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虹Colorfly U8使用感受(操作|亮度|分辨率|模式|功能)
-
摘要来自:
-
摘要来自:杀生始源
-
摘要来自:2019-04-17
【什么值得买 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HIFI音乐 篇一:十年一剑,继往开来——开箱评测七彩虹Colorfly U8》的片段:
开机画面还是熟悉的家族纹章。当年国砖品牌没有现在这么花团锦簇,任何一个历经过早期七彩虹、真男人和学林三强争霸的人看到这张双狮图都会下意识在脑海中映射出HIFI、高逼格、贵族闪耀、如8848般高端奢华的讯息吧,不好意思皮一下 。
在目前2.0版本的固件下顶部副屏显示了音量、有无内存卡和电量状况。感觉实用信息还是偏少,下方还有一行是闲置状态,想必潜力不止于此,如果后续能加上歌名、歌手信息等会更方便低头仅看裤兜就可以在主屏息屏的情况下操作。希望七彩虹在后续的固件更新中再接再厉。
正面IPS屏幕不论是屏幕素质还是800*480的分辨率都在一众触屏旗舰播放器中难言顶尖,不过好在色彩还原还算准确(白平衡有偏移)。亮度不算太高,在阳光下操作会有一定困难。对于触屏HIFI播放器来说仍有进步空间。
终于可以谈谈右侧这块柔性触控屏了,为了保留初代旗舰C4推拉式音量调整的操控逻辑,但避免现有机械电位器带来的低音偏音或数字音量精读缺失的问题,七彩虹开发了模拟数控阵列,并辅以名为SmartVolume的技术,用数字加模拟电位器结合(即数字操控代替各类物理继电器,而分立电阻网络实际进行模拟调节)的方式调节音量控制的线性输出,配合软件的步进设置,音量调控响应灵敏并且非常准确,在操作时还会出现蓝色呼吸灯一样的灯条,再一次体现出了数码科技的美感。唯一可惜的是右手单操时在点亮主屏幕的情况下容易误触,息屏时操作又是无效的,希望后续软件更新时能够进一步优化。
说说系统和操作逻辑吧,这次七彩虹采用了安卓的底层架构,但是为了避免安卓的硬软件架构对音频播放的损耗,实现AMPT内存播放(即用一块microsemi的FPGA芯片直接从内存提取音频文件解码,并用低相躁时钟同步伺服给ESS的DAC芯片数模转换,不遵循安卓的内存——CPU——CPLD——DAC音频解码逻辑),七彩虹自行开发了上层软件及UI。好坏处都有,首先软件层面纯净统一,交互逻辑清晰简单,不会再像其他安卓国砖搞出来安卓系统+纯音播放的复杂玩意,是典型的艾利和路线,让硬软件真正为了专注于器材HIFI播放和提升音质而工作;坏处是自搞一套毕竟是有技术门槛的,七彩虹自己开发的奥创UI明显还是个未完成品,不支持播放列表文件,卖点之一的USB DAC功能未开放,副屏功能未充分发掘,文件管理功能不全,高码率文件不支持等诸多未完成开发或者BUG都可以在目前的固件上看到,这在实际体验中实实在在造成了困扰。不过好在软件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希望七彩虹赶紧加大软件开发力度,尽快更新固件,后续U6等U系列新品上市的时候总不能继续这么多问题吧(桀桀,主要还是希望我自己入手U8时可以用的得心应手)。至于机子的续航,在网上似乎沸声喧天,有限的评测时间里我可以确定在中低输出功率下正常推塞子播放时间一定超过了六个小时,与我自己常用的播放器续航相比大差不差,完全可以接受。
声音评测
机子是在过年旗舰在太原测试的,很多在北京的耳机和播放器都没能带回,无法充分探知U8的各种搭配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不过还好有自己用的最多的Cypher Labs Austru在,这款IEM声音风格的耳塞也是我做评测时的主力之一,声音中正且听感熟悉了解,所以这次整体的声音评测是以Austru为基准,并辅以静躺在老家的FX1200、mg6pro、线圣夜鹰等老伙计们完成的。
