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 NW-ZX300A 4.4平衡 随身播放器使用总结(低频|中频|高频|音效)

【什么值得买 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Hifi玩机指南 篇一:手把手教你索尼ZX300的EQ怎么玩》的片段:

低频部分

50hz以下我们一般称为极低频,一首歌听起来沉闷与否这一频段十分重要。80hz左右影响着低频的量感,150hz左右影响着低频的质感。因此在面对31、62、125这三个频段时我特意找了一些偏低音的电音歌曲作为尝试。

这里以Noisestorm的《Heist》举例,这首歌几乎从头至尾都是密集的鼓点。31频点无论是增加还是减少对歌曲整体的影响都不是很大,只有细微的区别。但是在62这个频点就完全不一样了,增加到最大可以明显感觉低频的能量感强了非常多,嘭嘭嘭的鼓点变得格外突出,就像敲一面鼓,用三分力气和用五分力气的区别,响度会有明显差别。而单独将125这个频点增加到最大,听起来的区别就像用同样的力气,一个敲的鼓面是用皮做的, 一个是用布做的一样。声音听起来的“质感”是不一样的。当然没有形容的那么夸张,但是之间的区别,差不多所有耳塞都是能够听出来的。

如果觉得自己手上的耳塞在搭配ZX300这一类索尼的播放器时,低音方面有所欠缺,可以尝试向上调节62和125这两个频点。如果觉得低音过多或是有些闷,可以尝试向下调节31和62、125这三个频点。至于调多少,只能说见仁见智了,毕竟每个人的听音习惯和感受都是不一样的。

 

中频部分

中频可以说是最为重要的频段了,人耳对这一频段的声音也最为敏感。歌曲听起来是否清晰,干净几乎都是被这一部分决定。大多数自然乐器和人声的基音以及一部分泛音都处于此。我们偏爱的男声,女声都可以通过对这一部分的调整变得更为悦耳动听。

250hz到500hz左右主要影响着人声的厚度和力度,男声的醇厚饱满,女声的清亮细腻都可以通过调整这一部分变得更好或更特别。1khz到4khz左右主要影响声音的通透感、清晰度和明亮度,还有我们所说的声场也被这一部分控制。

这里以Fifth Harmony的《Work From Home》举例,歌曲由五位不同的女歌手和一位说唱男歌手Ty Dolla $ign共同演唱。250频点提升到最大可以明显感受到人声的响度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但是会像人们在打电话时里听到的声音,变得有些闷糊。500频点提升到最大会感觉人声的厚度得到明显得增强,女声的会感觉变得略微偏中性,厚重了很多,但是听起来同样会显得闷糊。1k提升到最大感觉清晰度有所加强,但是会显得不自然,声音变得过于生硬,干冷。2k提升到最大会觉得人声的明亮度得到极大的提升,听起来好像空旷了很多,声音也好像更加得嘹亮。4k提升到最大,会使我们觉得人声的距离感得到增强,好像远了很多,声场被强行增大了一圈。向下调每个频点就是完全相反得效果,有兴趣可以自己感受一下,负向得调节其实也是一个不错得方法。

以上主要是单独频点向上调到最大值的感受,同理对歌曲中器乐方面的声音也会有类似的效果,如果喜欢听女声为主的歌曲,并且是偏轻柔和清亮的类型。可以尝试在1k和2k位置向上调两三格,歌手声音会在原有的风格上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并且听来并不会显得做作和刻意。男声比较推荐在500和1k这两个频点进行提升。器乐方面,注重打击乐器推荐在250和1k这两个频点进行提升。弦乐器可以选择在2k和4k部分去做调整。

中频这五个频点推荐适当调整2,3格就可以了,过多的话会觉得有些虚假和不自然,略微的调动可以搭配自己的耳塞以适应更多风格的乐曲。尤其是搭配本身素质并不是很强的耳塞,可以让歌曲的氛围感听起来更好,更容易沉浸在音乐中,而不是去过多的追求素质解析这方面的内容。

 

高频部分

高频可以说是很多老烧津津乐道的频段,虽然这一部分几乎都是各种乐器的泛音。但是各种乐器听起来是否真实自然,是否可以一一区分开来,就看回放时对高频还原是否出彩了。8k和16k这两个频点最大的影响我觉得还是在明亮度上面。对各种器乐类为主的纯音乐上有着很大的效果。

这里以一首非传统的,以小提琴为主的纯音乐举例。Transcendence的这首《Lindsey Stirling》将小提琴的轻快灵动和电音的澎湃带感完美结合,非常得现代。听歌还是得找适合自己的,古典乐作者终究没办法作为真爱。8k提升到最大感觉小提琴的声音清晰了许多,但是和背景分离的较为明显。16k提升到最大,小提升声音的亮度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是会显得有些毛刺,失真。

适当的调节这两个频点会使得歌曲增色很多,使得歌曲的感染力和活力变得更加的充沛,偏爱弦乐器和钢琴的烧友可以结合自己喜欢听的歌曲去尝试一下,应该会有不小的惊喜。

对于均衡器的调节差不多就是这些了,各位可以根据不同频点对应声音方面的影响做一些尝试。但是有一点要说明,EQ并不是万能的,声音是一个很神奇的东西,不同的耳机,不同的音乐风格,有着完全不同的听音体验,一开始往往很难找到一个可以听很久的参数,都是要经过长时间的实验去感受,最后才能找到几个真正适合自己的方案。

最后,对于是否要开音效,或者开哪个音效比较好,这其实没有一个正确的答案,有的人就是不喜欢开这些东西,追求硬件搭配找寻更为直接,更“HIFI”的声音。而有的人就是像我一样,喜欢尝试各种不同的效果,希望可以获得最符合自己口味的声音。而且听感这个东西往往都是主观的,你觉得好,别人并不一定会认同,听歌,玩器材,自己开心就好。 


"
查看该摘要的原文,请点击《Hifi玩机指南 篇...》

相关摘要

相关好价推荐

查看全部推荐

相关好文推荐

查看全部推荐

商品百科

当前为触屏版
热门搜索