的片段:
米家产品做的强大不仅仅靠的是颜值,更靠的是其他品牌难以企及的生态,这次收到空调最出乎意料的就是发现C1竟自带蓝牙网关功能。因为我都没见过有这功能的宣传,想来是用于帮助仅有蓝牙功能的一些米家温湿度计来中转连入互联网,我家里目前倒是没有米家相关的温湿度计,不过有一款米家门锁,即便空调远在靠近烟台处,大门的米家门锁蓝牙信号依然稳定。这样可以让仅有蓝牙功能的米家门锁转接入互联网,即便在外地也能查看门锁的进出记录和大门状态。(PS:米家门锁即便通过蓝牙网关接入互联网,也不支持远程控制功能,安全性依旧)
前面的蓝牙网关只是打造米家生态圈的一个小环节。真正令人用了就回不去的就是米家系列产品的智能联动功能,你可以设置自由设置各种联动条件,比如设置室外温度(网络获取)或者室内温度(空调内置传感器)高于多少度就打开空调并调整风速,用于维持房屋在一个合适温度。也可以设置已经通过蓝牙网关接入的米家门锁从外面开门就打开空调操作,更可以当一个自动除湿机,获取当前地区的天气网络数据的湿度来判断是否开启空调,启用除湿模式等功能,这里只是一些简单举例,更多设备之间,网络数据之间的判断联动可以创造更多的自动化可能。
|测温验证
判断这个是否温控传感器的最简单高效的办法就是上吹风机,测试前米家APP首页顶部显示当前温度为27度,然后吹风机对着黄线头区域吹20多秒先。
再打开米家APP查看首页温度瞬间加了10℃,从原本的27到了37度多度,那就对了,温控传感器,黄色短线里就是你,还挺灵敏的。
既然前面知道了空调感温的位置,现在就来看看温度的准确度,拿起了手头的一个温湿度计放在空调下的柜子上,与米家APP首页显示的温度对比一致,均为27℃。
|风力与制冷
由于安装在客厅,客厅和餐厅贯通,加起来一共近28平,超过了建议制冷范围,制冷能力的确是个考验。此刻室温在近26度,关闭其他所有多余的房门,开机打到16度的20多分钟之后才开始真正测试。
首先用测温枪测了出风口内的温度低至1.3℃,当然这不是真正的风温,我只是看看内部制冷的能力。因为坐在沙发上的我有些透骨冰凉了,体感温度告诉我已经差不多了。
在最大风力和16℃制冷模式下,在距离出风口1米处测得的风速为2.3m/s,风温为16.7℃。
接着在切换到最小档风力,测得风速为2.1m/s,风温为16.8℃。
房型如上,空调安在橙色区域,3个蓝色的点3台温湿度计的测温点。为了更准确的测量在28平(上图蓝色区域,并去除柜子家具等实际可用空间)的客厅贯通空间的制冷能力,第二天再试了一次,28℃室温,开24℃制冷,风速自动,15分钟后达到25℃,30多分钟在米家APP显示室温达到空调预设的24℃(这其中空调下柜子上的温湿度计显示当前为24.2℃,较远的沙发扶手处温湿度计显示当前为24.7℃,走廊尽头为24.8℃),测试结果基本满意,符合我的预期。
|真实噪音
由于不是安装在卧室,客厅的噪音其实对我来说并不知最重要的判断标准,但也为了给大家一个参考,顺带测试了下。傍晚前,关闭阳台和门窗之后的室内环境噪音在36.5℃左右,同样是开了20多分钟的16℃制冷环境,其最小档风力下的噪音在37℃,和家里环境噪音一致,完全没有感知。
而开到最大风力下,测得的噪音为49.7℃。睡眠和其它就不测试,毕竟在安在客厅这意义不大,最大和最小档位的数据足够参考了。另外有用户反映的外机噪音问题,我的安装位置在关窗户后,可能是隔音效果比较好,完全无感知。
|篇末小结
由于这边还未真正达到高温天气,前面20多度室温的制冷测温并不能太过说明问题,其极限制冷能力依然有待验证,但至少在颜值设计没得话说。其实我并不太认同一些人说的小米空调就是一个贴牌的。的确,小米无法参与核心功能研发,但对于外部资源整合以及软硬件的综合体验来说,目前做的相当不错了。它不仅仅是多了个wifi模块。关机室温查看、电量统计、睡眠曲线、蓝牙网关、智能联动、小爱语音等从用户体验角度出发的扩展功能也是其他空调所不具备的,如果说现在能看到的缺点,那么就是送风只支持上下扫风,并未带有左右扫风。也期待米家能出2P级别的挂机,考虑下小户型客厅等场景下的壁挂解决方案,现如今小户型用户需求也不少。另外还是建议尽量在京东买,除非你要走家电补贴,其实和折后的价格差别不大,京东自营买的至少有问题售后方便些。
文中提及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