作为最早把台机架构搬进随身器材的厂商,七彩虹在U8上的设计可谓是不遗余力,自然也就造就了一台技术过硬的参考级HIFI电路。U8采用的DAC方案是据七彩虹所称的两片ESSColorfly α,不过通过参数(132的DNR,-120dB的THD)和其他高玩的拆机可以发现Colorflyα就是ES9038Q2M。Q2M这种字眼,总是会引起一些伪烧的不屑,似乎Pro是高端,带M的就只能塞进手机,且不说很多万元以上级别台机当年采用过9018 K2M,在电路和电源设计难以保证高电压电流输出的情况下强行把高功耗芯片塞进便携播放器本身就不是特别负责任的做法,要么劣化电路,要么勉强拼凑出一块又大又沉又丑的暖手宝,最终也未必就能出好声。数模转换芯片不是电脑手机里的CPU,堆叠型号和电气性能并不能带来音质的绝对提升,整体的电路设计和调音功力才是区分高低端的真正抓手。而七彩虹毫无疑问在U8的电路设计上下了大功夫,首先是将老旗舰C4的Jitter Kill技术升级到了二代,彻底将便携播放器的超低抖动时钟晶振技术带到了船新的高度,在“把台机做进便携”的思路广泛运用于便携HIFI播放器后,各家厂商普遍都有把低抖动时钟晶振塞进电路来降低电源回路里各种电躁源带来的数字信号时间抖动,而这一代JitterKill II技术除了使用一块定制的DE-Jitter芯片来提升数字信号传输精度以外,在数字文件提取解码并向DAC传输这一数字传输的初期阶段就非常讲究,没有像大量友商一块XMOS异步传输搞定,而是用45.1584MHz/49.152MHz双晶振来同步FPGA解码和DAC的数模转换并一步降低Jitter。当年的HIFI标杆C4印象中Jitter是低于5皮秒,U8已经提升至77飞秒的惊人数据了(1皮秒=1000飞秒),AMPT内存播放和Jitter Kill II双技术加持保证了U8在数字传输阶段就稳如老狗。聪明如你一定会反应过来,U8的这一属性保证这台机子除了当做便携播放器外,也将是目前市场上数字传输性能最强最具潜力的便携数播前端之一(体积和重量也非常合适) ,很可惜过年呆在老家期间条件有限,没有办法用顶级便携解码和U8捆绑一试究竟,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遗憾(每次看到用日韩旗舰之流当数播的都有点好笑,当然SPK捆hugo2的同学人家也未必是冲着声音去的对吧)。而这样的遗憾在本次评测中还会一而再,再而三
。
至于推力和底噪,从七彩虹官方看最大输出功率是130mW,这一点我是比较奇怪的,难道官方发的是高负载输出的数据(市面上播放器单端常见的带载32Ω输出功率在220~230 mW,平衡480 mW左右)?因为不管是从参数组合还是从实际体验当中U8的表现并不应该这样低到发指,参数上平衡口输出电平达到了4.2Vrms基本持平市面旗舰国砖平衡口的电平参数。而实际听感中哪怕单端在中低输出功率的情况下已经足够玩转市面上绝大多数耳塞了,因为FX1200、MG6P都是相当吃推力的家伙,在U8中输出下的表现也是绝对四平八稳淋漓尽致,MG6P这一焖糊王更是素质和声场齐飞,结像共泛音一色,而我上一次听到超出这样表现的MG6P和IE800还是在台机上。130mW这个数据我觉得更大的可能是七彩虹官网标错了,这一点还有待向七彩虹人员求证一下。而至于底噪,抛开-130dBA信噪比这一官网数据(很多厂商一到测SNR的时候就喜欢玩点小动作,要么不带载比如某韩国大厂,要么提高输出比如一些国砖,评测还是要纯粹一点,有一个品牌在本篇文章是真的不敢说),实际听的过程当中我特意翻出了改模TF10和Austru一起在晚上测试,中低输出下背景漆黑寂静,绝对又是一款修身养性好伴侣、灵敏度探测必备的神器,之前碰到某暴躁老哥说他在U8上听到了底噪,老兄,我劝你还是掏掏耳屎、检查检查音源、少听些ACG,还不行真得去医院了。不知道U8采用的是什么运放芯片,又不敢拆解机身,总之这个调教真的是面面俱到。
