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SE QUIETCOMFORT35 Ⅱ 头戴耳机外观展示(转接头|单元|开关|耳罩|头梁)
-
摘要来自:
-
摘要来自:单衣过冬
-
摘要来自:2019-01-28
【什么值得买 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单衣碎碎念 篇六十六:聊一聊BOSE QuietComfort 35II 头戴式无线降噪耳机》的片段:
▲QC35II的包装保持了QC25和QC35的包装风格,配色布局以及产品渲染图保留了35一代的形式,产品名称和品牌logo以卡片式出现在左下方,更接近QC25的风格,相比35一代来说整体显得更加干净简洁。
▲内包装则没什么变化,还是黑色的硬纸和便携包。
▲硬纸加长了,覆盖了整个盒子底,里面写了多种语言的文字说明。
▲抽出硬纸,底边还有说明书、保修卡。
▲便携包的内部和一代略有区别,飞机转接头没有了,原来放飞机转接头的地方变成了一块减震海绵填充。个人觉得取消的还是早了点,虽然说现在大部分飞机都改成普通3.5mm插头了,但是毕竟还有一部分飞机是双头的,而且国内航班不让你在飞机上用手机和蓝牙耳机,飞机转接头还是有点用处的,再晚几年取消更好。
▲配件上,QC35II少了一个飞机转接头,数据线和耳机线看着没什么区别,应该是沿用了上一代的配件。这个耳机线看着还是有点单薄了,建议再换代时候换一条看着结实些的。
二.细节和功能介绍
▲QC35II的单元是金属外壳,凸印BOSElogo,R侧单元上有电源/蓝牙设备切换开关,最右侧应该是通话降噪MIC。LR单元靠里测的两个小孔里面是降噪用的拾音MIC。开关除了开关机以外,向右拨动可以在已经连接的设备之间切换,短时间长按(2-3S)可以进入配对模式,长时间向右按住,则可以清除所有的连接设备。
▲耳罩为皮质,接触面部的部位海绵是平的,接触面也比较宽,海绵也很柔软,带上以后对面部压力不大,即使戴眼镜也不会感觉难受。耳罩内侧有LR标识,相比QC25亮骚的蓝色来说,QC35II这个灰/黑配色算是低调多了。耳罩内径也比较大,只要耳朵不是太大,里面都会有足够的空间容纳,而且内侧前低后高,不会压迫耳朵。这一点相比大法的1000X要好一些,在长期佩戴上舒适度更好。
▲头梁的顶部使用皮质材料,比布质材料更加耐脏,整体观感和质感也更上档次。
▲头梁内侧使用绒质内侧,辅以柔软的海绵,对缓解头部压力有一定的帮助。但是从实际使用来说,虽说QC35II的头梁不窄,但由于海绵被绒布绑成了弧形,实际上接触头顶的部分窄一些,再加上海绵中间厚两边薄,头顶的弧度也并没有跟随头梁的曲线走,久戴还是有一定的压力。
▲和HD650对比的话,其实QC35II的头梁并不窄。个人觉得下次换代的时候,像HD600或者HD650那样,海绵触头部分做成平的,宽度跟头梁差不多,并且弧度和头梁一致些,久戴的效果会更好。
▲头梁的伸缩幅度不算大,一般人用来还算ok,但是头大的朋友用起来可能会略有些局促。我带QC35II会拉倒第7格(一共12格),而带hd650则是第6格(一共18格)。而认识的一位头大的朋友,带650都是直接拉到满格还觉得有点局促,他带QC35II头梁那是真不够用,希望厂家的头梁调节能再做长一些,我看里面应该也还有少量空间。
▲QC35II的折叠和转轴使用一个小金属件,可靠度比较高,不容易出现因为折叠转轴零件断裂损坏的问题。从QC25和35的使用来看,目前还没有听说过非外力自然损坏的案例。相反大法那个折叠转轴连接件是塑料而且是2段的,可靠度略低一些。
▲L单元这边只有耳机线插孔和一个动作按钮。这个按钮是QC35II新增加的按钮,可以设置为GoogleAssistant或者降噪调节按钮。鉴于国内无法使用GoogleAssistant,这个按钮只能用于降噪调节了。按动按钮,可以在高-低-关三个档位里面切换。在安静的场所下关闭降噪,可以适当的延长续航时间QC35一代无法关闭降噪使用,而二代终于可以关闭降噪使用了,这算是QC35II一个非常实用的改进。QC20有一个不用摘耳机就能和人交谈的aware mode,大法的1000x也有交谈模式,建议厂商考虑在以后的产品中加入这个模式。
另外有一点,插入耳机线以后,耳机上除了开关以外所有按钮都会失效,也就是说使用有线模式不想降噪就需要关闭耳机了。
▲R单元的前半侧是通话拾音MIC和NFC触点,正下方是USB充电口。QC35II依然使用Micro USB接口,个人觉得现在Type-C越来越普及,厂家也该考虑新接口了。还有个问题,一旦开始充电,耳机的蓝牙、降噪都无法使用,只能连接有线使用,而这时只能左右各吊一根线,大家可以自行脑补一下这个酸爽的场景。个人建议厂家在今后的产品中加入边冲边用的功能。
▲R单元除了电源开关和前半侧的触NFC触点,后半侧还有三个按钮,分别是音量+ -和多功能按钮。按钮右侧是电量和蓝牙连接指示灯。这三个按钮就和线控的控制逻辑一样,大家都已经非常清楚,我就不赘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