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克创新eufy 激光扫地机 RoboVac L70功能实测(扫地|拖地|清洁|性能)
-
摘要来自:
-
摘要来自:沈少Neo
-
摘要来自:2019-09-10
【什么值得买 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激光强无敌? 安克创新eufy L70 扫地机开箱评测》的片段:
而对于扫地机器人来说,其实最重要的当然就是自动清扫功能了。而这里的重中之重,其实不是除尘本身,而是导航功能。毕竟除尘本身的结构设计目前大家已经都揣摩的差不多了。
基本就是顶部一个转向的万向轮。
前进和后退靠两个防水轮。
顶部还有个把灰尘和杂物扫进来的旋转刷子机构。
对了,因为防撞设计是在机身上留有缓冲区间的,所以快递时会塞上填充海绵,大家使用之前要按照提示把左右这两块小海绵取掉。
在开始之前,我们需要先设置好充电座,给扫地机充上电。
这里提一下L70的充电插头做工倒是真不错。
充电线和充电座的连接还做了藏线设计,细节不错。
把充电座靠墙放好,放上扫地机,就开始充电了。
趁充电的时间,我们刚好可以把App安装和设置一下。在安装了EufyHome这个App之后,选择扫地机,再找到L70。这时候需要设置一下家里的WiFi连接。
接下来,长按电源键,扫地机就会进入配对模式,等待连接完成,就可以在App里控制扫地机啦。
在App里可以设置和监控的内容还是比较多的。比如常规的开始,暂停,回充。以及设置清扫强度(越强噪音也越大),定时,划分区域等等。并且在开始清扫之后,可以实时显示地图和清扫走线。
另外,通过App还可以进行各种智能操作,比如预约打扫,远程遥控等等。也可以实时查看各个耗材的使用寿命,总体还是比较智能的。
而清扫走线就是我们这次评测的重点之一。
从L70的走线来说,基本可以确定导航算法是这样的逻辑:
? 首先通过激光导航扫描周围环境,绘制地图的边界
? 接着通过激光+本身的防撞缓冲设计沿着边界小心的走一圈,如果有一些家具挡路,就绕着柱子走。
? 接着完成地图边界的绘制之后,就比较快速的遍历整个清扫区域。
? 最后完成清扫,回到充电座上进入充电+待机状态
可以看到整个导航逻辑还是比较清晰和高效的。即避免了乱撞式的重复清扫,又可以比较好的照顾到不规则边角和各种家具的阻挡问题。
并且实测下来L70的穿越能力还是不错的,沙发底下都可以钻进去打扫。
而对于一些柜子的离地高度确实不够的话,也会尽量探进去扫一点是一点(这里是拖地时拍的话,所以地上是湿的)
而对于大家毕竟关心的清洁能力,我们下来看看对于大颗粒,比如宝宝早餐吃面包时掉的面包屑效果如何。
可以看到清扫之后,面包屑已经全都被处理掉了,但一些顽固污渍还在,这也是为什么需要带有拖地功能的扫地机的原因了。
而对于一些特殊障碍,我也专门“设计”了L70,故意在它好好工作的时候,拿出了儿子的小推车卡主了去路。面对这种情况L70没有选择莽撞的硬顶,而是直接闪红灯并且发出语音提示。并且在App上也同时提示,这个设计还是比较到位了。可以避免一些意外情况的发生。
经过差不多40分钟的辛勤劳动,L70就把客厅打扫干净了。其实这不是最让我震惊的地方,最惊讶的还是取出集尘盒的时候。
没想到2周前刚刚请家政阿姨打扫过的地面,居然已经这么脏了。
打开滤网组件,就可以把垃圾都倒出来了。不得不说有点“触目惊心”啊。
另外滤网上附着的小灰尘,还可以用附带的小刷子搞定,细节方面确实做得不错。
扫完这一轮之后,其实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扫地机确实还是挺必需的产品。除非几乎天天自己打扫,不然家里的灰尘还真是不知不觉间就堆积起来了。这还是在我家几乎不开窗,主要靠空调通风的这段时间。
至于L70扫地机来说,清扫组件的设计、做工、用料,都是不错的,导航逻辑的设计和实际表现也有着比较高效的清洁效果。而噪音方面我用的是标准档,属于可以接受的范围,如果有需要的话,也可以通过App降级清扫级别。不过随着噪音的减小,清扫效果自然也会变弱,如果不是有小朋友睡觉的情况,还是建议不要调低吸力的。
拖地功能实测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拖地功能。
与扫地功能相比,拖地是导航逻辑当然也是一样杠杠的,所以主要的关注点是在安装的方便程度,以及实际的拖地效果。
首先扫地完成之后,我们在集尘盒的水槽里装上水。
接着像这样装上拖地组件,系统就会自动进入拖地模式,并且也有语音提示。
这样再选择开始,进可以进行拖地的操作了。
拖地的水量同样可以设置,我这里是默认模式。可以看到水量的控制还是比较保守的,不会造成水漫金山的情况。不过拖地时还是建议大家尽量不要没有人在附近,以免有一些比如冲上地毯的意外情况发生。
而最重要的清洁效果来说,还是相当不错的。大部分灰尘都被很好清除了。
最后把拖地组件上的抹布洗干净晾干,把水槽里剩余的水倒掉,就完成全部的拖地工作了。
对比扫地来说,拖地虽然需要自己操作拆装一下拖地组件,门槛还是比较低的。并且对于大部分灰尘有着不错的清洁效果。总体来说表现还是挺不错的。
总结和购买建议
总体来说,安克创新eufy L70的综合表现还是比较让人满意的。对比小米等竞品的入门产品来说,多了拖地功能,性能更强(小米入门款的吸力是1800 Pa),综合使用场景更多。而米系的扫拖一体,激光导航产品也在2000元价位了。同时,L70 有更大一些的吸力(2200Pa > 2100Pa),更耐用的电池(150 min > 110 min),并且也有自己的App可以远程控制,功能不错和性能还略胜出。
而这些2000元级别产品对比iRobot的高端产品来说,可以说是以不到一半的价格,实现了90%的功能,在做工细节上也非常不错,唯一的差距主要还是在一些高阶功能,比如自动集尘等等。但毕竟iRobot i7+ 常年售价都在6999元,好也是应该的。至于多出的高阶功能值不值那些差价,还是看大家有多少预算吧。
所以考虑到核心功能都有,性能也不错,安克创新eufy L70的综合性价比还是挺不错的,是这个价位挺值得考虑入手的一款出色产品。我之前其实也想着买最主流的小米,但总觉得有点太随大流,加上安克创新eufy在海外的几个亚马逊的评分基本都在4.5 / 5星,比iRobot还高,看来这次稍微“任性”一点的小众选择,还是挺OK的。
好了,这次的评测就先到这儿,我是Neo,我们下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