先说说自己对播放器的理解,很多认识我的朋友或者看过我文章的网友可能知道我对播放器声音的偏好。我认为一款播放器要配得上个好字,首先得做到对讯源的忠实解析和还原,信息量无缺失短板,调音和听感搭配完全可以交给耳放、耳机乃至于线材等种种,咸盐味精什么时候放都不晚,烂菜腐肉炒破锅底也是啮檗吞针,在源头就被曲解偏移的音乐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很多产品底子还没打牢,就要向市场某些热捧的听音观倾斜畸变,最终的产物不是模拟味,是食不知味。U8正是个宣导正确听音观的好东西,中正、绵密、信息量突出,声场圆融规整,三频能量分布稳重立体,频段过渡自然流畅。如果要拿市场上哪一块国砖进行声音的类比,我认为U8是一款升级版的Aune M2 PRO,特点和走向可以说是80%以上的相似。
为了测试声音密度和细节表现力,我试听了卧虎藏龙的原声、Blazo的new age《Alone Journey》、我自己抓轨的霹雳布袋戏《夜雨寄北》。卧虎藏龙是典型的主配角不多的器乐曲,没有大量电子合成的污染,强调对于乐器音色的精准还原和定位,马友友的大提琴的四小节旋律在U8上反复演绎,悠扬深沉,要点是一个慢字,而鼓点、戏锣则节奏突出,偏偏诠释一个快字。U8的瞬态响应可以说把整曲处理得游刃有余,各器乐骨肉分离又浑然一体,定位清晰准确,大提琴的弦乐滑音、泛音丝丝入扣,绵密完整。AloneJourney和夜雨寄北则又不一样,都是主器乐突出又辅以大量的合成乐,这种录音室专辑本身就元素杂合成多,很容易虚浮黏糊,播放器稍微力有不逮就会空有旋律而无细节。想必大家也都有过这样的听音经历,声音密度低信息量小的器乐曲听多了不知怎么就像被撕扯挤压的泡棉,越听越烦躁。然而在U8再一次充实了所有的信息,层次分明,细节交代的清楚明白,更难能可贵的是合成乐背景下主器乐泛音依旧处理的自然丰富,结像分明、轮廓和定位清晰准确,有上下通达的透明度,听完后立刻开始整张专辑循环往复播放内存卡里的新世纪和古风音乐,简直摘不下来耳机。以往在试听会上因为没有用自己的曲库,只能根据U8的声音特点曾经做类似的猜想,感觉中小编制的器乐声乐组合可能是U8的拿手好戏,这次是真真正正得偿所愿一试究竟,同时更坚定了自己入手U8的决心。
除了细腻干净,U8值得称道的还有其对声音的控制力。这是一种奇妙的悖论,U8的声音你是听不到任何刻意或者斧凿的痕迹的,然而它的声形丝毫没有松散,反而能感受到那种无所不在的控制力。从高低两频的延伸到声场的形状规格,这种隐忍但精准到位的控制力体现在方方面面。U8没有泛滥溢出的低频,下潜适中回弹利落,高频哪怕提高输出功率也毫不刺激,器乐延展自然有空间感,如果是人声则该有的齿音还有,并不会被涂抹,但也绝不突兀。而这样的干净利落的高低频与细密素净的中频则形成了一个绝对规整的声场,不论是横向还是纵向都不会大而无边,而是有迹可循的圆融饱满。这种声底确保了U8不会对音乐风格或者后端耳机有任何适配上的苛刻要求,细究起来,这种精确冷酷的控制力让U8在大编制上的演绎上欠缺恢弘和殿堂感;至于人声,我在听Kenny Rogers《Lady》、David Gilmour《Rattle That Lock》、Christina Aguilera《Bound To You》乃至Dr. Dre《The Next Episode》、Timbaland《Apologize》、Akon《Right Now》各类歌曲,都认为U8诠释得非常到位、饱满,但是如果你喜爱8、90年代香港的那种岁月流金的人声,恐怕得加厚一下中低频,在后端耳机等的搭配上下一番功夫。
除了声音素质的硬实力,U8还将高精度的可编程均衡器作为卖点,官方宣称后续的固件更新里U8将具备足足31段带Q值设置的PEQ,要知道Foobar不安装专业的插件也做不到这么多。这就保证哪怕你实在对U8的这种中正和高还原有偏见,还能用高精度的PEQ对声音频响曲线进行个性化的定制补偿,在保证硬素质的前提下做出符合自己听感的声音。可惜的是我没能等到这一天就要匆匆交出机器,都没来得及用1000XM测试一下U8的蓝牙连接,同时因为器材匮乏没有合适的解码和平衡耳放在手边,无法完整体验U8的光纤输出和平衡LO,只能用CypherLabs Trio6111简单尝试了一下单端LO,体验有限也就不多赘述了。
总结心声
试听U8结束,忍不住想聊聊感触和心声。你还记不记得自己真正“入烧”的时刻?有的人是在“一万块买个耳机,跟我五十块的比有啥区别”的讪笑中耳朵眼里被塞入了一款昂贵的HIFI耳机,有的人是闲来无聊进歌剧院或者音乐厅没成想一发入魂自此心心念念。思来想去,我自己真正被优质的音乐触动灵魂,想要摆脱一个能响就行、是歌就听的MP3正是当年听到C4的刹那。我是七彩虹全系播放器的持有者,老C4是我人生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HIFI播放器。初高中时大家听歌的器物从步步高复读机、纽曼魅族MP3到索尼顶级MD和东芝硬盘机也称得上是百花齐放高低贵贱都有,我都有听过却不知所然,更谈不上什么HIFI烧友,但是也拼拼凑凑给自己整了一套iPod和Zune加森海MX760的组合,晚上躲在被子里听加州旅馆的鼓点听到流眼泪。10年就在数码杂志上知道七彩虹主板显卡做多了突然想颠覆MP3界造了块坠断裤腰带的家伙,11年出国前夕逛数码城终于与她初见,那雍容大气充满古典文艺范的黄铜和胡桃木镶嵌的机身让我一眼惊为天砖,6.5端口更好比一把敲开了包裹在南非钻石外渣土的铜锤,听得人涕泗横流让我知道自己一直白瞎了760这条优秀的耳机。记得当年网络无良卖家解释普通音质和HIFI音质的区别总用两张分辨率不同的美女照片来类比,一张有如岛国特产打上厚厚的马赛克标明MP3音质,一张吹弹可破纤毫毕现的清晰图则是HIFI音质。这种对比绝大多数时候都是扯淡的,然而这种体验我在初听C4的时候确实切切实实感同身受,后来这小十年从初烧到勉强算个随身品老菜鸡再没有过类似的经历。在11年的那个秋天我下定决心一定要买到这块砖头,很快在澳洲渡过第一个暑假时寂寞难耐想重新把听音乐的兴趣爱好捡起来,于是托回国的同学帮我买到C4圆了自己的念想,并把这台C4一直珍藏到今天。
好在C4和C200都在手边,一家人就是要齐齐整整。老中青三代齐聚,要说自己把玩或入手过几不可数的各类数码产品,但我从来拒绝承认自己是任何一个品牌的粉丝,从没有对哪家产品痴痴缠缠非你莫属的忠诚,毕业后玩HIFI那段时间更是这样,耳机播放器出出入入不知多少,然而C4和C200从未离去。如同两位前辈,U8绝不是完美无缺,它功能尚不完善、系统bug频出,好在软件上的修复可期,不是什么无法挽回的错漏;它的CPU、屏幕不算顶尖,包装简陋,续航偏短,声音偏于中正不够讨巧抓耳,但是如果你要一款能安心听歌的高素质旗舰便携播放器,U8绝对是类似于水桶机的备选,声音最好的这一批旗舰里它颜值最高,智能系统架构的这一批里它体积重量最轻巧。
又见七彩虹旗舰,堪堪已过十载。人生没有几个十年,10年初遇C4的我还只是一个爱逛数码城的高中生,如今已经参加工作步向油腻中年的坦途。十年于我,是生命变化和递进的一环,于七彩虹的音频子公司Colorfly,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轮回。见到U8,没有太多的情绪和遐思,只有理所应当的欣然、坦然,除了成为参考级声音标杆的矢志不渝,不论是声音还是设计它和前辈已经没有太多可以依循的相似脉络。这十年七彩虹从便携HIFI的短暂巅峰,到沉寂默然久居低谷。团队散了又聚,殚精竭虑七八年磨一剑,我相信不是对自己的设计珍重万千爱若瑰宝,是做不出U8这样一个产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